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从深绿到浅绿:环保思潮积极的变化

2009年06月16日 11:58
来源:经济观察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国存在着不少环境问题,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将有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许多NGO(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非政府组织)在此之中发挥积极作用。也正是在民间草根的争论之中,环护意识得以迅速提高。

然而,随着全球绿色环保事业走向政治化,环保运动也以群众运动为主体逐渐发展到以政党政治为主体。如何科学、规范环保,如何使环保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度,已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

  深绿走向浅绿

  普遍观点认为,一个NGO应当具备五个特征,“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性、自治性、正式性”。而环保NGO组织则主要是那些从事环境保护相关活动、提供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

  从全球范围来看,环境NGO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发展迅猛。1999年在华盛顿召开的首次NGO论坛时,仅有十几家组织参与,而当论坛于2003年在北京召开时,已经吸引了100多家组织前来参会。仅目前不完全统计,类似NGO组织已有2000余家(包括学生社团)。

  可喜的是,环保NGO在近几年的影响正在越来越大,通过怒江建坝的争议、圆明园工程的重新环评,节能活动的推广等,NGO的声音在扩大,社会对环境NGO了解更多,政府、企业对NGO的态度也在改变。

  绿色环境运动一开始基本上都是比较激进的环境保护者,我们可以称之为“深绿”。

  早在80年代初,一些国际环保NGO采取一些激进的做法,影响政府决策以进行保护动物的环保行动,而此后,社会各界都意识到,“深绿”的做法可能同时也会给当地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带来伤害。

  如1983年,在一家环保NGO的影响下,欧洲议会立法禁止了幼海豹皮在欧洲出售。然而,事后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尽管小海豹被保护下来了,但生活在加拿大北极圈的10万伊努特人,那些自祖先起就把海豹作为他们食物和其它生活必需品来源的人们,却失去了重要的生活来源。在禁售海豹皮后的数年,加拿大北极圈内经济衰败,一个小小的克莱德里弗村,就有近半数人不得不靠救济金过活。

  这种“深绿”的环保观点和做法,随着理性思潮的抬头,变得温和和寻求多方共赢的方向发展。

  在90年代以来,绿色环保的哲学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渐渐形成共识,认为人类在反对生态环境危机的同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这标志着绿色环保理念从“深绿”走向“浅绿”。

  组织性替代民间性

  随着理念的改变,绿色环保运动也出现了向绿色政治转向的变化。

  目前活跃在绿色环境运动舞台上的主流NGO,在活动的组织方式上各有不同。“自然之友”等国内环保组织侧重环境教育,“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则主要以为政府、企业的环保项目提供理性建议为方向,而“绿色和平组织”则以对企业、尤其是重量级的企业进行环保调查为主要工作。

  滇西北或许是中国环保NGO最密集的地区。也是目前政府与NGO进行有组织系统化推进环保项目的示范区。令许多环保NGO感到欣喜的是,近年来云南各级政府对他们辛勤工作的评价趋于积极,政府的一些重要决策经常会邀请NGO参与,倾听他们的意见,双方的合作越来越多,这种政府与NGO携手的局面,显然是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福音。

  大自然保护协会2001年开始在滇西北实施了“照片之声”项目,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做了许多实事。

  随着这种组织化和普及性越来越高的环保运动的升级,越来越多企业也提高了自律性。

  APP金光纸业不仅向员工传授环境保护的知识和理念,也通过有效利用资源和实施适当的管理控制,试图减少营林和生产过程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实现生态效益,从而减少公司的生态足迹,也同时提高财政绩效。APP金光纸业也积极通过与造纸行业利益相关者的对话,期望唤起行业的环境保护意识。而此前,作为排名前五大污染行业的造纸业,从未出现过类似由企业挑头的环保行业自律行动。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杨国斌表示:“公众争论有助于提高环境意识和解决具体问题。它们也具有政治影响,因为它们的发展既反映了也推进了公民社会的成长。”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结合中国国情,正向促进中国环境、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是所有环保民间组织,以及政府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