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崔子研:微博与公益


来源:凤凰公益

人参与 评论

微公益通过网络募捐,高效便捷,得到受助人和捐赠人的青睐和社会好评。网络技术应用于公益,是公益之福。但有调查显示,有人在微公益平台获取信息,通过微博进行募捐骚扰、诈骗等,影响了公众对网络公益的信任,破坏

微公益通过网络募捐,高效便捷,得到受助人和捐赠人的青睐和社会好评。网络技术应用于公益,是公益之福。但有调查显示,有人在微公益平台获取信息,通过微博进行募捐骚扰、诈骗等,影响了公众对网络公益的信任,破坏了公益生态,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微博和公益大有渊源,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伴随着公益成长,假公益绑架了微博(其他网络手段),应在意料之中,但在良善之外。

一、微博的正能量与负能量

现在微博甚火,大V扬名,成为人们的精神快餐。也促成了“免费午餐”“最美小学生”等众多公益项目的成功。通过微博得到社会支持,宣导真善美,进行社会良性互动,是积极的社会现象。但有些人总是将新生事物用于左道旁门,造谣诽谤、坑蒙拐骗也在微博上大行其道,使美好的平台变成藏污纳垢的场所,至少直接冲击“诚信”这一社会的“钢铁长城”,实不应该。

微博作为信息传递的一个手段,在社会本质上讲,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内容实质,也必须遵从社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取向。仅就诚信而言,它是人们交往的基础、公众信任的前提、社会和谐的内涵。借助网络实施公益,遵从诚信原则,是善的累加,是正能量的形成;借助网络牟取私利,采取诈骗手段,是恶的扩张,是负能量的产生。微博的能量并不微薄。

二、微博的生命力与公益性

任何一种先进的技术,当其应用于社会,就会经过社会的检验与选择,一时先进并不意味着久远,尤其是当这项技术与社会有冲突的时候,社会会自动发挥过滤功能。微博等网络传播得到人们的追捧是因为给人们带来便利和享受。在网络管理欠缺、监督乏力、法律法规不甚健全的情况下,如果利用网络传播的快捷性、随意性、虚拟性,误导社会,投机钻营,制造虚假信息,宣扬社会黑暗,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可靠度光鲜度,失去人们的信任享用,先进功能也就失去了意义。维护微博生命力的关键是爱护,人人打造微博良好情态,使其风光美丽,成为“宜居社区”,才不负先进技术给予人们的恩惠,才能久远共享。微博因人而兴不要因人而亡。

开放性的事物必有其公益性的一面。微博不论是表达个人思想还是反映社会现象,都会向社会辐射,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对人们带来至少是精神方面的影响,进入了公共利益范畴。微博的质量和水平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要促进社会文明。通过微博传递的各方面的信息并因此发生的各种行为是社会化事物,都存在一个社会责任问题。尽管不能要求人人都说真善美,人人都要高大全,但假恶丑的东西还是越少越好,否则就污染了公共环境。

三、微博的公益项目运行

公益组织、困难人群以微博等网络为平台募捐是便捷渠道,出现骚扰诈骗等问题也不是不可解决。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募捐人的真实性需要认证,谁负责认证,有没有认证流程?目前微公益平台上大多数项目是由合法的公益组织发起,少数个人发起的微公益项目也经过了平台自身的层层核实。这就为网络募捐提供了可靠的平台和渠道,只要捐赠人向经过认证的募捐人捐赠,就能确保其真实性;二是捐赠支出需要透明,谁来监督执行?事实上公益组织有义务公布捐赠使用情况,只要及时进行信息更新,就会打消公众的疑虑。个人募捐也有义务实现收支透明。捐赠人也要珍惜自己的知情权、监督权,可利用微博发表自己的意见、质疑,社会、媒体也可以一起监督项目执行;三是对诈骗行为要阻止,谁来举报谁来阻止?现在微博提供了便捷的举报平台,打击微博各种诈骗行为,捐赠人要学会使用微博的举报平台,更可发动媒体报道,如果再设计建立各网站、媒体联网数据,阻止公益诈骗是可能的。违法行为自然要受到法律制裁。

尽管如此,这一些问题不是网站全能处理的,也不是哪一个人能完全左右的。现实情况下,政府要加强监管,网站要严格审核,捐赠人要谨慎选择,受赠人要诚实透明,逐步建设。尤其是避免个人通过微博简单发起募捐,捐赠人通过微博轻易捐赠,采取稳妥的可靠的募集、捐赠、认证、管理、监督等办法,使公益诈骗没有市场,使公益回归本源。同时也要认识到,公众的觉醒至关重要,公众的监督最为有力,公众的取舍决定走向,公众的挞伐净化风气,最终会促进立法,完善规则,实现微博公益化。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侯力新]

标签:微博 公益 崔子研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公益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