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直抵人心的“力量”|汶川地震十周年 援建者:点燃希望的烈火


来源:凤凰网公益

汶川地震后,王军在灾区呆了三年,负责救灾重建,他感觉自己这三年是在“用生命工作”,严重的身体透支、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余震、山体滑坡和瘟疫,让他和死神一次次擦肩而过,每一次他都在心里想“我们是做善事的,上天会眷顾我们!”所幸,他躲过了一次次灾祸。

引言: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凤凰网公益特别策划专题《直抵人心的“力量”》,希望通过地震亲历者、救援者和援建者——“重生和蜕变”的故事,为大家呈现三种大灾之后直抵人心的“力量”。这三种力量来自于那些有爱、善良、坚强的中国人。十年了,我们真诚缅怀逝去的人们,对将来的生活给予笑脸和拥抱。愿阳光洒在脸上,温暖留在每个人心里。

天崩地裂——汶川地震遗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近10万人失去生命,数百万人失去家园。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曾经一起灾后重建的人们,对汶川十年变迁有着怎样的讲述?

中国扶贫基金会王军回忆起十年前救灾一线的经历,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和感悟。他和伍鹏、汤后虎都是2008年5月14日,第一批随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带领的“紧急救援小组”到达四川灾区,从灾情考察、一亿物资采购调运分发、为失联者寻亲、志愿者服务到过渡安置、灾后重建,基金会的救灾扶贫人员,承担了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王军和汤后虎向八角镇天桥村村民询问统一规划修建住所的事宜(图片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

王军在彝良地震期间发布的网络日志

汶川地震后,王军在灾区呆了三年,负责救灾重建,他感觉自己这三年是在“用生命工作”,严重的身体透支、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余震、山体滑坡和瘟疫,让他和死神一次次擦肩而过,每一次他都在心里想“我们是做善事的,上天会眷顾我们!”所幸,他躲过了一次次灾祸。

2008年十一假期,结婚一年的他和久别的妻子团聚。这一次探亲,让他有机会成为了父亲。但在妻子怀孕的整个过程,他都奋战在重建一线,无法照顾妻儿。满心的愧疚,让王军在休息时会时常想家。

2009年,王军在四川绵竹民乐村帮农民重建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在他每次去吃饭的那户人家的女儿也怀孕了,预产期是2009年7月1日,正好和王军孩子的预产期一样。“我看到这户人家的女儿,就知道我老婆当时是什么样子了。”王军在自己孩子出生前一天的下午赶回了北京。

2009年6月22日,王军的女儿阳阳提前诞生了,而就在同一天,民乐村也传来孩子出生的喜讯。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孩子,就这样结了缘。“后来我就带着女儿专门去了四川德阳什邡、绵竹、北川,告诉她,这是爸爸当年工作的地方,虽然回不去家,但是特别想你和妈妈。”

王军的女儿特别喜欢四川,她兴奋地问爸爸:“为什么带我到这里来,这里真好。”

在绵竹民乐村的一张合影就是王军想给女儿的答案——两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在一起笑得很开心,女孩因为爸爸为灾区重建,而多了一个四川小伙伴,而来自民乐村的男孩,因为与王军叔叔一样的援建者,拥有了幸福、美好的家园,又和很多好心人相识。

“今年汶川十周年,我还会带孩子再回去一次,有很多念想在那里。”王军说。

2003年7月加入中国扶贫基金会,投身公益15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军救了十年灾,经历了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2012年彝良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2014年鲁甸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大灾是很残酷,但对于有机会参与救灾的人来说,是很宝贵的人生经历,我们见证了生命的脆弱,见证了在大灾下人性的光辉和美,人与人变得很纯粹,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很幸运带领自己的11人工作团队为灾区重建做些事情。如今,灾区已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甚至比以前发展得更好。我是这种变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幸运,而另一个幸运来自一项国家级的表彰。”王军说,这也是他觉得特别骄傲的荣誉。

