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培养对前途的希望让教育回归本质

2012年09月13日 10:17
来源:南方都市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倡导教育家办学,北京及上海传出消息称教师资格终身制将打破,一些名牌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在网上迅速传播……似乎是因为9月10日的教师节,关于教育的话题仿佛突然间海量涌现。

其实不是这样。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度,人们对教育的关注从来没有衰竭过。

在上述的新闻里,无论是教师的资质和待遇,还是关于校园某些风气的争议,或者围绕教育使命的讨论,这几年里哪一个不是为公众念兹在兹?在9月10日将这些话题“引爆”,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人们相信,一个节点总是蕴含着新的机遇。如果说一方面公众热议某些教育现象反映出一种焦虑和纠结,那么这种焦虑和纠结毋宁说验证了一位教育家的名言,“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唯因为人们仍然把教育视为培养希望的最佳途径,无力者可以有力,悲观者从此前行,与教育有关的一切问题才会成为公众的系念之重。

是的,有些议题原本不必等到教师节再来单独拎出。正如媒体所指,近日公布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提法,已有18载的漫长历史。而师生之间传递情意的礼仪,在中国的传统中又何尝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呢?当多名老师宣誓“今年过节不收礼”,人们或赞或弹之际,也许更该深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今日师生关系的异化?是不是教育家办学一旦成为人们的怀念,只能归之于期望,纯正的校园之异化就不可避免?

随着对相关问题的正视,解决方案正在酝酿。严格教师资质和准入制度,五年一次定期注册考核,这种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的做法庶几能够解决目前为公众所诟病的师德问题。也许任何解决方案都会带来一定的效果,但需要注意者在于,教育与行政迥然不同,有其自身的逻辑与规律。如果将教师完全纳入行政管理的轨道,可能未见其利先蒙其害。对教师实行五年一次的定期注册考核,只要决定权全归于学校领导和教育管理部门,则恐难以避免行政强化的疑虑。

温家宝总理近日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改变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这实际等于宣告:虽然当下教育界积累了诸多问题,亟须改革,但重走行政强化的路子已告不通。

改变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寄望于教育决策的变更,也寄望于受教育者。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透露,从今年起,复旦本科生管理将全面推行“书院制”,而“书院制”的重要内容是实行学生自治制度,内部事务由学生管理。即使不在大学而是在中小学,受教育者也理应成为教学相长、教学互动中能动的一环。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在教师五年一次的定期注册考核过程中,增加受教育者评价的权重,这个注册考核是不是将更客观公正,也有利于降低“行政强化”的担忧呢?

改变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还寄望于我们的教育家。哪怕是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中国也从来没有缺过志向单纯、目光远大的教育家。杨玉良等几位大学校长的开学演讲之所以受到网友传播和热议,就是因为从他们那充满激情和个性的话语里看到了中国诞生新一代教育家的希望。

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回归本质,就是火焰从受教育者心头升起之时。每个人的火焰燃烧起来,将照亮整个国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侯力新] 标签:教育决策 教育现象 学生自治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