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清晨的大巴上,来自重庆黔江的高二女生小瑶(化名)望着窗外的燕山山脉,她的眼里闪着光。这是她第一次走出黔江的群山来到北京。同行的还有黔江中学另外4名高中女生,以及四川攀枝花米易县的10名初中女孩。她们正共赴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以下简称为中国儿基会)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青少年学堂联合主办的“春蕾科技女孩”研学营。
围绕“春蕾筑梦 数智同行”主题,此次研学营于10月21日至26日在京举办,为女孩们带去最前沿的科技沉浸式体验,更是“春蕾科技女孩”项目新周期的重要活动之一。
科技女性的榜样力量
为期六天的研学营里,一个个女性榜样如照亮行程的光束,让她们切身体会到女性亦能在科技领域绽放光彩的可能。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的王雅晴博士,用数学语言拆解人工智能的奥秘,笑着告诉女孩们:“科技拼的是脑力,我们女生有优势。”这让台下初来乍到的女孩们不由得挺直了腰板。
在腾讯公司妇联的支持下,研学营邀请了腾讯公司女性员工志愿者们为女孩分享产品研发中女性对用户需求的细腻洞察,以及给团队协作带去的独有的温柔力量。女孩们恍然发现,科技工作并非高不可攀,女性同样能在大型科技企业里大放异彩。
在清华大学求真书院做分享的清华学姐们,更带着“从男生扎堆的数学竞赛班起步”“从满纸错题熬到全国竞赛冠军”“被老师劝说女生不要研究数学”的亲身经历,拉近了女孩们与顶尖学府和数理学习的距离。
此外,研学营还特别邀请来了曾参与“春蕾科技女孩”项目,如今就读于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的学姐们。交流中,女孩们不仅学到了具体的学习方法,更感同身受优秀榜样的成长经历,切身看到了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理想的可能。
(拼图)
这些榜样的力量正在改写女孩们的认知。女孩小雨(化名)说,以前总觉得未来该留在家乡,找份安稳的传统工作便好,甚至懵懂相信“女生天生学不好数学”这种刻板说法。可听完这些姐姐们的分享,她忍不住感慨:“原来女生也可以从事科技和数学研究,我们也能追求自己的数理梦。只要肯努力,无论是数学还是及其他学科,我们都一定能学好。”
从零开发AI小程序
10月22日至25日,北京腾讯总部,来自腾讯青少年学堂的教学老师们在“春蕾科技女孩青科实训科创营地”带领女孩们用四天时间挑战从零开发小程序这一看似遥不可及的任务。女孩们被分成五组,循着英语、地理、语文等兴趣方向,借助腾讯元器、腾讯元宝等AI工具,尝试开发专属教学辅助平台或智能助手。
这对她们而言,是一场实打实的“硬仗”。
AI应用、开发是初高中女生从未有过的经历。有的女孩在家乡从未接触过AI,指尖第一次落在编程界面时,满是迷茫。有的以前虽用AI查过课堂知识点,却从没想过利用AI开发小程序,更遑论四天后要在众多的嘉宾面前展示作品。
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当然紧张。可要是害怕,从一开始就输了。”来自黔江的高中女生小涵(化名)盯着屏幕上跳动的代码,语气坚定。她所在的小组要做一款能自动解析古诗词、生成文言习题的小程序“哇哇学语”。一开始,她们连保存文件都要反复问老师,急得额头冒汗。可到了第三天,她们已能围坐屏幕前讨论界面配色、优化解析功能,“UI”“导入”“Bug”“优化”等术语脱口而出,活脱脱一个专业的小型开发团队。而这组女孩的平均年龄,还不到15岁。
(拼图)
五组春蕾女孩的表现都远超预期,老师们都忍不住点赞:“孩子们上手速度比想象中快,程序的功能与架构,也远比预期丰富。”
10月26日,在北京101中学洒满阳光的玻璃房里,女孩们迎来了成品展示环节。面对专程前来的中国儿基会、腾讯基金会嘉宾以及参加2025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诺特数学奖)比赛的学生代表,在家乡连课堂发言都需鼓足勇气的女孩们,此时攥着麦克风,将小程序功能讲得条理分明。一波波掌声和来宾们的赞叹成为这段旅程最动人的注脚。那些曾觉得编程遥不可及的女孩,终于在代码的跳动中,摸到了“我能行”的底气。
(拼图)
从怯生到蜕变
六天研学营,女孩们的成长远不止指尖上的小程序。
起初在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的报告厅里,她们还把想问的话藏在心底。后来围着腾讯志愿者、清华北大的学姐,她们甚至争抢着抛出五花八门甚至“犀利刁钻”的问题。从“怕”到“敢”,蜕变藏在每一个细节里:
“原以为厉害的人都很张扬,现在才知道越厉害的人越低调。”
“以前不敢上台说话,回去后要站在全校讲台,把小程序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原来腾讯有这么多厉害的大姐姐,以后我也想在这里,做能帮到人的产品。”
“比不过别人没关系,自己比昨天进步,就够了。”
……
女孩们的改变,早被身边人看在眼里。来自米易县的带队老师田老师感慨:“在老家,孩子们平时很少接触电脑。如今她们不仅能独立开发小程序,还敢主动提问、大方展示,甚至主动邀请嘉宾扫码体验。这些变化,换作以前我根本不敢想。”每晚视频通话时,父母看着屏幕里孩子演示的小程序,语气里满是惊喜,不敢相信这是自家孩子的作品。
“真没想到我也能做出小程序!”女孩小彤难掩兴奋,“原来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敢跨出第一步。”
其实对女孩们而言,最大的收获远不止“会做小程序”。正如来自黔江县的李老师所说:“科技项目让她们触摸到产品背后的逻辑,明白研发的本质是人与人的联结。这份认知,对她们的长远发展太重要了。”
不是结束,是开始
这场北京研学之旅,早已超越“出行”的意义。
10月14日,全球妇女峰会盛大召开,同样来自米易县的“春蕾科技女孩”马星艳与李沁函,带着魔方机器人亮相“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成果展”会场,向中外嘉宾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数智赋能促进女童教育与发展领域的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效。
如今,这些参加“春蕾筑梦 数智同行”研学营的女孩们正将北京收获的星光带回黔江和米易。“我们要把在北京的故事,回去讲给同学们听。”女孩们这样说。春蕾科技女孩的故事,还将在更多女孩的成长里,续写数智赋能的崭新篇章。
此次活动是“春蕾科技女孩”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启动“春蕾科技女孩”项目新周期,深化在数字教育与科学教育领域的合作,针对科技方面有潜力的初高中春蕾女孩开展围绕前沿科技、文化自信等内容的科技营地项目制学习;面向初中阶段的春蕾女孩,实施“人工智能普惠课—Python培优课—白名单赛事课”3级课程培养体系。同时,为她们提供全国赛事活动参与、与科学家、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交流共创等机会,不断提升女孩科技素养与数字技能,引领她们在科技领域更长远的发展。2025年该项目作为优秀案例,被写入国务院《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截至2025年10月,项目新周期已覆盖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甘肃5个省(市)超过2000名春蕾女童。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