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拾荒老人8年间捡到上千证件 自掏腰包寄还失主


来源:东方今报

人参与 评论

8年来,信阳六旬拾荒老人邱胜华将捡到的上千证件,自费寄还给失主。邱胜华记得,最贵的一封信花了他8元邮费,寄的是几沓合同;最远的一封信是不久前寄出的一张身份证,目的地是新疆。

8年来,信阳六旬拾荒老人邱胜华将捡到的上千证件,自费寄还给失主。知情的邻居说他是好人,他的家人说他是“傻人”,而他自己说:“这些事,我做得值!”

8年捡上千证件

12月27日,记者在邱胜华堆满废旧零件“工作室”里,看到了他的“工作日志”,十几页纸的正反面写满了姓名和地址。邱胜华大致算了一下,8年间,他共寄出1000多封这样的信,花费2000多元邮费。

邱胜华介绍,他于1997年从信阳市木机厂内退后,开始在街道捡拾破烂儿。

2005年6月的一天,邱胜华捡到两张身份证和一个装有票据的钱包,就去邮政局按证件上的地址寄给失主。没过多久,他就陆续收到三封失主的感谢信。此后,邱胜华再捡到类似物品,都会认真找寻证件中的信息,自己购买信封、邮票将其寄还失主。

“还东西还出了经验”

时间长了,邱胜华“还东西还出了经验”:能找到电话先电话联系失主,“减少双方的损失”;只能找到地址的,就先将证件寄给失主,得到回复后,再将贵重物品寄回。

每寄出一封信,他都会做个简单的记录,“方便和失主联系”。

邱胜华记得,最贵的一封信花了他8元邮费,寄的是几沓合同;最远的一封信是不久前寄出的一张身份证,目的地是新疆。

好人也是“傻人”

邱胜华说,尽管朋友们总说他是好人,他的妻子、孩子有时开玩笑地称他“傻人”。因为寄还失物,他曾被失主误会成小偷,妻子说他“出力不讨好”,他当时也很生气,但是再捡到失物时,依旧想方设法归还。

“时间久了,家里人慢慢也理解了。因为,这些事,我做得值!”邱胜华说。

被误会不改初衷

其实,邱胜华第一次拾金不昧,是在13岁。

1960年的夏天,邱胜华在送弟弟去幼儿园时,捡到一块罗马表取表单和一张100元存折。他没多想就交给了警察,表扬信被贴到了学校门口。

常做好事的邱胜华也曾被误会。1993年,他在捡拾失物后,被失主当做小偷拳脚相加,直到派出所将真正的小偷抓获,才得以证实清白。

邱胜华说,无论别人怎么看,自己都会坚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今年我66岁,身体还硬朗,我要坚持到捡不动、寄不动了为止”。

网友声音

@轻舞飞扬:对于这样我们不屑于做的举手之劳,这位老人坚持了八年,向您致敬,从自身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

@恰似温柔:人贫心善,平凡中彰显伟大!感谢老人,满满的正能量为这个世界增添了更多温暖。

@江南烟雨中:这是德,中国最最传统的德,几千年来,深深地烙进了中国人基因里,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侯力新]

标签:邱胜华 拾荒 傻人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

2014年1月1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凤凰公益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