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兵夫妇省吃俭用助学20年 建两所希望小学
老人展示在希望学校和孩子们互动时的照片。
老人在康定捐建图书室时,和孩子们合影。
老两口在家里讲述建学校过程。
2013年4月20日上午,四川省雅安市发生7.0级大地震,家住丰台第13军休所的陈荣超、杨玉仙夫妇揪心地守了一天电视。震中龙门乡,有他们出资捐建的晨阳希望学校!
“没事,谢谢!”当天晚上,学校教导主任发来一条短信,短短几个字,两位老人忐忑的心才稍稍放下。1个月后,他们坐火车赶到龙门乡,看见孩子们在板房学校里正常上课,照片中的二老笑开了花。
1949年底,16岁的陈荣超从成都入伍,比他小1岁的杨玉仙也在广汉跟上了部队。此时正值进军大西南,两个苦孩子和战友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解放雅安7县,并在此屯驻1年,清匪除霸、建立人民政权。随后,陈荣超写血书参加了抗美援朝,杨玉仙转业上大学进了军工厂,直到1988年离休。
本应安享晚年的老两口闲不下来,一次看到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的照片,当即决定要捐建一所希望小学。经过打听,捐建学校至少需要20万元,但两人数十年的积攒尚不足一半,便千方百计省吃俭用。早饭馒头咸菜,午饭一菜一汤,晚上面条稀饭,一年不买一件新衣,连厕纸都用废报纸换。
1999年5月,20万元目标已近,陈荣超却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入院抢救。病危的陈老心中不甘、夜不能寐,给老伴交待:死后遗产捐献希望工程,遗体供医学研究。两个多月后,陈荣超经抢救转危为安,两人立即商量启动助学计划。
当年在雅安,陈荣超发疟疾,是房东何婆婆端饭送药照料,他心里一直记着这份恩情。所以,希望小学最终选址雅安龙门乡,他们曾在此战斗,200多名战友埋骨此处,风雨飘摇的校舍迎来雪中送炭。学校取名晨阳,既是两位老人姓氏的谐音,又寓意初升的太阳,1700多平米的四层楼焕发生机。
成功给了他们鼓舞,老两口商量,再攒20万。2005年秋,第二所晨阳希望学校在内蒙古乌兰浩特耸立起来。两所学校他们都亲自选址、调研、监工、追踪,如今都成为当地名校。因时代发展,老两口改变助学方式,近10年来,走遍江西、四川、贵州、陕西、青海等地革命老区和灾区,捐建了23个希望图书室。每年,他们都要回到各学校,给孩子们发奖学金或者“图书之星”的奖励。
2008年汶川大地震,龙门乡的希望学校被毁,香港慈善家邵逸夫斥资1000多万元援建,但校名未改。雅安地震后,经修缮师生又回到学校上课,今年10月陈荣超夫妇再次前往慰问,看望学生。学校大门口仍然贴着两位老人捐资助学感人事迹的专栏。
前不久,两位老人资助的2名学生来信了,他们已经大学毕业,愿意回到故乡,做一名老师,“发扬晨阳精神,我们永远都是晨阳人”。这让两位老人感到无比欣慰。
平凡的梦想
希望更多孩子受益
陈荣超夫妇都已是80岁高龄,两人穿着旧衣服,家中找不到贵重家具。每次去遥远的四川看望学生,两天一夜,买的都是火车硬卧。山高路陡,不辞辛劳。近期陈老做了心脏手术身体虚弱,他心里想的,仍然是远方的学校和学生。
但说起这些年的经历,两位老人却满心幸福。参军之前,陈荣超全家毁于日军轰炸,杨玉仙冬天只能拾白菜帮子过活。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他们深感今日来之不易,一心想的只是—能为人民做些什么。
攒够第一笔20万时,两老唯一的儿子病退,仅靠儿媳妇每月六七百元的工资过活。他们起初不理解父母的“裸捐”行为,陈荣超的答复铿锵有声,“我们的钱是人民给的,就应该回到人民。你们几个人受益和那么多孩子受益,天平上称一称,谁轻谁重?”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371884
1亚洲鲤鱼泛滥成灾 美工兵部队考虑对鱼 -
355650
2老太摔倒被小伙扶起后讹人 称你害我干 -
42896
3多省今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年轻夫 -
32839
4姐妹换夫:留守丈夫与妹妹生情 打工女 -
22759
5温州50多位胶鞋厂老板集体下河游泳推 -
15549
6儿子捡到同学银行卡 母亲进行教育后取 -
13963
7专访郎永淳(上集):让爱情回到原点 -
7793
8英国哈里王子陷“打猎门” 猎杀水牛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