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凉山老师一家三人扎根特教,那些折翼天使在她帮助下“奔跑”起来


来源:凤凰网公益

自动播放

看点: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敢于担当、任劳任怨,只手为“特殊孩子”们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蓝天。她们服务者全国2000余所特殊教育学校,近58万特殊教育在校学生,守护着“特

看点: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敢于担当、任劳任怨,只手为“特殊孩子”们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蓝天。

她们服务者全国2000余所特殊教育学校,近58万特殊教育在校学生,守护着“特殊孩子”的上学梦想。如果说每一个“特殊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那她们就是用爱心守护折翼天使的天使,她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浇灌着这些迟开的花苞, 静待花开。

这就是特教!

在第34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由教育部、中国残联和交通银行共同设立的“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在上海举办了2018年度表彰活动暨交行公益品牌发布仪式,今年共有105名教师获评该奖项。

据悉,“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执行十一年来,交通银行累计拨付善款1.04亿元,3.6万残疾学生得到了资助,126所特教学校得到了补贴,1600位优秀特教教师和223位优秀残疾大学生获得表彰,5280名特教教师受益于助学计划支持的培训。

本期我们带您认识盐源县特殊教育学校欧万学老师。

成为特教

欧万学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也许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个边远的国家级贫困县,但你一定听说过其境内的旅游胜地泸沽湖。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南缘,境内高山峡谷纵横,这里是旅行者的天堂,但是对于当地的乡民来说,这里海拔高、天气冷、交通难,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相对落后,贫困人口较多。

1996年,从会理师范学校毕业后,当时只有20岁的欧万学成为盐源县村小的一名老师。2005年,盐源县民族小学成立特殊教育中心,欧万学又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成为一名特教老师。

“盐源县和大城市相比非常落后,没有人愿意在这里做特教老师,我本身非常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而且这些特殊孩子更需要关爱,更需要好的教育。”欧万学说。“在我周围也有残疾人常受到别人的嘲弄,歧视和白眼,我想帮助这些弱势群体。”

“也许是缘分吧!”每当有人问起她为何做出这个看起来不可理解的决定时,欧万学总是会心一笑。

特殊教育中心是复式教学,一个班上有听障生、培智学生、还有两个低视力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性格各异。虽然欧万学已经做足了准备,但是特教老师的工作还是给她带来很大的挑战。

“每节课我要先上听障学生的课,同时必须要兼顾到培智学生和低视力学生,我会提前为低视力学生准备大字课本和资料让他们自主学习。最难管理的是培智学生,培智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做一件事情最多坚持两三分钟,在上课之前我会教他们画画,或者教他们写很一个很简单的字。”欧老师说,“但是可能不到两分钟,他们就会举着手里的作业打断我上课,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写得好吗?或者说老师,给我打一百分。我只能哄着他们学习,我会说你画得好,等老师上完课就给你打一百分,或者说你再画一幅画老师就带你去玩。”

就这样,两位年轻的特教老师撑起了一个特教中心,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三年,三年间特教中心的孩子也从7个增加到23个。

由于特教学校的一些学生来自山区,离家非常远,只能寄宿在学校。所以除了学习方面的工作,欧老师还要事无巨细的照顾学生们的生活,就连平常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吃饭、上厕所在这里也是很大的挑战。

有些孩子在吃饭时会掉在衣服上,她就帮孩子们喂饭,把衣服擦洗干净;

有些孩子不懂得讲卫生,她就包里准备着厚厚的卫生纸,随时随地拉着孩子们的小手教他擦拭鼻涕、口水;

有些孩子入校时生活不能自理,她就搀扶着孩子去厕所,教她脱裤子、擦屁股、提裤子……

“当时确实是非常辛苦。”欧万学说。

传承

欧万学成为一名优秀的特教老师也许是偶然的,但是她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又是必然的。这源于她有一位同样热爱教育事业的父亲。

欧万学的父亲欧和超是成都人,1963年从重庆师范学院毕业后就只身来到盐源县支教。他在凉山工作了三十年,现在已经退休。

欧万学的父亲(第二排左四)和学生们合影

“我的父亲刚到盐源县的时候也是在村小教书,他对工作非常热忱,非常关心自己的学生,所以从小父亲对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欧万学也曾有崩溃的时候。

2008年,那位曾经和她一起撑起特教中心的女老师实在承受不了学校艰苦的条件调走了。那段时间,欧万学一个人坚持带着4个班的复式教学。

“没过多久,我的精神崩溃了,内心也退缩了,自己再也不想做特教老师了。”她回家后大哭一场。

这时老父亲来到欧万学身边,为她擦掉泪水。“慢慢来,别着急,教育需要爱心,要主动去了解残疾学生,亲近残疾学生,和残疾学生真心交朋友。”

