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3岁儿童早期发展蓝皮书项目”II期启动会暨研讨会举办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中国0~3岁儿童早期发展蓝皮书项目”II期启动会暨研讨会举办

2025年5月8日,由北京慈幼儿童福利研究中心主办,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支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提供学术指导的“中国0~3岁儿童早期发展蓝皮书项目” II期启动会暨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会议聚焦我国0~3 岁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核心关切与前沿议题,围绕我国0~3岁儿童事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与判断、国内外0~3岁儿童早期发展的理论、政策与实践研究进展、蓝皮书II期的定位、框架及专题研究的选题方向等展开讨论,并正式启动“中国0~3岁儿童早期发展蓝皮书项目” II期的研究工作。

会议以推动0~3岁儿童早期发展政策进步和实践创新为核心目标,成立蓝皮书编委会,搭建政府、学者、实务工作者等多方对话平台,探讨如何以蓝皮书为契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我国0~3岁儿童早期发展的政策和实践进展、成效及经验,开展兼具政策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助力破解我国城乡儿童发展不均衡、基层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投入不足、托育服务供需结构性矛盾等难题,从而实现推动我国0~3岁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宋文珍、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人口学会托育服务分会理事长闫宏、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秦伟、中国公益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晓新出席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儿童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人口学会托育服务分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千天计划等机构代表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共同参会。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高华俊和副院长徐珊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创始院长王振耀为会议致辞,期待更多业界人士融入到整个0~3岁儿童早期发展知识体系,与知识界形成良性互动,促成0~3儿童早期发展的事业和产业双丰收,打开我国0~3儿童早期发展的新局面。

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伍伟为会议致辞,肯定蓝皮书填补了行业空白的价值,强调蓝皮书II期将聚焦质量深化,希望专家继续贡献智慧,完善研究内容。期待蓝皮书成为0-3岁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权威指南,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和保护研究中心主任赵春霞就我国0~3岁儿童早期发展的五大基本判断及蓝皮书II期研发的初步思路进行介绍。指出蓝皮书II期将在第一本蓝皮书的基础上,延续蓝皮书的全面性,突出蓝皮书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填补行业空白,推动我国以社区为基础的0~3岁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普惠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宋文珍指出,0~3岁儿童早期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的议题,是包括早期发展,是体格、情感、社会适应、语言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要制定一揽子政策,支持家庭发展和扩大公共服务上两手抓。建议蓝皮书突破传统框架,增设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服务研究、实践研究等板块,强化家庭作用与政策系统性,推动0-3岁儿童全面发展的多维支持体系。

闫宏强调,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蓝皮书需紧扣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明确定位,具有前瞻性研究成果和社会传播及影响力。托育服务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建议增加地方托育品牌创新建设和优秀实践案例,强化相关数据支撑和国际经验分享,很好地推动托育服务行业新业态的发展,从而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秦伟建议蓝皮书强化社会协同与公众倡导,突出县域实践特色,聚焦城乡差异,纳入民间创新案例,破解普惠服务碎片化难题。强调蓝皮书需兼顾政策衔接与家庭科普,融入国际经验本土化,助力基层服务规模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分社副社长陈颖对蓝皮书编写规范及常见问题进行解析,强调蓝皮书需强化智库功能,突出实证性与政策影响力,以提升皮书权威性与社会效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一级调研员佘宇、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史毅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指出,托育服务需强化政策效果评估,破解托幼衔接、医育资源整合难题,推动0-6岁育幼服务资源统筹,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建议蓝皮书以“生存、权利、潜能”为逻辑起点,纳入国家战略表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与竞争力提升。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杜智鑫、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白钰从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的角度讨论投资0-3岁儿童早期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长效回报,提出需要关注社会公平,农村婴幼儿照护资源不足等问题。破解“儿童早期发展=早教”、“早教=认知加速”、“成本过高”等偏见与误区,引导资源向农村倾斜,助力经济转型。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研究员张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黄建从卫生健康与营养领域的实践、进展与成效展开分析,呼吁蓝皮书继续纳入健康与营养专题,增加中国婴幼儿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国际减贫案例及基层创新等内容,推动资源衔接与公众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陶沙聚焦0-3岁脑智发育研究,提出基础研究、干预转化、机制突破三大方向,特别是跨领域干预和个性化方案的重要性。

中国儿童中心早期儿童发展部副部长王瑛、中国人口学会托育服务分会副秘书长郑少文从托育机构发展的现状及挑战方面展开分析,呼吁蓝皮书聚焦家庭支持与社区服务,推动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并关注新发健康问题。强化大众传播,以实证案例提升政策落地与社会影响力。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儿童发展项目部主任问会芳、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卢苇、千天计划项目经理毛礼刚以实践经验为例,指出目前行业仍缺乏标准课程、专业人才及规模化路径等。建议蓝皮书强化县域资源整合、标准化推广和科技赋能等内容,关注偏远地区资源公平和实际需求,推动跨领域协作,保障儿童生存权、健康权与发展权。

会议最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创始院长王振耀作总结发言,指出本次会议凝聚了政社学研共识,是我国0~3岁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里程碑。未来将持续以小型座谈会、案例实地调研推动政策衔接,推动“知识-政策-行动”闭环。

中国0~3岁儿童发展蓝皮书简介

为推动0~3岁儿童早期发展的经验推广和政策倡导,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自2023年起合作开展“中国0~3岁儿童早期发展蓝皮书”项目,推动我国儿童早期发展跨领域对话与融合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4年,中国首部0~3岁儿童早期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近100位政府部门、专业技术机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地方代表参加现场发布会,18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对0~3岁儿童早期事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在蓝皮书I期的基础上,我院将于2025年4月至2026年12月开展中国0~3岁儿童早期发展蓝皮书项目II期研究课题,研发出版我国第二本《儿童蓝皮书:中国0~3岁儿童发展蓝皮书(2026)》,并举办蓝皮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发布行业进展,分享业界前沿,推动我国0~3岁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向普惠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