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邓国胜:公益行业进入机制门槛高 退出机制形同虚设


来源:凤凰公益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公益讯由凤凰公益频道、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联合主办的第四期正益论沙龙《公益为何成了“公疑”?》于5月26日举行。自从郭美美事件之后,李亚鹏、崔永元、壹基金的相关质疑事件比比皆是,中国公益事业也遭受

凤凰公益讯由凤凰公益频道、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联合主办的第四期正益论沙龙《公益为何成了“公疑”?》于5月26日举行。自从郭美美事件之后,李亚鹏、崔永元、壹基金的相关质疑事件比比皆是,中国公益事业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期沙龙邀请徐永光、金锦萍、邓飞、杨团、王振耀、邓国胜、游昌乔等专家、学者针对相关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全文刊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发言实录,以飨读者。

官办慈善机构透明度不高老百姓信任度必然低

从捐款的数据还是可以表明公众对于公益慈善的信心,这些年还是在开始有所回升。社科院杨团老师发布了2013年度的慈善蓝皮书,根据这个慈善蓝皮书,2013年的筹款比2012年是有一个大幅度的上升。所以从这个角度还是可以看出公众的信心正在开始,在受郭美美事件影响之后,有一段时间,2011年开始下降,到2013年已经开始出现了大幅度的回升了。

当然公众对行业缺乏信心的现象,肯定也仍然存在,这个主要原因还是我们一些公益慈善机构,原来官办的色彩太重了,很多透明度不高,他不是靠公信力来获得社会的捐赠,而是靠一些行政的手段来获得捐赠,再加上透明度不高,所以老百姓对他们的这种信任度肯定相对来说比较低。

公益行业进入机制门槛太高,退出机制形同虚设

理想的状态是公益行业能够建立一个比较好的进入退出的机制,有一个优胜劣汰市场选择的机制,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但目前我们国家由于我们登记注册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因为我们实现的是一种双方管理体制,这个体制目前还没有被突破。

虽然有些地方已经说可以实行直接登记,但由于操作层面的原因,实际上这个门槛还是很高,他很难自由的进度。

而且往往一些官办的组织能够登记注册,而一些民间的草根性这种组织很难获得合法的身份。所以进入机制门槛太高,他不能够自由通过市场的机制进入。

另外一个,退出机制表面上有,民政部门每年会进行年检,达不到年检要求的也要强制退出,但这种现象非常少发生,因为大多数都是官办的。他如果不合格的话,这个机构负责人的级别比民间组织管理局的级别要高得多了,所以他这个退出其实是一件蛮难的事情。

理想的状态就是一些慈善草根的民间公益机构,他如果没有公信度,他获得不了捐赠,他就自然而然的慢慢退出。所以我们希望未来的这种方向性,就是公益慈善机构能够也是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

这使我想起在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一个情况。当然也是有个别的慈善组织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去进行募捐,然后也是中饱私囊,被媒体揭露以后引起了行业公信度的挑战。

后来为了应对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好的非利组织的负责人,以及行业的一些专家学者共同联合发起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的评估机构,通过独立第三方的评估机构来发布客观公正的信息,来引导捐赠的方向,来帮助重新行业的信心。

所以我觉得未来中国可能也是急需有一些独立的第三方的评估机构,通过这样独立的一些第三方机构来对这些公益慈善机构进行客观公正的独立性的评估,由此来帮助恢复这个行业的信心。因为单靠单个的公益慈善机构,第一是成本很高,第二确实也难通过单个的机构,能够帮助这个行业去恢复信心。

政社分开、慈善立法迫在眉睫

这个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跟过去比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跟国外比,我们的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水平还是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水平还是处于比较低。尽管这些年确实跟以前比,捐款数量,自愿参与的这种数量确实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这些年我们每年的捐赠款项都已经占到了1000亿人民币的水平,但是跟国外比,我们占GDP的比重跟美国比还差十几倍呢。应该说跟过去比我们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总体水平还不是很高,这个行业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我觉得还是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的政社要分开,政府和慈善组织边界要理得比较清晰,到底政府的角色是什么,慈善组织的角色是什么,政府应该让慈善组织回到他民间的这种本位,让官办慈善组织慢慢也要去行政化改革,同时让更多大量的民间自发的公益慈善组织,让他能够健康快速的成长,所以我觉得最迫切的还是政社要分开。

另外一个是需要有慈善方面的法律法规,要尽快出台,通过慈善法来保障捐赠人,保障慈善组织,保障受益人的权益,法律法规也是非常迫在眉睫。

公益行业缺乏人才自身能力弱应以行业整体力量回应质疑

还有一个很迫切的就是怎么来帮助这个行业恢复公众信心,怎么提高这个行业的透明度,问责性,提高他们的这种绩效,这些可能也是慈善组织面对的一大挑战。

这里面也有很多原因,一个是我们公益慈善组织,第一自身能力相对来说也比较弱,因为我们的慈善组织发展的历史也不是很长,他可能缺乏很多一流的管理人才。当然也有很多制度的原因,比如说他的平均工资不能超过当地平均工资的两倍,否则就没有免费的资格,跟一些制度本身也是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这个行业很难吸引一流的人才。

所以我的这个行业就缺乏人才,这方面的危机公关的能力相对来说又比较弱,所以这个可能会导致他很难及时的去回应。

另外一个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刚才其实已经提到,他缺乏一个行业整体的力量,因为单靠一个组织去回应,有时候很难去帮助公众恢复会这个行业的信心。因为公众对慈善行业的期待其实是比较高的,认为公益慈善事业是一个圣洁的化身,所以对他的期望比较高。正是由于期待比较高,所以这个行业会出现一种现象,其实不仅在中国,其实在西方国家也一应,只要有一个机构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很容易引起公众对这个行业信心的丧失。所以有时候还真不能靠单个的组织去及时回应,而是怎么去恢复整个行业的信心,可能才会更重要,更迫切。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柏]

标签:公益 邓国胜 机制门槛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公益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