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之力培育青年疗愈人才,2025“知心伙伴·艺术疗愈人才培育计划”开班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以艺术之力培育青年疗愈人才,2025“知心伙伴·艺术疗愈人才培育计划”开班

项目介绍

项目介绍

“知心伙伴·艺术疗愈人才培育计划” 自2024年启动以来,聚焦心理健康支持与青年人才培育,致力于培养具备艺术疗愈知识、公益素养与实务能力的青年行动者。项目以绘画、舞动、声音等媒介为载体,为个体的情绪表达与内在重建提供温柔而有效的支持路径。

项目首期共吸引来自全球近百所高校的306名青年报名,最终遴选35人,完成系统课程并深入城乡社区与机构开展54场公益疗愈工作坊,累计服务944人次。第二期共计187人报名,经遴选最终录取34名学员,来自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海内外高校,集中于艺术、心理、教育、社会学等跨学科背景的本硕博阶段高校青年。

现场合影

现场合影

第二期“知心伙伴”正式开班

2025年7月7日,“知心伙伴·艺术疗愈人才培育计划”第二期开班仪式在中央美术学院报告厅正式举行。活动由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桥爱慈善基金会理事史兆苓主持。

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桥爱慈善基金会理事 史兆苓

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桥爱慈善基金会理事 史兆苓

本次开班仪式邀请多位嘉宾出席,包括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人事处处长、艺术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黄可一,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发起人张圣平,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联席理事长、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总裁马翔宇,以及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代洁。

导师团队包括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主任、教授卢征远,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璇,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治疗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美国认证艺术治疗师宿子依。

现场共约60人参与活动,涵盖首期学员代表与第二期新入选学员。嘉宾与导师们围绕心理健康、青年成长与艺术疗愈的社会意义展开深度寄语,共同为新一届“知心伙伴”送上启程的祝福。

用行动共育疗愈人才

在众多嘉宾的祝福与期许中,“知心伙伴·艺术疗愈人才培育计划”第二期项目正式启航。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黄可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代洁、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联席理事长马翔宇代表主办三方共同上台,为本期项目揭牌启幕,象征着新一期“知心伙伴”学员正式踏上艺术疗愈与公益实践的旅程。

项目揭牌,主办三方合影

项目揭牌,主办三方合影

开班仪式伊始,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杰代表校方致辞。他表示,期待第二期项目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的青年疗愈人才,鼓励学员将所学转化为行动,在各类多元化场域中发挥价值。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也将持续支持艺术疗愈的发展与人才培育。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杨杰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杨杰

随后,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代洁代表主办方发言,向支持项目发展的专家导师们表示感谢,并热烈欢迎第二期学员的加入。她回顾了项目发起的初心,并强调艺术治疗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社会价值,并简要介绍了本期课程在艺术介入与实务训练方面的核心安排。同时,代洁也寄望新一期知心伙伴学员,能成长为兼具疗愈力与行动力的公益实践者。

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代洁

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代洁

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联席理事长马翔宇简要介绍了“知心伙伴·艺术疗愈人才培育计划”的课程核心与发展成果。马翔宇指出,心理困扰与社会压力已成为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艺术疗愈、家庭教育与人工智能等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马翔宇表示,每一位接受培育的学员都如同一颗火种,点亮自身,也能温暖他人。她期盼学员们在项目中有所成长,获得真正的幸福感,并将这份力量传递给更广阔的社会。

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联席理事长 马翔宇

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联席理事长 马翔宇

多方协力,见证成长

在本次开班仪式上,首期学员代表高琪同学分享了她在“知心伙伴·艺术疗愈人才培育计划”中的成长故事。高琪同学表示,“知心伙伴”带给她的不只是一段知识与方法的学习,更是一场触及内心的旅程。每天的课程,都是一次自我觉察与连结他人的过程,让她慢慢从对艺术疗愈的好奇,走向将其视为人生方向的坚定选择。这段经历让她学会在细碎日常中看见幸福,如今,她希望将这份感受,透过公益行动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

首期学员代表 高琪

首期学员代表 高琪

“知心伙伴”是一个关于共同成长的过程,而这段旅程中真正的引路人,是始终在背后提供专业支持与陪伴的导师团队。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主任、教授卢征远在致辞中表示,“知心伙伴”项目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它更像是一个让大家彼此靠近、共同探索的平台。在社会节奏紧凑、压力普遍的当下,卢征远期望艺术疗愈能成为一束微光、一点星火,为仍身处困境的人持续点亮前行的方向。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主任、教授 卢征远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主任、教授 卢征远

“知心伙伴·艺术疗愈人才培育计划”项目学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璇在致辞中寄语第二期学员。她指出,艺术疗愈工作者常常面临不确定与复杂情境,而真正的疗愈力量,往往发生在超越语言的瞬间。她鼓励学员全身心投入课程,不仅夯实理论基础,更要在公益实践中以行动深化理解,带着疗愈他人的初心,彼此互助互学共同成长,也不断滋养自身作为“助人者”的内在能量。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璇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璇

从热情走向方法

在探索中成为“助人者”

第二期学员代表马艺粼同学也分享了自己的初衷与期待。她提到,自己曾服务过乡村儿童和社区老人,虽充满热情,但常常在面对复杂情绪时感到方法有限、力量不足。

马艺粼同学坦言,很多时候她无法准确理解服务对象“说不出口的情绪”,也苦于没有足够的工具去回应这些真实的困境。因此,她格外珍惜此次加入“知心伙伴”的机会,并表示非常期待能与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讨论与实践,共同探索如何将艺术的创造力转化为一种真正温柔而有效的陪伴方式。

第二期学员代表 马艺粼

第二期学员代表 马艺粼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发起人张圣平在致辞中指出,艺术疗愈虽难以用量化指标衡量,却是一种具有跨学科意义的支持力量,正在心理健康支持与社会情绪修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表示,在今天的仪式上,不仅听见了来自公益领域对疗愈实践的真实期待,也看见了青年学员所展现出的行动力与同理心,这正是社会最值得信赖的青年力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发起人 张圣平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发起人 张圣平

活动最后,“知心伙伴·艺术疗愈人才培育计划”联合发起方代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致辞,感谢所有支持项目的合作伙伴,并欢迎第二期学员的加入。他指出,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关注的不断提升,艺术疗愈作为一种温和且富有创造力的非药物介入方式,正逐渐被理解与接纳。期待通过“知心伙伴”的跨界协作,为心理健康领域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行动力的青年力量。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 赵力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 赵力

聚光而行 持续耕耘心的力量

随着第二期“知心伙伴·艺术疗愈人才培育计划”的正式启动,一扇融合专业学习与公益实践的大门已向青年学员敞开,项目的发展将持续回应社会日益增长的心理支持需求。开班仪式结束后,学员们将立即进入为期多日的线下密集培训课程,后续课程将在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好好空间、八里庄社区等场域持续开展课程学习与专业体验,帮助学员深化理解、磨练能力。

“知心伙伴·艺术疗愈人才培育计划” 课程核心内容

“知心伙伴·艺术疗愈人才培育计划” 课程核心内容

期待这群青年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中不断成长,将艺术的温度转化为跨越群体与情绪障碍的桥梁,让疗愈发生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治疗研究中心、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与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作为三方联合发起单位,将持续协同发力,共同推进一套兼具专业性与可实践性的艺术疗愈人才培育体系,助力艺术疗愈在更多社会场域中生根发芽、持续发展。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