王军因参与汶川救灾重建工作获得的国家级先进个人荣誉(图片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

王军因参与汶川救灾重建工作获得的国家级先进个人荣誉(图片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

2011年10月,人社部、发改委、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文表彰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时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灾后重建办主任王军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是国家对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援建工作的一种充分认可。

“我们做扶贫工作,跑的都是最穷的地方,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很难想象贫穷落后地区人们的生活,其实幸福都是源自内心,过好每一天,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而参与和见证了好多大灾之后,我觉得生命真的太脆弱、太渺小了。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汶川地震对每一位亲历者的创伤都是巨大的,尤其孩子受到的应激反应和心理伤害非常可怕,孩子们会“怕大风把自己吹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怕自己迷了路,找不到回家的路途。”稍微的没有秩序就会让他们“想起地震时的混乱,四面灰尘扬起,一片漆黑,好像太阳被盗走了”。 

“震后,有的孩子没了腿、胳膊,有的失去了父母家人,这样的孩子不愿意和别人说话,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非常自卑和自闭。”刘文奎说,“这些孩子需要心理抚慰和干预,所以基金会发起‘加油’青少年心理干预项目。”

在“皇帝的椅子”这个游戏当中,大家彼此紧紧地挨在一起(图片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

孩子们在“报数寻找我的家”、“老师说”、“一分钟拍手”、“皇帝的椅子”等一个个游戏中放松自己。在每个游戏结束,老师都会让他们分享感受,从而通过通过游戏、运动的方式,激发孩子们自我恢复的心理潜质,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耐挫力、团队合作和团队信任精神。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中国扶贫基金会融合香港社工项目“梦想剧场”,美国全明星组织的青少年领导力培训方法和观念,吸收其他同类项目的优点,形成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特有的“加油——在快乐中成长”青少年潜能训练项目,并编写了视频及文字教程。

自2008年7月开始,两年多的时间,项目共覆盖四川省德阳、绵阳、平武、都江堰以及甘肃文县等地区的学校194所,培训安抚员1600余人,10万余名孩子受益。

地震一年后,中国扶贫基金会与中国邮政总局联合启动了“爱心包裹”、“5•12”灾区学生关爱行动,川甘陕西3省52个受灾县市区的1700多所学校,100万余名受灾小学生收到了爱心包裹。

收到爱心包裹的快乐的小学生(图片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

学生们收到各地寄来的爱心贺卡(图片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

灾区孩子寄回的感谢明信片(图片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

爱心包裹项目的受益学校之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玉皇小学为了表达对中国扶贫基金会及捐赠人的感恩之心,由陈正校长组织创作了歌曲《爱心包裹最漂亮》,并由该校的玉娃娃唱诗班演唱。歌词写道:“爱心包裹最漂亮,它总来自最善良的地方,它总有打动我们的光芒,它总把爱的奉献歌唱。”

灾后重建过程中,除了开展对灾区孩子的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孤儿助养、防灾减灾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还开展了一系列救灾扶贫、生计扶贫、养老项目。包括学校与医院的重建、民乐模式、小额信贷、善品公社、美丽乡村等。

为帮助灾民重建家园,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08年12月成立“5•12小额信贷基金”,为灾区百姓提供无须抵押、无须公职人员担保的安居贷款和创业贷款,并实行相对优惠的贷款利率。21岁的绵竹小伙子曾祥勇申请了3万元贷款,购买了一辆二手农用车经营货运生意,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他说:“你们的小额贷款让我看到了希望!”

