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女童保护”2016年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全文)


来源:凤凰公益

自动播放

“女童保护”发布此报告,旨在呼吁社会各方关注儿童被性侵和防性侵教育缺失的严峻现状,为相关机构提供这一领域的参考资料。

本报告为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以下简称“女童保护”)发布。其中,性侵儿童案件统计部分,数据来源于2016年度媒体公开报道案件(包括各级检察院、法院的官方网站和认证账号公开的案件);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部分,数据来源于全国31个省份的纸质问卷和线上问卷调查。

“女童保护”发布此报告,旨在呼吁社会各方关注儿童被性侵和防性侵教育缺失的严峻现状,为相关机构提供这一领域的参考资料。此报告为“女童保护”连续第4次发布。需要注意的是,本报告中性侵儿童案件数据仅基于当年公开报道的案件,因此并不等同于全年性侵儿童案件总量。

学界的共识是,由于诸多因素,性侵儿童案件难以全部被公开报道和统计,被公开的案件仅为实际发生案件的冰山一角。

同时,“女童保护”注意到,2016年有多个地方检察院、法院公布了当地儿童被性侵案件相关数据统计,其中“超八成是熟人作案”“学校和家庭防性侵教育缺失”等统计结果与“女童保护”发布的系列报告高度吻合。“女童保护”认为,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权益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大案件公开力度,以起到警示作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进一步推动相关法律和制度完善。

一、2016年性侵儿童案件数据

年平均每天曝光性侵儿童案1.21起,同比增长近三成

“女童保护”统计,2016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件433起,受害人778人(表述为多人受害但没写具体人数的,按3人计算),平均每天曝光1.21起;2015年这一数据是340起,每天曝光0.95起,同比增长27.35%。2014年全年数据为503起,每天曝光1.38起;2013年全年数据为125起,平均2.92天曝光1起。

从数据上来看,近3年公开报道的儿童被性侵案件均大幅高于2013年,体现了儿童被性侵现状的形势严峻,也反映出社会和媒体对这一现状的关注度提升。同时,由于案件特殊性、社会认知、传播规律等因素影响,仅有极少量的案件被曝光,社会各方对这一严峻形势关注度仍不够。

案例数量

2.遭遇性侵的女童人数超九成,性侵男童案件同样需重视

据“女童保护”统计,2016年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件的778人中,女童遭遇性侵人数为719人,占92.42%;男童遭遇性侵人数为59人,占比7.58%。男童被性侵现状同样不可忽视,也更具有隐蔽性;同时相关法律也存在缺失情况。在性侵性别中,施害人绝大多数为男性。

这也提醒社会各界,在做预防性侵害教育时,面向的对象不能只是女童,家长也不能因孩子是男孩就认为“高枕无忧”。“女童保护”的儿童防性侵课程一直坚持男女同堂,这也是原因之一。

受害者性别

3.7~14岁受害者居多,农村地区曝光案件首次高于城镇

“女童保护”统计,2016年被公开报道的案件中涉及的778名受害者中,受害者年龄最小的不到2岁。其中7岁以下的有125人,占比16.07%;7(含)~12岁的有143人,占比18.38%;12(含)~14岁的有449人,占比57.71%;另有61人未提及具体年龄。

被性侵儿童以12~14岁的中小学生居多,一方面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容易成为犯罪嫌疑人侵害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儿童安全教育缺失较为严重。

受害者年龄

性侵儿童案件发生的地区方面,“女童保护”统计显示,在公开报道的案件中,受害者为农村(乡镇及以下)儿童的有329起,占比75.98%;受害者为城市(含县城)的为100起,占比23.09%。据“女童保护”连续4年的统计,这是公开报道的案件中农村地区首次高于城市地区。这说明,农村性侵儿童案件在2016年较以往受到了更多关注。

“女童保护”志愿者在深入山区、乡村地区学校讲课及和相关领域专家广泛座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群体巨大,由于家庭监护缺失的情况广泛存在,学校及社区的自我保护教育及基础生理教育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很多孩子不了解如何分辨性侵害、不知如何应对。

