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应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节本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应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节本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行动让美好发生,11月26日,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4公益盛典在京举办。来自公益界、媒体界、创意界、学术界、文艺界、企业界的代表共襄盛举,见证多个年度公益荣誉的揭晓。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公益项目获评“年度十大公益项目”。

“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主要是依托村集体,面向小农户组建合作社”,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产业发展部负责人冯忠德介绍道。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社会化服务,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农民联合与带动机制,并为培育农业新动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较于传统的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在组织上有效防止资产流失、农机设备上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在机制方面延长项目生命力……除此之外,此项目在技术创新方面应用广泛,致力于“有好农机、有好机手、有好机制”,让农机真正“跑”起来;在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性方面,以更加环保、更加安全、更可持续为考虑,保护环境的同时为农户带来可持续性效益。

行动者联盟2024公益盛典评选由凤凰网主办,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爱德基金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提供联合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长江商学院、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红十字国际学院提供学术支持。

张杰音乐梦想教室: 通过音乐辅助教育 助力学子享受多元教育

以下为采访实录:

凤凰网:相比其他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

冯忠德:1、从组织上,盘活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管理农机装备固定资产,防止资产流失。

2、从农机装备上,充实了农机装备水平,完善了服务功能,建立和发展服务理念;选型配型上,整合行业专业意见和当地需求,补充农业生产短板和弱项环节装备;新型农机具的应用推广,引导逐步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扩大服务项目,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高质量发展。

3、从运营上,形成“村管、社营、民受益”模式,通过村集体管理资产、合作社运营方式,防止资产闲置。通过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服务队伍建设和专业培训,形成专业的本土服务队伍,以农机、农具为支点,撬动农资、农机、农技,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减损提质、防灾减灾、降本增收。

4、从受益上,激发了小农户的积极性和参与感,机手通过培训获得就业机会;小农户通过使用新型农机具、集约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合作社通过对外服务获得受益。

5、机制上,对困难农户提供公益性农机服务。直接受益农户一方面享受农机服务折扣优惠,另一方面获得年利润分配后,鼓励社员分红资金再次量化入股,从而不断扩大服务组织运营规模,调动小农户依靠自身增收致富,提高其积极性。从而带动全链条,延长项目生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凤凰网:项目如何评估和监测服务的效果?有哪些量化的指标或成果?

冯忠德:1、农机手的数量、接受服务的小农户数量,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面积。

2、降低成本:测算运用农机服务前后,单位面积农作物投入的劳动成本变化情况。比如10亩柑橘,人工植保作业需要2人各劳作8小时,使用无人机植保服务仅需1人1小时即可完成。

3、服务增收:组织农机服务队伍对当地产业开展社会化服务,开拓产业增收外的服务增收。

凤凰网: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在技术创新方面有哪些应用?这些技术如何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冯忠德:通过援助农机让农户有“好工具”,探讨多元化的服务机制、培育专业的本土服务队伍,让项目“有好农机、有好机手、有好机制”,让农机真正“跑”起来。

1、援助现代化的农机装备:为乡村引入新型的、智能的、适用的现代化农机装备,让小农户能享受到农业现代化带来的红利,感受新型生产方式对农业的助力。

2、引入多元服务机制:社会化服务以农机服务为基点,撬动当地农资、农机、农艺以及劳务服务,促进社会化服务多元发展,促进各板块明确分工和专业化“种好地”。

3、培训本土专业队伍:围绕“农机操作、农机管理、农机安全、农机服务”开展在地培训和外出学习,通过“以证促考、以考促学”,提升管理的专业性;通过“考察交流”,走出去开阔眼界,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本土服务队伍。

凤凰网:项目在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性方面有哪些考虑和措施?

冯忠德:1、更环保:现代农机装备具备精准作业和多环节一体化的特性,精准作业促进播种、施肥、植保、浇灌等环节的节能减损、提质,特别是植保和施肥环节,通过精准定位,一方面减少投入品浪费,另一方面降低投入品对环境破坏(如土壤板结、水体污染等)。

2、更安全:新农机可远距离遥控操作,避免了作业人员暴露于农药、灰尘中,降低农业生产中的危害。

3、更轻松:新型的农机装备,让农业更轻松,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4、更可持续:

①经济效益方面,持续降本增收:集中提供农机服务,规模化操作,提高机械利用率;机械化降低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成本;机械化促进农业生产精细化,节约生产投入品;农机服务减少单位面积作业时间成本、抢收季节人力投入和灾害损失。

②质量效益方面,提高生产标准化程度和农机操作水平:通过项目实施,提高生产标准化程度和农产品质量;规模化管理产前、产中、产后,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机操作专业化和认知转变,增强农机的认识和安全意识;转变生产方式和种植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③可持续性效益方面,节本增效农户受益,项目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农民享受先进农机和技术带来的便利,并从中获得了知识和资源;农机服务带来的红利,促进农民农业种植宜机化改造;农机服务引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随着农机服务的成型,可衍生出农业各环节的服务队伍,促进解决“无人种地、种不好地”的问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