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杨燕明:是谁在拒绝慈善改革?


来源:四川新闻网

人参与 评论

《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社会捐赠总量突破1100亿元。遗憾的是,《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4)》显示,还有不少官办组织拒绝慈善事业改革,这的确令人惊讶。

《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社会捐赠总量突破1100亿元。但尽管如此,官办慈善组织接受捐赠仍面临公众信任度低的问题,官办社会组织“去行政化”逐渐成为改革的共识。然而如果切断这些官办组织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它们又没有能力从社会上获取资源,它们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因此,不少官办组织都拒绝改革。(5月19日《京华时报》)

郭美美事件如同一根导火线,揭开了慈善事业不堪的冰山一角。随后,慈善机构的真实面貌被展现在公众面前——善款的来龙去脉不清楚、信息没有足够的公开透明、一些领导干部涉嫌用善款大吃大喝……

这一切的一切,将我国的慈善机构,尤其是官办的慈善机构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这样的境况下,在一次次的讨论下,社会共识早已达成,即我国的慈善事业必须改革,必须重新洗牌,以救赎必要的公信力,形成一个更加健康与良性的社会氛围。

更何况,这也不止是公众的认知,而是现实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根据英国慈善援助基金(CAF)在2013年发布的《全球捐助指数2013报告》显示,在全球被调查的160个国家和地区总排名中,中国慈善捐助总体比例为16%,排名全球第133位,是倒数第3位。其中,志愿者捐赠时间比例是4%,与波西尼亚、希腊、突尼斯、也门等国并列倒数第一。

数据最大的好处,就是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一切,且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这样的报告,不仅是我国慈善事业的耻辱,也是慈善机构的伤疤。

当慈善事业岌岌可危时,“要么改革要么死亡”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对当前现状的一种逼真诠释。就我国的慈善事业而言,如果慈善机构再不进行釜底抽薪的改革,如果善款的来龙去脉再不保持必要的公开透明,那慈善机构“死亡”,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在这样一种紧迫的境况下,无论是系统内部还是系统外部的人,都应该欢迎和支持慈善事业改革,因为这是慈善事业走向未来的唯一出路,不然就是穷途末路。

遗憾的是,《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4)》显示,还有不少官办组织拒绝慈善事业改革,这的确令人惊讶。而理由则更加荒谬,就是害怕失去政府这座大靠山之后,自己无法筹资,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很显然,在任何的市场,优胜劣汰都是最起码的规则,如此才能保证必要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慈善市场自然也不能例外。

对于吃惯了政府饭的官办组织,其更加迫切的需要改革。如此,才能激活组织内部的活力,也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些组织的积极性,这显然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这意味着,对于拒绝改革的官办组织以及其背后的负责人,不仅要点名道姓,更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因为这些人眼中只有既得的利益,没有慈善事业的未来,显然是不适合在慈善组织担当职务的。

任何的改革,都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他们也必然会百般阻挠,但对慈善事业的改革,显然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不能因为有人阻挠就停滞不前。信息的公开透明、去行政化等措施,是慈善组织必须历经的洗礼,也是其完成救赎的必经之路,那对任何的阻挠者都不能手软。(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侯力新]

标签:改革 慈善事业 死亡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公益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