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慈善组织透明度决定公信度

2013年01月23日 10:26
来源:新华网 作者:沈栖

记得2012年末,基金会中心网发布的“透明指数2012排行榜”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评为满分,与另外16家基金会并列第一,引来一片哗然,网友大呼不解。因为它太离谱了!还是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于近日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比较靠谱:在500家公益慈善组织监测样本中,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透明指数居第8位,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排位第32。同份报告还显示:500家公益慈善组织2012年的透明指数平均分仅为45.1分,60分以下者占了79.6%。

虽说2012年我国公益慈善组织透明指数较2011年有了可观的提高幅度(2011年度透明指数平均分为33分),但仍有八成“不及格”,这一现象委实令人堪忧!

2011年名噪一时的“郭美美事件”,充分暴露了我国公益慈善业的“短板”和公益慈善组织运作的“漏洞”,使之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人们纷纷质疑:慈善业的信任何在?它到底应该如何运作?所募善款去向应该如何监管?甚至有人在网络提出“救赎红十字会!”的呼吁。一年多时间,本身就起步较晚的内地慈善业元气并没有恢复,其公信度仍在低端层面徘徊。症结何在?我以为,其中自有政策法规的限制、社会捐赠量的不足等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在自身运作上还存在着一个信息透明度的问题。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度与它的透明度有着线性因果关系,换言之,慈善组织透明度决定着它的公信度。

慈善组织与慈善事业想要发展壮大和有更大的作为,显然与社会的捐赠,或者说募集资金的能力密不可分。而慈善资金的获得无疑是建立在社会信任之上,建立在捐赠者与慈善组织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之上,建立在捐赠者相信慈善机构能够最大化地将其捐赠真正用于确实需要救助的人的基础之上。当下,我国内地的慈善组织唯有从点滴做起,唯有通过不断提高其慈善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才能赢得捐赠者的信任,才会重建公信度,才可能为慈善事业开辟广阔的天地。

行笔于此,我想起了香港红十字会。尽管它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分会,但公信度颇高,备受赞誉。其关键就在于慈善事业“全透明”,运作程序“全公开”。且不说会给数额较大的捐赠者制作文字图片和财务运用的报告,即便是小数额捐赠的市民,香港红十字会也时常会组织探访团去察看;每年年末,都会请国际会计事务所做审计,审计结果会在年报中详细呈现;长达50多页的报表“晒”向公众,市民通过网页或电话均可查询到善款的去向;香港社福署负责监管,并调查管理不善或行为失当的个案,问题严重者将撤销牌照。反观内地,早在2006年,民政部就颁发了《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要求基金会向社会公布年度工作报告、募捐活动的信息、资助项目的信息以及财务会计报告,可是,从执行情况看,全国有一半左右的基金会尚未公开慈善内容和财务信息。何以如此?答曰:存有猫腻,存在大大小小的“郭美美”!据报载,一位民营企业家通过某慈善组织一对一捐助了17名失学儿童,结果只有3名收到捐款,曾使他感动流泪的儿童来信,居然有8封是假的。倘若慈善组织信息有透明度,能出现如此的咄咄怪事么?

透明,是慈善组织立足社会、赢得公信度的前提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慈善组织公开透明的要求,对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动态性,公开内容的多样性、细致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诉求。而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至少有三方面的工作亟需到位:一是制定信息公开制度,二是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三是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捐赠者愿意的关系。质而言之,信息透明是慈善组织自我完善的自律内容,也是慈善事业稳步推进的理性选择。沈栖

[责任编辑:侯力新] 标签:公信 慈善组织 低端层面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