事件发生地区

4.熟人作案近七成,易于接触儿童的从业者作案占比高

“女童保护”统计,在2016年公开报道的433起性侵儿童案件中,熟人作案的有300起,占总案件的69.28%;陌生人作案的为127起,占比29.33%。其中,有明确表述的熟人关系的300起案件中,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师生(含辅导班等)27.33%、邻里24.33%、亲戚(含父母朋友)12%、家庭成员10%。犯罪嫌疑人利用熟人身份,更容易接近受害者并取得受害者信任,再加上自身力量及身份地位等优势,使得性侵案件更易发生。

熟人作案比例

熟人作案比例近七成,说明在对儿童进行防性侵安全教育时,一定要特别重视针对熟人性侵的防范措施。家长、学校及社会各方面需要不断提升防范意识,不给熟人作案留机会。

熟人关系细分

“女童保护”统计,2016年公开报道的433起性侵儿童案件中的作案者职业,个体户占23.56%,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含教师)占20.09%,农民(农民工)占17.09%,企业单位人员占4.62%,另有34.64%职业不详。其中,易于接触儿童职业的从业者作案占比高,包含教师、校车司机、学校厨师、幼儿园工作人员、保安、舞蹈团成员等,全年有98起,占总数的22.12%。

作案人职业

据“女童保护”统计结果显示,发生在受害者住所的有126起,发生在作案者住所的有10起,发生在酒店或旅馆的有93起,发生在野外(如上学路上)的有84起,发生在学校的有43起。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实施性侵的场所中,受害者住所占比最高。

实施性侵害场所

5.超六成作案者为多次性侵,一人性侵多名儿童占14%

“女童保护”统计发现,2016年全年媒体公开曝光的433起性侵儿童案件中,一人对多名儿童实施性侵害的为61起,占14.09%;有269起性侵案件的作案者是多次实施性侵,占比高达62.12%。这一方面说明了性侵儿童案件的隐蔽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此类案件作案人多次实施性侵害的情况严重。性侵犯罪极为隐蔽,且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作案者不会自动终止。“女童保护”建议,家长或其他人一旦发现有人性侵儿童,应及时报警,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选择“私了”或者沉默,有可能纵容施害人多次犯罪。

作案人是否多次实施侵害

作案者年龄方面,“女童保护”统计显示,作案者以18~60岁的成年人居多,达164起;60岁(含)以上老人有39起;14~18岁未成年人15起,14岁(含)以下的未成年人4起,另有48.73%的案件作案者年龄不详。

作案人年龄

6.家庭成员、网友和未成年人实施性侵现象须引起特别重视

在2016年全年公开报道的433起性侵儿童案件中,“女童保护”特别提示,家庭成员、网友和未成年人性侵案件须引起特别重视。

“女童保护”统计,2016年433起案件中,家庭成员(例如父亲、哥哥、继父等)性侵30起,占比6.93%。家庭监护是保护儿童安全的最重要方式,但有些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往往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家庭成员的性侵案件情况也更为复杂,涉及到受害儿童的抚养、亲人伦理等问题,受害人往往更难以维权,亟待法律和政策保障方面的完善。

网友作案31起,占比7.16%,2015年这一数字为7起。2016年网友作案案例曝光大幅上升,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孩子注意网络交友安全显得尤其重要。2016年,媒体公开报道了利用互联网以“招募童星”等名义性侵幼童的案件,涉及人数非常庞大,呈现出团伙作案、跨区域作案等特点。

未成年人作案19起,占比4.39%。分析案件可发现,未成年人往往因看色情影片等原因而作案。除了预防儿童被性侵外,教育未成年人不能伤害他人也非常重要。

二、2016年儿童防性侵教育现状

“女童保护”连续4年对中国儿童防性侵教育现状进行调查,2016年儿童防性侵教育现状调查将重点放在家庭教育上,数据来源于全国31个省份的纸质问卷和线上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目前我国14岁以下儿童防性侵教育普遍缺失,学校、家庭防性侵教育都缺位。

1. 近七成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过系统防性侵教育

“女童保护”对全国31个省份的9151位家长调查问卷显示,68.63%的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过防性侵教育,31.37%的家长表示有过。41.37%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从没有提及过防性侵方面的知识,39.39%的家长提过3次(含)以上,19.23%的家长提过3次以下。

