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月27日,西南石油大学普绘推普团抵达第三站凉山昭觉县悬崖村,并在昭觉县庆恒乡中心小学继续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悬崖村曾因800米悬崖藤梯闻名,2019年前,村民出行仍需攀爬藤梯。而如今,282户家庭入住县城安置房,旧址发展索道观光旅游,成为"天堑变通途"的乡村振兴样本。
悬崖村实地研学
团队成员来到悬崖村旧址沿着800米钢梯攀爬而上,整个过程,团队成员们不仅亲身体验了当年藤梯攀爬的生活场景,还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攀爬过程中,推普团成员录制了思政微课,以大学生视角讲述悬崖村旧貌换新颜的乡村振兴故事。
攀登悬崖村钢梯
团队合照
随后,团队抵达昭觉县庆恒乡中心小学。推普课堂上,团队设计了三维教学模块:从“口部操”基础训练到绕口令挑战,再到情景对话实践。课堂中,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每一个知识点的传授,都像是在他们的心田种下一颗智慧的种子。团队负责人刘妤熙发现,孩子们对形象化教学反应热烈:“我们用手势模拟声调起伏,孩子们跟着比划,音准明显提升”。随着课程的深入,孩子们的普通话发音越来越标准,他们积极举手发言,用普通话表达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趣味普通话教学环节
普通话知识讲解环节
同时,团队成员还在操场上与孩子们开展了趣味游戏。游戏结束后,7岁的吉尔金沙拉住团队负责人刘妤熙的衣角,轻声问道:“姐姐,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呀?”。刘妤熙微笑着蹲下身,温柔地回答:“我们很快就会再来的,下一次我要考一考你的普通话哦!”吉尔金沙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看着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团队成员们也愈发感受到推普活动的意义。他们知道,这些笑容背后不仅仅是孩子们对陪伴的喜爱,更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授课结束后,团队与昭觉县庆恒乡中心小学签订了推普实践基地并授牌,同时将科大讯飞语言学习软件公益账号赠予该校。签约现场,庆恒乡中心小学伍勒校长抚摸校牌感慨:“当年藤梯上下的孩子只会彝语,如今我们的学生能用普通话讲述藤梯变钢梯的故事,这就是最真实的振兴”。
团队合照
悬崖村的路在变、产业在变,但他们对发展的追求从未改变。钢梯依旧矗立,但它的意义已从生存之路蜕变为希望之桥——这既是乡村振兴的缩影,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注脚。当彝族孩子用普通话向世界发出邀请时,悬崖村的故事,正在书写崭新的篇章。未来,普绘推普团还将带着更多创意和温暖,继续奔赴推普实践的下一站!
文字|于子茹 肖贝乙
图片|吴可阳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