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古村保护影像计划:湘南清代民居建筑博物馆——宝镜村


来源:绿叶环保

2017年5月28日晚,“湘潭市绿叶环保志愿者协会第一次理事会暨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寻找逝去的家园| 古村保护影像计划”应运而生,经协会理事会、中共湘潭市绿叶环保志愿者协会支部委员会一致通过,由湘潭市知名摄影师、协会理事肖湘平(网名:摄瘾无边)全权负责“寻找逝去的家园| 古村保护影像计划”项目,将用图片、文字和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古村,推动当地政府对在地古村的保护,留住历史。

编者按:2017年5月28日晚,“湘潭市绿叶环保志愿者协会第一次理事会暨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寻找逝去的家园| 古村保护影像计划”应运而生,经协会理事会、中共湘潭市绿叶环保志愿者协会支部委员会一致通过,由湘潭市知名摄影师、协会理事肖湘平(网名:摄瘾无边)全权负责“寻找逝去的家园| 古村保护影像计划”项目,将用图片、文字和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古村,推动当地政府对在地古村的保护,留住历史。

今天带您一起走进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湘南清代民居建筑博物馆”——宝镜村

null

寻找逝去的家园| 古村保护影像计划06

湘南清代民居建筑博物馆——宝镜村

图/文肖湘平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隐藏在一块纵贯湖南、广西边界的岭间盆地间,南岭萌渚岭脚下。盆地中央,是一个有着近360年历史,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的古村落——大圩镇宝镜村。

宝镜村乃明朝遗村,江华八景之一。宝镜古村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其占地80亩,由9井18厅组成,共108间房,俗称“三堂九井十八厅,走马吊楼日晒西。

在集镇边,隔着一片稻田,远远地可以看到一片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的古屋。这,就是湘桂边境百里瑶山中最大的古建筑群。

null

古村始建于清初。清顺治7年(1650年),名士何应祺从道县沿秦汉时期开拓的潇贺古道溯水而上,走到这里见青山绿水环绕,松林古藤茂盛,是块风水宝地,便在此建宅定居,繁衍子孙。因村旁一股清泉从山中涌出,在村前田峒形成一井塘水,清澈如镜,得村名“宝镜”。

何氏家族生息繁衍至今历18代,300多年间这里走出无数名人逸士、高官显贵。据《何氏族谱》记载,有清一代村里就出了进士、翰林侍召、卫千总、巡检、知县、典史等34名,至今,从村前秧田中挺立的宝塔,村前大路旁“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下马石碑,堂屋里悬挂的“积德延龄”、“厚德载福”、“望重古稀”等古牌匾,仍可以感受到昔日的荣耀与显赫。1949年以后,由于历史原因,何氏子孙有一些离开了宝镜,客居他乡,有些漂洋过海,远居异帮。

null

“厚德载物”(据说办食堂被锯掉一块做了桌子,所以成了现在的样子)

古村庄园式建筑群是湘桂边界远近闻名的“宝镜老屋”。当地民谣云:“三堂九井十八厅,走马吊楼日晒西”,“宝镜村的屋,四蓝山的谷;上莫村的水,马鞍村的嘴。”说的就是岭东几个最有名的村寨的特点。

null

null

整个宝镜古民居群布局坐东朝西,建筑风格类似于江南民居。由北往南依次分布为围姊地、大新屋、下新屋、老堂屋、新屋等五个部分组成。所有建筑耗时近20年,其中新屋的建设就耗时9年。

null

null

null

走进宝镜老屋,房屋座座相通,房房相连,108栋房屋浑然一体,晴不顶日,雨不具伞,空气通畅,冬暖夏凉。

null

大院重楼叠室,青石铺地,整齐庄重;木雕门窗,彩绘壁画,随处可见,为典型的清代江南建筑格局。

null

null

走在迷宫般的“宝镜老屋”里,那庭院深深、九井十八厅的“三进大堂屋”;天井内寓意升官发财、连升三级九个银锭状石阶墩;随处可见形象惟妙惟肖、内容富贵吉祥,具备圆雕、浮雕及镂空多种手法的木雕和石雕;