假如孩子遭遇性侵害,50.61%的家长不能确定是否可以从孩子言行中识别,16.85%的家长不能识别。29.12%的家长认为性侵害的危险只可能发生在女童身上、男童没有危险,13.20%的家长对此不确定。21.44%的家长认为性侵害离孩子很遥远,30.32%的家长不确定儿童性侵害是否会发生在身边。

这一方面反映出家长的防范意识淡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家长缺乏必要的防范知识,不知道如何教孩子防性侵。

能否从言行中识别孩子被性侵

有55.20%的家长很关注媒体频繁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39.31%的家长对此有听说过,只有5.50%的家长不太了解。

对于没有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的原因,37.98%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34.30%的家长想教育但不知该如何进行;12.40%的家长认为学校会教育;9.82%的家长怕防性侵教育“教坏孩子”;还有5.51%的家长因为害羞。

没有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的原因

2.近九成的儿童没有上过防性侵课

“女童保护”2016年在北京、山东、河南、江西、福建、海南等6个省份对14岁以下儿童随机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002份,其中男生1050名,女生952名,1~6岁占0.21%,7~12岁占96.53%,13~14岁占3.25%。问卷结果显示,86.55%的儿童没有上过防性侵课程;7.17%的儿童有过或经常遭遇未经本人或家长同意被碰触隐私部位,存在被性侵的风险;被问及“未经同意被碰触隐私部位是否知道如何应对”时,30.48%的儿童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在发现孩子被性侵的境况下,84.74%的家长会选择报警;3.39%的家长会选择私了;0.45%的家长选择默默忍受;11.42%的家长选择用其他方式解决。

发现孩子被性侵你会怎么做

3.绝大多数家长希望学校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

“女童保护”调查显示,97.25%的家长希望学校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84.70%的家长支持公益组织进校园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这两项数据与往年基本持平。对于如果不支持公益组织进校园的原因,48.53%的家长担心教育方式不当;33.70%的家长担心影响孩子正常学习;14.76%的人选择了不信任。而“女童保护”对儿童的调查显示,在接受防性侵教育的途径上,36.24%的孩子希望通过学校的相关教育途径;31.94%的孩子希望通过家长来教;20.49%的孩子希望通过书籍、画册、网络等学习;7.84%的孩子希望通过同伴来交流学习;3.50%的孩子希望通过其他途径。

孩子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接受防性侵教育

4.家庭监护须加强,儿童对熟人警惕性较弱

“女童保护”调查显示,37.38%的家长有时会把孩子托付给异性熟人(包括成年异性朋友、邻居)照顾,2.20%的家长经常会这样。56.66%的家长对孩子身边的成年角色不太了解,34.27%的家长了解相关情况。28.08%的家长不会定期检查孩子的内裤和身体私处有无异常,22.64%的家长有时会检查,36.63%的家长给孩子洗内裤或洗澡的时候会注意,经常检查的家长只有12.64%。数据显示,家庭对孩子除了防性侵教育缺失外,相关的安全监护也很薄弱。

外出时是否会把孩子托付给异性熟人

“女童保护”对儿童的调查显示,如果被熟人触碰感觉到不舒服或不愿意,19.87%的孩子认为没啥事忍忍就好了,而对陌生人,这一数据是2.78%。“女童保护”近几年的统计报告显示,性侵儿童案件中熟人作案比例高,2013—2016年最高数据为87.87%,熟人作案机会大,儿童对熟人防范意识弱。因此,家长须加强相关教育,让孩子正常与人相处的同时知道如何分辨、预防性侵害。

5.儿童防性侵教育女性参与度更活跃

“女童保护”收到的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9151份家长调查问卷显示,参与调查的家长中,母亲占75.38%,父亲占20.47%,祖辈占1.24%,其他关系占2.91%。家长调查问卷显示,只有男孩的家庭占37.92%;只有女孩的家庭占48.11%;男女孩都有的家庭占13.97%。可以看出,关于儿童防性侵,女性参与度更高。实际上,做好儿童防性侵教育,构建好家庭监护防线,需要所有监护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女童保护基金

2017年3月2日

[责任编辑:张博 PP013]

责任编辑:张博 PP013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女童保护发布2016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报告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3/06/d62be191-ede1-40d4-9c49-e67f1be555a2.jpg

凤凰公益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