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中:儿童癌症患者需要的不只是治疗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李治中:儿童癌症患者需要的不只是治疗

行动,让美好发生。11月26日,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4公益盛典在京举办。来自公益界、媒体界、创意界、学术界、文艺界、企业界的代表共襄盛举,见证多个年度公益荣誉的揭晓。在当天下午的高峰论坛环节,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癌症生物学博士、科普作家李治中以《我的科学与儿童癌症公益之旅》为主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这位清华大学本科、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前美国诺华制药公司癌症新药开发部实验室负责人,是一名“六边形战士”。李治中爱好科普,个人微信公众号“菠萝因子”,读者数十万。已经出版三本畅销书《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深呼吸,菠萝解密肺癌》,荣获“2015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等多项大奖。

“作为一个科普作家,我发现很多家庭遭遇儿童癌症的时候会面临一个疾病之外的难题:误导信息满天飞。”李治中在演讲中提到,癌症并不等于绝症,儿童癌症是非常有希望治愈的,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家长的错误观念,让很多本可以治愈的孩子失去了康复机会。

2018年,李治中踏上了公益之路。当年,他与合作伙伴成立了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专攻儿童癌症方向。“我们不是告诉大家怎么去治疗,而是告诉他们在哪里能找到最好的医生,并且告诉他们不要这么焦虑,儿童癌症是有希望治好的。”

“接下来想和大家一起做三件事情:为癌症患儿提供营养支持,为不能治愈的孩子提供生命最后阶段的舒缓安宁疗护,帮助康复的癌症患儿回归社会。”李治中表示,做公益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一起,贡献出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帮助中国癌症患儿。

李治中:儿童癌症患者需要的不只是治疗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一个公益交流的机会。我叫李治中,是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的秘书长,也是一位科普作家。

我对癌症感兴趣源于一个意外事件。我读大四那年,突然得知我妈妈得了乳腺癌。当时我跟所有癌症家属一样,都很恐慌和迷茫。虽然我是在清华大学这一中国最顶尖大学学习生物学,但是对癌症依然一无所知,不知道怎么帮助我妈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促使我认真地了解癌症是怎么回事,也让我萌发了开发出更好的治疗癌症药物的想法。同时,这段亲身经历让我深切了解,癌症并不等于绝症。我妈妈现在很好,康复20年了,没有反复。我想给我妈妈写一个故事,希望用她的抗癌故事鼓励更多的人。

清华毕业以后,我去美国攻读癌症生物学博士,后来在美国制药公司担任抗癌药物研发的负责人,做了小10年。在此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现代医学对癌症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了,同时也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疗法,但普通老百姓并不知道。后来,因为一个特殊的机缘,我开始在网上科普,以“菠萝因子”为名写了很多文章。我能感受到,中国老百姓对癌症的知识是非常渴望的,这也让我感受到了科普的意义。

在做科普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一群非常特殊的孩子——儿童癌症患者。中国每年有3万~4万14岁以下的儿童被诊断为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他们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岁。

但是癌症并不等于绝症,儿童癌症是非常有希望治愈的。事实上,最常见的儿童白血病现在五年生存率已经超过90%。这里的五年生存率不是指只能活五年,而是统计到五年的时候9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还活着。因此,家长遇到儿童癌症也不要恐慌。希望大家把这一信息传递给身边有需要的人。

作为一个科普作家,我发现一个不好的现象,很多家庭遭遇儿童癌症的时候会面临一个疾病之外的难题:误导信息满天飞。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山东的故事:有个小女孩叫巧巧,很不荣幸得了囊瘤,脑部复发了。病友告诉她,脑部复发以后就等于绝症,医生也说复发了就没办法,你还是回去吧。巧巧的父母在绝望中还是遇到了一点点上天的眷顾,找到了网上的病友群。病友群告诉他们天津有一位大夫非常擅长这样的疾病治疗,可以去试一试。所以他们带着孩子去了天津。巧巧后来康复了,非常活泼开朗,跟正常孩子一样。

巧巧是幸运的。但中国还有很多像巧巧这样的孩子,结果就没那么好了。我们见到过这样的案例,明明孩子得的是一种非常可治愈的肿瘤,但因为信息不对称,因为家长长期的错误观念,说孩子得了这个病就算了,回去重新生一个更“省钱”,耽误了孩子的病情。