null

null

null

村后临山处四层高的炮楼和了望台——“明远楼”……处处可见江华瑶山民间建筑艺术的精致与机巧。

null

天井里雕成了元宝状的垫脚石,三横三竖的摆设,寓意着“步步高升,财宝堆积”。

null

1、走马吊楼

人还远在千米外的路上,看到建筑群中那幢“走马吊楼”,造型有如军舰。桂湘边界拔地而起的山包群、绿得生烟的生态,它看上去有如航行在翻滚的绿浪中。

null

何家后代家智在京中了进士、头戴官顶,衣锦还乡。经武汉,渡长江,夜晚见江里轮船如楼、灯火通明,觉得十分好看,回到宝镜后便建造了这幢船形吊楼。还在八字门楼前筑了一个半圆形石板台阶,也就是上下“轮船”的码头和上马石。

null

走马吊楼房长80米,深10米,上下两层。楼上住长工,楼下养骏马。

可以猜想,到了夜晚,走马吊楼上层挂着红灯笼,灯光射照青山、房屋,倒映在“宝镜”里,是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null

2、八字门楼

进入宝镜古建筑群,首先要经过一个八字门楼。

在明朝,建八字门楼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要么官至三品以上,要么功勋卓著,要么皇帝恩准。清朝虽没有明确规定,但财不高,势不大,也不敢突破传统。何家自搬入宝境后贵了阔了,八字门前那块条石就是明证。石称“马到止(址)”,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

null

宝镜古建筑群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清同治三年,何家第6代育粟成了贡生,即在京城国子监读书的秀才,何家和宝镜由此进入上流社会。何育粟的儿子步廷、步月更上层楼,先后中了进士,做了朝廷要员,宝镜也就兴旺起来。何家大兴土木,把村内房屋建设得鳞次栉比,重楼叠室,逐渐形成“三堂九井十八厅,走马吊楼日晒西”的庄园式格局。它自北往南依次分布着围姊地、大新屋、下新屋、老堂屋、新屋五个部分,八字门楼为总入口。

null

3、九井十八厅

与一般古建筑群相比,宝镜有许多独特之处,许多建筑元素既美丽又实用,体现主人对精致的追求。譬如说“九井十八厅”。这个结构就在宝镜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新屋里

null

新屋的堂屋由下、中、上三部分构成,进深达50米,一厅高于一厅,每厅均有天井,号称“三进大堂屋”,从上堂屋左右侧门可通往两边的小堂屋。小堂屋向大堂屋开门,与两旁厢房构成长房,前面各有天井三个,井旁各设厅屋。如此,新屋里共有九井十八厅。

4、处处雕花

雕花本是古民居基本元素,然而一般也就在门窗上做文章,而宝镜村的雕花可谓无处不在。数量之多,雕工之精美,刀法之细腻,湖南古民居无有出其右。

null

null

null

虽然,雕花对象也就是木、石,雕技也就是圆雕、浮雕及镂空雕等,雕的内容也还是梅兰松菊、鹊麒龙凤等,然而其鲜明特色却是雕花“无处不在”。目光到达之处,雕花必是一景,就一个小拐弯处也会用雕花装饰起来。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在主人的卧室里,牙床精雕细刻自不用说,最养眼的却是其侧旁镂空花窗上的一个木架,用时可挂放主人衣物,不用时可收回,即为雕花窗阁,既美观又实用。

null

null

就是天井里的垫脚石,也雕成了元宝状,三横三竖的摆设,寓意着“步步高升,财宝堆积”。

null

null

null

宝镜村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古民居群是一座文化宝库,是研究湘南古建筑、湘南地域文化的宝贵实物载体。称之为湖南民居建筑博物馆乃不为过。只是已没有什么原住民了,整个村子空空荡荡,好在江华县目前已经开始重视了,已把它保护起来,现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07.11)

留住古村,留住历史!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公益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