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乳腺癌患者原创公益综艺剧《玫瑰姐的C位秀场》启动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国内首部乳腺癌患者原创公益综艺剧《玫瑰姐的C位秀场》启动

3月29日,2025肿瘤健康管理大会暨健康中国癌症防治首席专家论坛在京召开。在论坛上,一部由乳腺癌患者自编自导自演的公益综艺剧《玫瑰姐的C位秀场》正式启动。该剧由铿锵玫瑰战友团(乳腺癌公益爱心组织)创始人、团长杜庆洁女士领衔策划创作,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马飞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乳腺科主任李艳萍教授担任项目总指导、医学顾问。公益综艺剧将于10月下旬开始展演,并配套推出线上科普专栏和患者互助,旨在通过艺术形式传递抗癌力量,打破社会对癌症的刻板印象,并推动公众对乳腺癌的科学认知。

创意初衷:真实故事的艺术表达,传递生命教育

在启动仪式上,铿锵玫瑰战友团(乳腺癌公益爱心组织)创始人、团长杜庆洁女士深情阐述了该剧的创作初衷,“我们不是在表演别人的故事,而是在讲述自己的生命。”这部舞台剧的核心理念是用艺术的语言,传递医学的力量;用舞台的光芒,照亮康复的征途。剧中所有内容均源自乳腺癌患者的真实经历,涵盖从确诊时的迷茫、治疗时的坚韧到康复后的重生,让观众在艺术感染中收获生命教育与抗癌知识。

该剧创新性地采用综艺化表现形式,融合音乐、舞蹈、戏剧等多元艺术手法,旨在打破“癌症=绝症”的刻板印象,展现癌症患者同样可以拥有精彩人生。同时,剧中融入最新的乳腺癌防治知识,如早期筛查的重要性、规范化治疗手段、心理康复支持等,使观众在感动之余,提升疾病预防意识。并在演出当天,展出由患者绘画的玫瑰系列画作,摄影展及文创作品等。

医学界鼎力支持,共筑抗癌希望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正在用勇气与爱书写生命的奇迹。这份奇迹背后,每一个“愈她力量”的绽放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仁心守护、治疗手段和突破性药物剂型创新共同凝聚的智慧结晶,而正是这些温暖而坚定的力量,让每一位姐妹都能回归家庭、拥抱未来、自在新生。

正在筹备的“炽爱·希望” 乳腺癌公益综艺剧,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的故事,更是一份献给所有在抗癌路上姐妹们的礼物——用艺术的语言,传递医学的力量;用舞台的光芒,照亮康复的征途。

每一朵玫瑰的盛放,都需要阳光的守护,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马飞教授,北京世纪坛医院李艳萍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梅志红护士长,北京协和医院沈松杰教授等国内顶尖乳腺癌专家和此项目的主创人员:执行导演崔岩、宋威;监制郑海莹;监事梁玉珍;宣传顾问黄莉娟;协调郑春莹共同登台,以“浇灌希望”的象征性仪式表达对项目的支持。未到现场的项目编剧刘贺、前期策划杨菁、艺术策展人梁启悦、剧本顾问黄厚娟共同献上祝福。

徐兵河院士表示:“这种由患者主导的艺术创作,不仅能够增强社会对乳腺癌的认知,还能促进医患沟通,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强调:“乳腺癌的治愈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新形式,让公众了解科学抗癌,也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社会意义:消除偏见,推动政策支持

《玫瑰姐的C位秀场》不仅是一部舞台剧,更是一场社会倡导行动。杜庆洁女士在论坛上呼吁:“我们希望这部剧能推动政府和社会机构增加对乳腺癌患者的支持,包括心理关怀、医疗保障、康复服务等,真正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癌症防治目标。”

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每年新增病例约42万例。尽管医学进步显著提升了生存率,但患者仍面临心理压力、社会歧视、更面临越来越多年轻患者对生育及当母亲的可望等多重挑战。该剧的推出,正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更多患者勇敢面对疾病,也让社会更加包容和理解。

未来展望:全国巡演,扩大影响力

据悉,《玫瑰姐的C位秀场》计划于2025年10月下旬开始展演,并配套推出线上科普专栏和患者互助计划。主办方希望借助“艺术+医疗+公益”的创新模式,让更多公众关注乳腺癌防治,助力患者回归社会。

正如杜庆洁女士在启动仪式上所言:“有爱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光的地方就有快乐。给予姐妹们生的希望成为我们甜蜜的负担,我选择让生命有价值就是好好活着的动力。”在医学与艺术的交汇处,《玫瑰姐的C位秀场》正书写着中国抗癌叙事的新篇章。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