父亲简短而朴实的话语深深地扎在欧万学心中,自那以后,她也再没有过放弃从事特殊教育的念头。

在谈到学校最大的困难时,欧万学还是坦言:山区师资力量太差了,学校招不到老师。“这些年我们招过很多次老师,只招到了五个老师,而且做特教工作如果没有耐心与爱心也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在欧万学的影响下,她的两位侄女也成为特教老师。

“在高考完之后,我就鼓励她们报考特教专业,毕业之后她们也如愿进入盐源县特殊学校任教。”欧万学的两个侄女一个25岁,一个22岁;一个在2013年成为特教老师,一个在2016年成为特教老师。

如今,在盐源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六名特教老师中,有三名老师来自这个家庭。

育人

俗语说,要想得到一年的收获,就种谷子;要想得到一生的收获,就去育人。

从成为特教老师那天开始,欧万学就一头扎向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十三个春秋已过。特殊教育中心升级为盐源县特教学校,学生人数也达到了80人,分为七个教学班。

现在,欧万学除了要带一个轻障班,还肩负着全县送教上门学生的巡回指导工作。

对于一些暂时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是中度残疾,不能上学的一些学生,盐源县特殊教育学校会提供送教上门。盐源县需要送教上门的孩子有70人,这些孩子几乎都生活在山区,有些孩子的家里需要两三天时间才能到达。

“那我自己一个人肯定跑不过来,所以就通过培训村小老师的方式,让村小的老师再去教这些特殊学生,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专业的服务。”欧老师说。

在欧万学看来,特教老师和普通老师最大的不同在于,特教老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更多的爱心与耐心。

“在我们看来一个很不经意的动作或者表情,可能会被学生记在心里。所以特教老师只有付出十倍的爱和十倍的耐心,才会让学生信任你,他才可能接受你的教育。”欧万学说。“当我看到聋生能写出一些简短的语句,甚至能用纸笔和我进行交流,能把他们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告诉我的时候,那是我感觉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硕果

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付出才会有好结果。欧万学倾其所有的付出也换来了硕果累累。

2013年,欧老师的学生刘晓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澳大利亚举行的首届亚太地区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组田径4×100接力赛,并夺得金牌。谁能想得到,她就是当年那个需要欧老师擦拭鼻涕、口水,帮助上厕所的小女孩;

彝族学生罗比初,患有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和智力残疾,身高不足1米,刚进校时语言含糊不清。又瘦又矮的他,上下椅子都难,欧老师每天都要把他抱上抱下。就这样年复一年,现在他已能说出简单的词汇,个子长高了,生活也能自理了,还喜欢帮助同学扫扫地,给比自己弱小的同学端饭;

聋哑学生刘开华的父亲也是一个听力残疾人,因各种原因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回家了。欧万学知道后多次奔走,为这个不幸的家庭争取到一万两千元的危房改造费用。现在,刘开华已经能够通过摘苹果打工养活自己……

那些“折翼天使”在她帮助下“奔跑”起来。

(欧万学在“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颁奖典礼上分享自己的故事)

“上帝在为这些孩子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给这些孩子打开一扇窗。作为老师要不断挖掘、发展孩子们的特长。”但是由于学校师资非常有限,这也要求每个老师要成为一个“全能战士”,帮助不同特点的孩子成长。

“我的学生刘开华在装苹果的时候,他会挑最大的、最好的三五个苹果拿到学校送给我,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做特教老师很幸福。”看到孩子们能有一点点小的进步,看到孩子们毕业后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自食其力,这是让欧老师觉得最骄傲,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但是特殊孩子毕业以后能够选择的工作还比较少,就业率比较低,很多残疾家庭看不到希望,所以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这些特殊孩子。”

在谈到此次获得的“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时,欧万学说首先要感谢中残联和交通银行对特教这一群体的支持,这也让她更有动力坚持特教工作,照顾孩子们。

“特殊教育事业是我一生中无悔的选择,孩子们快乐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幸福。”欧万学说。“我愿化做青藏高原的一把泥土,为残疾儿童筑起一道遮风挡雨的墙。”

[责任编辑:张亚雯 PP008]

责任编辑:张亚雯 PP00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凉山老师一家三人扎根特教 那些折翼天使在她帮助下“奔跑”起来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9/11/wf2_4902019_110218_sizeb_w1920_h1080.jpg

凤凰网公益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