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研究的对象是万事万物,但科技的出发点和依归还是人,我们研究科学技术,一方面是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好。”
12月26日,由凤凰网和安徽金种子酒业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力量年度人物盛典在安徽合肥隆圆满落幕。本次评选以“科技向善”为主题,挖掘并表彰运用科技力量积极改善社会、促进人类福祉、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个人和团队。盛典现场,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作为评委会代表致辞。
他在讲话中提到,科研工作是一个全时全域工作,从科研到产业再到产生社会效益,有一个传导周期,这使得社会上有一部分人会以“软硬”来评价科技。但在杜祥琬看来,科技没有软硬之风,过度强调科技的分别,反而会陷入盲区。他呼吁媒体和公众,不仅要关注到科技的焦点领域,也要看到没有关注的科学家。
杜祥琬表示,在现有的大环境下,虽然科研工作者也会感受到困难,但年轻的科学家仍然迎头向上,加紧攻关,“只要他们在,困难就会过去,轻舟总会越过万重山。”
以下是演讲全文:
各位来宾 科学家、工程师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杜祥琬,我代表今年的中国力量年度人物评审委员会,向大家致辞,对大家远道而来参加今天的盛典表示感谢。在这么寒冷的时候,大家还有这么高的热情,一起来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点事出点力,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作为一个老科技工作者,我想谈谈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是在今年评选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今年从年初开始,经过大家的推选和广泛征集,我们一共评审了一百多个候选项目和代表,大家逐一对这些入选项目做了探讨,其中主要的关键点,就是这些项目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不是能够经受的住检验,是不是能够在某一领域代表某种中国力量,这是关键。此外,我们也关注这些项目的代表人物,领军人物,他们在个人秉性、人格魅力上是不是能起到榜样作用。在这两方面合格的情况下,我们再比较他们所从事科研工作的成果,影响力有多大,覆盖的人群有多少,有没有国际影响力等等,这样反复的遴选甄别讨论,最后选出入围名单,交给广大网友去投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到公开公正,做到专业性和大众参与的结合,做到影响力和榜样示范作用的结合。今天他们来到现场,将一一跟大家见面,也是大家对我们工作的一个检验。
其次是我们在遴选过程中,接触那么多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后,我对中国科研事业发展的一点体会。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各行各业大家都感觉到困难,科研也不例外,科研工作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态和产业发展的影响。但是我在评审的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我觉得大家还是可以有信心的,我们的年轻科学家们很棒,在各行各业都在迎头追赶,甚至快速赶超。落后的领域我们没有自暴自弃,在加紧攻关;在领先的领域也没有放松,在进一步的扩大优势。从科研到产业再到产生社会效益,有一个传导周期,尤其是基础科研,所以大家要有信心,要相信我们的年轻科学家们,只要他们在,困难就会过去,轻舟总会越过万重山。
还有一点我特别想提。科研工作是一个全时全域的工作,无所不包。有人在研究芯片,有人在研究电池,有人在研究气候变化,有人在研究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能力。他们都是科研工作,都是在让整个人类的未来变好。我们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叫硬科技,比如芯片研究就叫硬科技。我觉得科技没有软硬之风,过度强调科技的分别,反而会陷入盲区。很多新的科技领域,在刚出现的时候,就不是那么“硬”。不同的科技领域确实有差异,有些领域得到的关注更多一些,资源更充分一些,这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大家,尤其是媒体,不能只做探照灯,只关注到那些焦点领域,过度关注不一定是好事。我们也要关注那些没被照到的地方,那些领域的科学家们可能更需要被看见。
最后,我想说,科技研究的对象是万事万物,但科技的出发点和依归还是人,我们研究科学技术,一方面是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好。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很迅速,很可能会对我们整个生产生活带来颠覆性的变化,我们国家也很重视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和规范。这只是一个例子,但是也在提醒我们,科技的发展不能脱离人。今年我们入围的候选人中,也有用人工智能帮助残疾人的团队,这就很符合我们的初衷。
朋友们,来宾们,再次感谢大家对我们评选的关注与支持,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而富有收获的下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