“向日葵”项目应运而生。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线上线下科普填补信息空白,做了中国第一个儿童肿瘤百科全书。线上,我们有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最近还上了小红书。此外我们也跟一些搜索引擎合作,希望家长在任何地方搜索都可以看到我们。线下,我们做了将近20本书,已经发了5万多册,送达全国100多个公益合作点,包括相关的儿童肿瘤科室。书也好、绘本也好,能够为家长和孩子接纳,看到以后觉得有帮助,就是最让我们高兴的事情。我们不是告诉大家怎么去治疗,而是告诉他们在哪里能找到最好的医生,并且告诉他们不要这么焦虑,儿童肿瘤是可以治好的。

我们团队其实规模很小,全职员工只有4名,还有一些兼职伙伴,之所以能够做这么多事情真的是得益于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努力。我们的第一批志愿者来自全球最顶尖的医院、研究所和医药企业,除此之外,还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加入。公益就像一块磁铁,把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吸在一起。

当然,最最重要的一群志愿者其实是康复的孩子和家长。我讲一个故事。彭飞出生在山西,1岁的时候得了一种罕见的肿瘤叫作肝母细胞瘤。现在已经康复并且当了爸爸,当时他来到直播间的时候给了很多人鼓励。肝母细胞瘤是罕见的肿瘤,那场直播可能是我们所有科普直播中流量最小的,但我们不在乎,因为有需要的家长会看到。过了一个多月,我到福建出差遇到了一个很小的孩子得了肝母细胞瘤。孩子妈妈说,真的非常感谢我们做了彭飞的分享,因为她的孩子就处在彭飞当年的状态,看了直播她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感觉自己的孩子是可以康复的。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公益链接和能量链接。

最后几分钟,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接下来想做的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肿瘤患儿的营养支持。我们经常认为,对于肿瘤患儿来说,治好肿瘤就够了,但其实不是。图中就是一位白血病治愈的孩子,即使不再复发,但是因为缺乏营养,孩子未来也会面临大量的副作用。我们战胜了癌细胞,但没有治愈这个孩子。我们希望能够改变这样的情况。在座嘉宾很多都在营养方面有自己的专长,我特别希望和大家一起做这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是舒缓安宁疗护。这是我们两年前开始探索的。对于那些无法治愈的孩子,我们希望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给予关心。当疾病无法治愈的时候,很多医院就说对不起,我们没有办法帮助你了,回到家的话非常疼痛,我们真的是见过几个孩子在家是疼死的。我们应该做一些事情。两年前,我们开始和几家医院合作建立家庭式的“拾光小屋”病房,让这些孩子在人生最后的时光感受到温暖。我们在这些病房给孩子提供志愿者服务,陪着他们唱歌跳舞;我们会把从来没有坐过飞机,没有见过海的孩子带到海边,满足他们人生最后的愿望。

最让我们感动的就是,这些孩子离开人世以后,他们的父母还愿意回来帮助更多的人。孩子康复以后回来做公益是一种大爱,但孩子离开以后也回来参与公益是更大的爱,这也是激励我们前行的重要原因。

最后一件事是帮助康复的孩子回归社会。孩子战胜肿瘤只是第一步,如何回归社会需要我们一起努力。我刚才说过了,很多儿童癌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中国有上百万罹患癌症康复的孩子。但这些孩子回到社会以后面对着很多困难,会受到很多歧视。就像前一段时间热搜上出现的白血病孩子,明明已经战胜肿瘤,但是幼儿园、小学都不收,因为怕担责任,觉得这个孩子都活不了了还有什么必要读书?他们不知道这些孩子完全能够康复,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

我们从2018年就开始每年给这些康复的孩子拍写真,一直拍到他们长大。一方面,让大家看到患癌孩子是可以康复的,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另一方面也给家长一些信心。除了拍照以外,我们还要帮助孩子解决心理上的一些问题。最近我们在和一些合作伙伴帮助孩子参加户外运动。这些合作伙伴有不少是户外运动公司,他们老板说我也想参与公益。我建议他们开发专业服务,给到这些康复的孩子,让他们聚在一起参加户外运动重展信心。家长告诉我们,有些孩子已经三进三出ICU,家里上厕所都必须家长陪,已经毫无信心了。但孩子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因为周围同伴和大家的鼓励,那天走了5公里,回去以后整个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我们都感觉非常振奋。

“专业点燃希望”,做公益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一起,贡献出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我们的梦想是,不管孩子有没有生病,不管生命有多长,每一天都是孩子最好的一天。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