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做感统训练前,家长一定要知道的六个真相!


来源:大米和小米

台湾中山医学大学职能治疗系毕业,在台北桃园敏盛医院职能治疗师七年,2012他来到广州创办第六号天使儿童发展中心,开展感统评估,感统疗育服务,他是大米的老朋友!NGO四叶草的热心志愿者。

整理/ 当当、春桃

排版/ 当当

编辑/ 大八

多动好动

注意力不集中

身体不协调

笨手笨脚

反应迟钝

过度敏感

害怕去陌生环境

……

当谱系孩子这些问题出现,做“感统训练”仿佛迫在眉睫。

等等!你真的了解感统吗?你的感统知识是不是早已走入误区?

快看,台湾资深职能治疗师简鸿钰老师的正在答疑之中,先做足功课再入手吧——另外台湾资深OT简鸿钰的公益家庭干预讲座和免费评估机会,深圳站报名开抢了!!

澄清关于感统的六大误区

文/ 简鸿钰

大米和小米深圳基地感觉统合总督导

台湾资深职能治疗师

简介

台湾中山医学大学职能治疗系毕业,在台北桃园敏盛医院职能治疗师七年,2012他来到广州创办第六号天使儿童发展中心,开展感统评估,感统疗育服务,他是大米的老朋友!NGO四叶草的热心志愿者。

转眼间,我从事职能治疗已经十多年,总是有很多家长会对感统存在一些误会,今天,我想来澄清一下感统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

感统跟自闭症的核心障碍没有很直接关联

因此不需要做感统

NO

自闭症的三大核心问题不是感统造成

但感统问题会强化核心问题

我们知道,自闭症孩子存在三大核心问题:社会交往障碍、沟通能力障碍、刻板行为。

我想说的是,自闭症的三大核心问题实际上不是感统造成,但是感统问题会强化他的核心问题。

举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刻板行为。

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可能本身就有刻板行为,但是某些感统问题会让我的刻板更严重。

如:孩子的刻板行为是喜欢看东西,但如果孩子同时具备感统问题:视觉寻求,让孩子看东西更是爱不释手,甚至喜欢看霓虹灯、电风扇,久久才想要离开。

孩子喜欢把能咬的东西都放到嘴巴里面咬,感统问题:本体寻求,就会让孩子咬的频率出现更多。

再举其中一个核心问题——社交互动障碍。

孩子与其他孩童的互动相处,原本就不容易,但当孩童如果有感统问题:前庭寻求,(前庭寻求表现:东跑西跑,好动停不下来,容易打到别人),那么孩子在原本社交不好的状况下,这样的感统问题,会让孩子每下愈况。

如果有另一种感统问题:触觉敏感(触觉敏感的表现:对于触碰不喜欢,担心别人会对我有不好的触觉,摸我,亲我),是不是也让孩子社交互动的落后,更加严重呢!?

所以感统不是治愈自闭症孩子,而是让孩子的感统问题得到改善,也减少核心问题的强化。

现在资料发现,85%的自闭症孩子都有着感知觉的处理异常,所以,感统不是解决自闭症孩子的核心问题,我们就是解决他们的感统问题。

所以孩子需要感统的训练与帮助,是因为很多自闭症的孩子都会有感觉统合的问题,这也说明了感统对于自闭症孩子的重要性。

误区二

感统只是很刻板的活动?

NO

感统是让孩子开心快乐地玩所有活动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感统只是做很刻板的活动,比如:荡秋千100次、冲滑板50次、摆摆锤100次……

并把这些固定的活动当成是处方签一般,以为按照处方签的方式去做,孩子的感统就会好。

其实,感统并没有强迫规定孩子一定要一成不变地完成某项任务才叫做训练感统,事实上,感统强调的是让孩子开心、快乐活动。

感统的理念是让孩子开心快乐地去玩所有的活动,并且会透过不同的活动帮助孩子感觉统合成长,进而帮助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动作发展,情绪,注意力等的成长。

误区三

感统一味强制孩子学会某个动作?

NO

我们强调的是感觉统合的运转顺畅

当家长带着孩子来问我,什么是有效的感统训练?是不是孩子不会“跳”,就要一直训练孩子“跳”,是不是不会走平衡木,就要一直练习走平衡木直到孩子能完成这个动作为止?

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完成某个动作标准才叫做练习感统?并不是的。

感统不是在练动作规范,练的是整个感觉统合的运转顺畅。

感统统合就好比一个会自觉地不停运转的引擎,当它运转顺畅的时候,我们的听觉、触觉、本体觉、前庭觉会对于环境,产生良好的反应,这些良好的反应,不只有动作,还有稳定的情绪,恰好的注意力,适当的动机等。

这样就会让我们的身体不躁动、姿势端正、注意力集中,以及跟环境有很好的互动。

当运转不顺畅的时候,我们的坐姿可能就很容易东倒西歪、不能集中注意力……

所以,打个比方,当孩子不会“跳”,感统会帮助他引擎运转,当运转顺畅时,孩子很可能自己就学会了“跳”。

又比如孩子不会骑自行车,我们也不会强调他一定要去学习骑单车,我们强调是孩子感觉统合的运转是否顺畅,如果顺畅,他可能骑单车就自己去形成,这才是我们感统练的东西。

配图

误区四

居家感统游戏越多越好?

