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环保没用?可这条小鱼在乎| 三代女性,行走在问题的河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做环保没用?可这条小鱼在乎| 三代女性,行走在问题的河

为什么人们总把河流比作母亲?

为什么女性天然地和环保距离更近?

从一条河开始,我们可以为未来做些什么?

1995年的9月15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落幕,那是把“妇女与环境”置入全球语境思考的全新起点。

30年后,凤凰网公益邀请三代女性环保人从北京的三条河出发,看见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向世界抛出新的疑问。

做环保没用?可这条小鱼在乎| 三代女性,行走在问题的河

从拥抱一棵树开始:

看见环保的N种可能性

行走在北京的中轴线上,皇城的砖瓦、庙宇的飞檐,都在诉说这片水土的文脉悠长,然而相比历史文化的底蕴深厚,似乎少有人看见北京城作为自然栖息地的另一面。

事实上,对于北京自然条件的优越,史书早有记载——清代《钦定日下旧闻考》中曾写道:“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在山与水的滋养下,超过5000种动植物在北京筑巢安家;由于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的迁徙通道,超过300种鸟类会在迁徙季经停北京,使这里成为仅次于巴西利亚,最适合观鸟的首都。

北京中轴线俯瞰(图源:视觉中国)

北京中轴线俯瞰(图源:视觉中国)

想感受北京城的绿意,哪里是最具“性价比”之选?沿中轴线朝北,占地680公顷的“奥森”是很多人脱口而出的答案。

“奥森”全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前身是素有"京北水乡"之称的洼里乡。经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集中改造,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总长2.7公里的龙形水系贯穿南北,流经包括森林、草甸、湿地、滩涂在内的多种生境;绿化覆盖率高达95.61%,年产氧气5208吨,年吸收二氧化碳32吨,年树木滞尘4731吨。

在奥森,“环保”有最为松弛的定义——它不要求谁多做些什么,而是以更自然的方式把自己交出去。

传统的公园倾向“干净整齐”的美学,但在奥森,“杂草”不再是被工作的对象,而变成精心维持的结果:园丁们会把割草的时间推迟到野花繁殖后,甚至会混合播撒蒲公英这类草本植物的种子。

在时间作用下,掺杂了多种植物的地被,将吸引各类昆虫鸟类,它们共同营造出更具韧性的生态系统。一旦遭遇病虫害,多样化动植物将编织一张有多重支点的保护网,降低农药用量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绿化浇灌的用水量。被鸟友们津津乐道的故事是,在奥森,连处理芦苇都是有讲究的:滩涂适宜鸻鹬等涉禽停歇,所以工作人员会在割芦苇时除去一些旱柳萌蘖,以延缓滩涂向灌丛、树林的演替进程,为更多鸟类提供休憩的角落。

割芦苇的师傅:“中间那个岛要撇出去的,上面小鸟做窝,下面鸭子做窝,舒服着呢。”(图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割芦苇的师傅:“中间那个岛要撇出去的,上面小鸟做窝,下面鸭子做窝,舒服着呢。”(图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除此之外,在奥森,所有水系都采用再生水,通过5套处理系统实现循环利用;奥海东侧的"生机岛"上,落叶无需按时清扫,它们是昆虫和刺猬过冬的居所;看似杂乱的树枝堆,实则精心设计的"本杰士堆",为黄鼬、蒙古兔提供玩乐天地……

由北京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北京飞羽”志愿者团队,每周都会组织面向公众的公益观鸟导赏(图源:北京飞羽)

由北京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北京飞羽”志愿者团队,每周都会组织面向公众的公益观鸟导赏(图源:北京飞羽)

这份自然给予不同物种的“宽容”,也在犒赏每个走进奥森的人。在这里,你可以见到观鸟的小学生、跑步的大爷和放飞练唱的白领。没有商圈广告,不必成群结队,一个人也可以有鲜活的邂逅:找鹿、看鹅、喂兔子,一站式动物园体验,在奥森就能享有。

珍·古道尔博士的那句名言,曾召唤无数行动者,加入守护自然的行列——“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在奥森,从和一只鸟对视、拥抱一棵树开始,环保的可能性也将长进每个人触手可及的日常里。它是伴着花香的河畔写生,一份昆虫成长观察报告,也是孩子问起“为什么要保留芦苇丛”时,温柔耐心的解释。

在这些细微之处,那些看似无用的行动,将汇成奔向未来的河——“为什么要环保?”总有一条小鱼会回答:我在乎。

自动播放

视频 孙惠丽 作者 李迅琦

编辑 佘韵卿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