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13年11月18日 08:43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者按

以“面向绿色发展的环境与社会”为主题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13年年会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作为中国环境与发展领域的高层政策咨询机构,国合会已经走过21年历程。在今年的年会上,与会专家、委员就一系列报告与政策建议进行了讨论,涉及“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可持续消费与绿色发展”、“促进中国绿色发展的媒体和公众参与政策”、“绿色发展中的企业社会责任”、“促进城市绿色出行政策”等多个方面,并最终形成给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议。以下是政策建议摘登。

课题组中方组长:范必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研究司副司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

课题组外方组长: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 加拿大学术委员会主席,原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

生态文明是一项宏伟的愿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通过明确、协调和一致的政策平衡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课题摘要报告分析了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指导短期和长期政策实践的初步框架,并为开展后续研究以及制定相关领域的政策提出了建议。经过充分论证,课题组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2050年愿景和阶段性目标

进一步制定指导短、中、长期行动的2050年愿景/2020年行动框架,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层面的协调。建议按照以下三个维度研究政策框架。第一,环境意识维度。从提升和建立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出发提出政策建议。第二,环境行为维度。从公众、企业、社会组织三个行为主体分别提出政策建议。第三,环境公共治理维度。分别从增强法律保障、建立独立的环境政策、提高社会风险控制和提高环境公共服务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二、形成生态文明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应当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的社会主流价值,使广大公民认识到,环境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良好的环境是一项公民的基本福利,而保护环境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政府在促进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价值观中负有重要责任。

1.制定教育和培训计划。一是加强干部培训。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其它培训中心开设环境与社会方面综合课程。二是将环境基础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纳入学历教育,宣传倡导相关规范和行为,突出操作性、趣味性。三是通过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系统,对各种新生就业人口和已就业人群给予帮助。

2.支持理论和政策研究。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建设目标,进一步丰富与中国传统道德和文化理念相契合的生态文明价值体系,使之成为维护社会公序良俗、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3.广泛传播生态文明价值观。运用新闻媒体等传播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活动;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褒奖先进人物,建立教育基地,推广各具特色的文艺作品和出版作品。

三、鼓励所有社会主体发挥作用

为适应日益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强调发挥各个社会行为主体的作用,同时在政府、企业、社会部门和民众之间建立一种合作互动的良性关系。

1.鼓励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促进形成适度、公平和以人为本的生活方式,强调物质以及精神和文化层面消费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通过宣传和教育,培养公众形成可持续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特别是发挥社会组织、企业家以及公众人物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的示范带头作用。

2.公众参与决策过程。通过公开环境信息、立法保证公众环境权益等手段来保护和强化公众的知情权。中国大规模的城镇化为此提供了独特的机遇。

3.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通过完善和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健全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激励手段,培养企业环保理念,督促企业履行环保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参与超出环保义务之外的活动。对企业环境行为进行评级和信用评价,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作为审核企业发债、上市、银行贷款等资格的重要依据。

4.支持环保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作为独立的评估者和监察者,有助于保护公民权利、提高环境和社会意识、展开调查研究、促成社区活动、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为政策制定者建言献策。这些社会组织超出了当前中国正式注册的范围。因此,有必要考虑改变社会组织注册相关政策,放松其开展环境、社会领域相关活动的限制。需要创造条件解决公益性环保组织面临的注册难、经费难、社会参与难的问题。

四、加强环境公共治理

实现生态文明愿景的关键是政府制定清晰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行动。中国政府应当同时完善环境政策和环境社会发展政策,并保持其一致性。环境和公共健康领域的国际经验表明,实现这些环境与社会目标需要拥有足够的政治意愿。同时,根据中国复杂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有必要建立等同于经济、社会政策强有力的综合环保政策。

1.从“十三五”规划开始,中国政府将每五年的规划改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规划”。在此规划中,环境政策与经济和社会并列成为同等重要的内容。

2.中国各级政府在每年“两会”上所提交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也相应地改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报告”。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