NO

适合孩子的训练才能达到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家长在家可以做的感统活动有很多,但是能让居家感统训练事半功倍却是一门学问。

很多家长看到一个不错的感统活动,回到家就忙着依葫芦画瓢,但却忽视了活动是否适合孩子。所以,家长应该针对性地做适合孩子的训练,这样才能达到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一方面,针对感统问题较少的孩子,家长在家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些能够帮助到孩子的居家感统活动。

另一方面,感觉统合失调比较严重的孩子,如果想要进步的更快,除了居家训练,还需要请感统老师建议在家可以辅助做哪些活动,或是直接交给专业的老师去操作。

比如,一个孩子的感觉寻求需要做的量很大,机构训练一个小时远远不够,那就可以请求回家协助,继续做。

误区五

孩子什么都不会,真的是能力差?

NO

训练感统的技巧方法是关键

我常跟家长分享的一个故事——

曾有个10岁左右的男孩小宝来上我的感统课,小宝被普遍认为协调很差,动作很笨很不好,比如:把积木排成一条直线,请他跳上去跳下来,再跳上去跳下来,这个动作他做不到,妈妈也觉得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只上了一节课后,他便学会了,妈妈大为吃惊。

这代表什么意思呢?这代表我们对孩子产生了误解:他并不是真的很差,他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为什么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我们教法的问题。孩子在上感统课的时候,不应只着重在他表现出来的东西上,而是着重在我们用什么技巧去引导这个孩子。

小宝学会了“跳”的动作,不是我把他锻炼会的,而是他原本就有这个能力,我们透过一些技巧来引导他会了这件事情。

感统训练越早做越好是因为晚做没有效果?

NO

晚训练依然有效,但难度会更大

如果非要给感统训练选一个年龄限制硬的话,六岁以前确实会好一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论产生?六岁以是大脑的可塑性较强,六岁以后可塑性会变得差一些。

但是我们实操理念上来说,大脑可塑性反而不是我们最担心的因素。我们希望孩子越早训练越好,不是因为之前有效果之后没有效果,我们更担心的是孩子越晚训练他夹杂的杂质更多,处理起来更难。

举例来说——

孩子感统问题导致他肌张力比较差,比较懒,不爱做事情。如果他三岁以前,我们来处理这些问题就很简单,解决他的懒就好。

可是到了六岁七岁或者八岁九岁,我们处理的问题就不只有懒,还需要处理懒延伸出来不自信、活动经验少等问题。

所以对于年纪大的孩子,他主要问题混杂的杂质越多,处理起来越麻烦,身为老师在教的时候,技巧也要比较多。

我希望把最有效

最快乐的感统带给更多家庭

我从事职能治疗已经十多年,看到过很多机构做的感统训练,但当多年的好朋友大米邀请我来《大米和小米》时,聊到对感统的看法,我们的理念非常一致。

我和大米一拍即合,想要把最纯粹、最快乐、最有效的感统带给更多家庭·······

让孩子开心快乐是我们的宗旨

感统强调的是在开心快乐中练习,在我看来,孩子是否开心是感统训练的主要指标,绝对不强迫孩子。

注重跟孩子关系的建立

我们知道,当孩子不喜欢我们,我们是很难跟孩子顺畅活动。因此我们会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去和孩子交朋友。

1 观察熟悉孩子的反应和兴趣,根据兴趣设计感统活动。

我经常跟老师讲这样一句话:身为老师的价值是创造适合孩子的活动,并不是让孩子来配合我们。当孩子有了兴趣和动机,我们可以开始培养关系。

2 在孩子玩的时候想办法跟他互动。

比如说逗弄、挠痒痒……这时候重点是老师要很清楚很认真地互动,可以偶尔问问孩子“你要不要滑滑车”“你要不要……”或者有时候荡秋千大半天,忽然停顿一下,孩子会看着你。

3 想办法获得孩子的信任感。

这时候就需要让孩子觉得:我跟你一起玩这个活动是安全的、我不会跌倒,我不会摔跤。

当一次一次的试验中,孩子感觉到没有危险时,或许这时候就会拉着你的手说:“我要上课。”

强调互动理念

在感统训练中我们会尝试跟孩子做很多的互动,这时候,我们大多数通过游戏的方式跟孩子产生互动,甚至会加入故事情节,加入演戏……

只学会六点误区怎么够

大米和小米更多感统相关

干货知识正朝你飞奔而来

接下来

简老师感统系列华南区公益讲座正式启动

第一站

深圳

速抢讲座免费评估名额!

详情点开以下图片

大米和小米感统教学团队

深圳基地感觉统合总督导

简鸿钰

台湾资深OT(职能治疗师)

授课老师

经过简老师两个月的感统培训

并通过严格的考核

取得了感统训练上岗证的

八位资深老师

简老师感统实操培训

孩子们的感统室

老师给孩子做感统训练

来吧

大米和小米专业而富有朝气的

感统教学团队正等着你

加入大米和小米QQ群

一起交流分享

线上课程咨询群

413811513

线上课程咨询二群

130358390(建议)

长按下方二维码

和大小米一起进步!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公益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