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别拿善款不当钱
2011年,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建造的一尊高达27米造价1.2亿元左右的宋庆龄雕像,尚未完工就被拆除,而在其官网、年报中均未披露。目前,河南宋庆龄基金会正在接受省里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7月2日《每经网》)
一个投资一亿多元占地几十亩的公益项目程序不规范,手续不完善,却说建就建,说拆就拆,实在让人费解。首先根据《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第七条规定,“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公布所开展的公益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评审结束后,应当公布评审结果并通知申请人。公益资助项目完成后,应当公布有关的资金使用情况。”而在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官网没有任何关于“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及配套项目”的信息,这显然不符合规定。
其次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和第三十八条规定,基金会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度工作报告,接受年度检查。年度工作报告在报送登记管理机关前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基金会应当在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年度检查后,将年度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而根据河南省民间组织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河南宋基会2012年年报至今没有送过来。”难道宋基会一直忙于公益事业把这事给忘了?可想而知,这种种不符合规定的公益项目的结果只能是让巨额公益善款化为泡影,实在是让人痛惜,值得深省。
笔者认为,一方面,管理机构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宋基会2011年的公益项目一直没有进行信息公布,也没有上报2012年度工作报告,可登记管理机构却没有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相关规定给予警告、责令停止活动或撤销登记的处罚,存在监管不力,玩忽职守的嫌疑。
另一方面,相关制度需进一步健全完善。虽然在运作项目之初有严格的评估、公示、招投标等过程,但在项目运作失败如何问责方面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而目前国内也没有关于基金会项目投资、运作的评估机制,因此,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方能使公益善款真真正正用到实处。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371884
1亚洲鲤鱼泛滥成灾 美工兵部队考虑对鱼 -
355650
2老太摔倒被小伙扶起后讹人 称你害我干 -
42896
3多省今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年轻夫 -
32839
4姐妹换夫:留守丈夫与妹妹生情 打工女 -
22759
5温州50多位胶鞋厂老板集体下河游泳推 -
15549
6儿子捡到同学银行卡 母亲进行教育后取 -
13963
7专访郎永淳(上集):让爱情回到原点 -
7793
8英国哈里王子陷“打猎门” 猎杀水牛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