曾祥勇凭借小额贷款走上了致富路(图片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

通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中国扶贫基金会先后在绵竹、什邡、德阳市旌阳区成立了3个小额信贷分支机构,截至2011年4月底,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1637.59 万元、救灾专项资金约2000 万元,共计约3600 万元。 。

生活富裕了,也要建设“美丽乡村”。2013年雅安地震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雪山村、邓池沟村开展“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通过吸取汶川地震后,民乐村合作社发展养殖、种植产业失败的经验,因地制宜,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不是简单地给农民盖住房,而是把房屋建成可以搞旅游的民宿。

“邓池沟村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大熊猫的地方,发现者是一个叫戴维的法国传教士,150年前,他在那里建了一个教堂。”刘文奎说,“所以我们灾后重建就用这些元素设计,做了一个旅游新村,所以邓池沟村有了另外一个新名字叫‘戴维新村’,在这个村子里,建了一个熊猫园,两只大熊猫在这里安家。” 

邓池沟戴维新村

邓池沟戴维新村

“你很难想象在四川流水潺潺的美丽小山村里竟然有两只大熊猫和一座百年教堂,邓池沟戴维新村非常漂亮,已经成为4A级景区了,一到夏天游客特别多,给村里的乡亲们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益。”刘文奎自豪地说。美丽乡村项目过去三年做了四个村庄,这个模式得到了社会的认同,现在很多大的企业和政府找扶贫基金会合作。

但民宿的模式并不是在任何村庄都适合,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做旅游,除非有旅游的资源,那没有旅游资源的怎么办?

年逾八旬的宋文秀是善品公社的“认证农户”,现场分享黄果柑触网(图片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

善品公社的模式是以村为单位,以合作社为基础,善品公社为统一品牌(图片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

扶贫基金会开始做另外的尝试,帮雅安的猕猴桃农卖猕猴桃,开始接触电商。现在扶贫基金会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社会企业叫善品公社,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农民通过互联网卖农产品的三大瓶颈——质量、规模、品牌。扶贫基金会做一个统一的品牌,组织他们生产、定统一的标准。最早从猕猴桃开始,最成功的是石棉的黄果柑。

目前,善品公社从雅安走出了四川,现在在五个省开展项目,目前主要问题是产品太少,因为做一个产品需要一年的周期才能达到我们的质量要求。但到2018年就能做到每个月都有新的农产品。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奎

刘文奎将扶贫基金会的产业扶贫称为“一个很长的故事”——从2004年在大凉山做了社区综合发展项目和2008年在民乐村开展合作社产业扶贫项目双双失败后,第三次试验是2010年在玉树甘达村做产业发展项目试水成功,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两个品牌项目:美丽乡村民宿项目和善品公社电商扶贫项目。

“这就是扶贫项目从1.0到5.0的飞跃!”刘文奎哈哈一笑,而说到这种飞跃的成功秘诀,刘文奎只说了两个字:坚持!

《2017中国扶贫基金会人道救援行动年度简报》最后一页(图片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

在2017中国扶贫基金会人道救援行动年度简报的最后一页,这样一段话道出了无数扶贫人的心声:

当人们开始怀疑,我们选择信任;

当人们止于抱怨,我们选择行动;

当人们开始放弃,我们选择坚持。

我们为每一份爱而坚持!

我们为每一个受灾百姓的尊严而坚持!

我们相信:坚持,就会改变!

“从大灾中,能学到足够的东西!”汶川地震十年后,刘文奎有了这样沉重的感慨。

不过他最想说的还是那句真诚的话——“希望地震过来的人们都越来越好”。

为了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中国扶贫基金会近期启动了“爱救在身边”全国公益活动,这次公益活动联合全国40家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在全国开展中小灾害救援、备灾和防灾减灾教育公益项目,活动将惠及10万公众和儿童,100万人次从中受益。(图片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

“爱救在身边” 全国公益活动赢得了众多网民的支持

(完)

作者马明月 文中图片除特别标注来源外,其余来自网络。

凤凰网公益频道汶川十周年专题策划:直抵人心的“力量”

[责任编辑:马明月 PP002 ]

责任编辑:马明月 PP002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泡泡直播

凤凰网公益官方微信

泡泡直播

X 泡泡直播

泡泡直播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