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上海千万公益金孵化助残项目 已提供12个就业方案

2010年07月12日 10:41
来源:公益时报 作者:孙艳芳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近日,全国首家由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合作互动,以培育社会组织、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为宗旨的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正式开园。

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位于卢湾区丽园路501号,由上海市民政局立项,福利彩票公益金提供资金支持,委托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运作管理。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副主任丁立告诉《公益时报》记者,“第一笔投入孵化园使用的福彩公益金近1000万元,用于支持第一年公益服务项目的运营以及园区的租金、装修、办公等费用。”

已开设项目12个

“社会创新孵化园计划在三年内逐步达到30个左右的公益服务项目,目前开设的项目有12个。”丁立详细向记者介绍,像醇真餐厅兼烘焙教室、艺林盲人按摩兼优爱实训基地、聋人电脑设计与盲人话务中心实训基地、黑暗中的对话、大师工作室、公益心体验工作坊等,这些项目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学习和就业的机会,同时还为来园区游览的宾客提供了餐饮等服务。“园区刚开放不久,但是每天来访的游客有很多,其中不少人都品尝到了我们醇真餐厅的面包和点心,这些西点都是智障或残疾人做的。”

据了解,社会创新孵化园的场地是上海市民政局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并以招标方式选择了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作为孵化园项目的委托管理方,全面负责整个园区的项目筛选和运营管理。孵化园设有展览区、会议室和多功能厅向社会开放,可以为展览、沙龙、论坛、会议等活动提供场地。其中的“公益心体验”项目,还可以为企业开展各种体验活动提供选择,让员工志愿者和热心公众体验公益活动及奉献爱心。

设计衣服、环保袋

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孵化园,残障人士不再脱离健全社会,而是被置于一个健全社会的开放式空间。孵化园同时是对外开放的城市休闲场所。有香醇地道的咖啡,有精致美味的糕点,有放松身心的按摩服务,也有各类展览和公益讲座,还有烘焙课堂、社区剧场、手工作坊……孵化园在孵化残障人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尊严的同时,也孵化着健全人平等、接纳、承负社会责任的公共意识。”

丁立给记者讲述了一个让她印象深刻的智障儿童,“在我们的制作环保袋活动中,有儿童学员的作品经过艺术家的指导和修正,变成了非常有价值的商品,对我的触动很大,虽然我们开园不久,但是很多学员的精神状态已经明显不同了。”

据记者了解,园区内设有很多挖掘智障人士艺术潜能的课程,比如设计一些衣服、环保袋等,不仅创造了收入,还提高了智障人士的技能。讲授这些课程的老师大多来自上海艺术院校。

目前,已有一家名为聋人协力事务所的企业参加到园区的工作中来。“这个聋人协力事务所本身是企业,同时又为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平面设计作品,在这个事务所的帮助下,学员的学习作品也变成了有价值的商品。”丁立说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侯力新] 标签:孵化 公益金 项目筛选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