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杨方毅:围观和质疑 有助慈善公益透明和专业

2012年01月06日 14:04
来源:公益时报网 作者:杨方毅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1月4日,微博加V用户“微博天下”发微博称,公益活动“免费午餐”涉嫌“洗钱”,相关部门已对其调查。当晚,“微博天下”因发布消息不实,账号被注销。昨日,该微博已被删除,发文者“微博天下”总编辑王甘霖公开道歉。道歉内容为:“发布”免费午餐“涉嫌洗钱一事,因无确切证据,已予以删除,给各位博友和相关部门造成的不便之处,特表歉意。”并称该消息是他和朋友一块吃饭时听到的。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免费午餐”基金管委会主任肖隆君称,目前“免费午餐”团队正在作证据保全,准备用法律手段来扞卫权益。

越是自称高尚的东西,越是容易引来怀疑。这并非惟恐天下不乱,而是对人性趋利的清醒认识。因此,如“免费午餐”这样的好东西,被人暗中猜测,并不是什么怪事。只要是有证据的质疑和围观,对中国慈善业,尤其是民间慈善业的发展都是一剂良药。而“免费午餐”声称将用法律手段扞卫权益的做法,也可能为中国民间慈善的透明运作提供范本。

在过去的一年中,以“郭美美事件”为发端部分官方慈善机构遭到广泛质疑和不信任,甚至有人哀叹中国慈善从此走入低谷。对慈善机构不信任,不愿意向需要帮助的人献爱心捐款捐物,这绝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心态。它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人心变冷。而这种逆势之下,“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等民间慈善项目的兴起,让人们看到了光亮,体味到了温暖。但诚如前面之言越是自称高尚的东西,越是容易引来怀疑。风言风语,甚至谣言都理所当然地出笼。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免费午餐”基金管委会主任肖隆君曾认为:“公众对慈善项目的关注,有一个周期性,对”免费午餐“有了初步的信任后,接下来需要一个”观察期“”.这些质疑和传闻,正是“观察期”的必然产物。但是,没有证据的质疑等同于谣言,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事实上,“免费午餐”一直依靠志愿者团队参与,依靠微博公开信息来保持透明。这种极不专业的行为,本来就难以保证系统而真实的“透明和公开”,也容易给人以口实。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也相信那些公益项目善良而高尚的初衷,但是,当激情和热情之后,当捐赠款项金额越来越巨大,项目规模越来越大,该用什么来保证这个项目的公正运行?如何保证参与者的人性贪欲不被诱发?款项收支又如何有效地得到监督?甚至防止被部分人裹挟更多目的?如果这些不能保证,任何一个承载了众多爱心的公益项目都难以长久有效地运作,更不能保证不出“大事”.显然,人品是靠不住的,良心和激情更是靠不住的。只有专业的有效制度才能让人们的爱心踏实。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组织约44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4.3万个,基金会2600多个,还有300万未登记的社会组织。这些公益组织正在弥补官方慈善机构的不足,为社会带来希望、光明和温暖。但是,如果缺乏专业的运作程序和监督机制,“郭美美事件”难免不重演。

所以,“洗钱谣言事件”对一直保持着高尚无瑕形象的“免费午餐”不是一件坏事。而“免费午餐”方面表示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的态度,更是应该得到欢迎。公开透明地亮出证据,这正是处于低谷中的中国慈善业最需要的,也是在2011年的“倒彩”之后,善良和爱心重新找到依靠的惟一通道。

吐槽

爱伦:支持诉讼!民间公益不容易,还要这么黑人家,良心让狗吃了么?不对,良心狗都不稀罕吃吧。

歪歪龙:你王甘霖怎么不在开始的时候捐十万八万的,这样不就深入进去了,不就知道内幕了?刚开始铁公鸡一毛不拔的,不干好人的事,现在恶言恶语,攻击好人做好事。

要努力:到底是造谣还是事实没查清楚就封号,额!表示郁闷。

烟台学:经得起质疑的慈善企业才是好的慈善企业。

宝宝蛋:所谓“公益”已经成为很多“团体”牟利的工具!华商会不是也是“公益慈善团体”么?

毛毛仔仔:希望没有问题,但大众监督没错,这年代什么事都不好说。

以上言论来自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侯力新] 标签:免费午餐 公益 公益项目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