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逐梦公益。由珠海航展公司、凤凰网主办,中国航天基金会公益支持的2024航天公益盛典三大奖项入围名单于11月1日正式发布。“光谱行动计划”公益项目入围2024航天公益盛典“航天公益榜样项目”。
本次评选自去年8月25日正式启动,截至今年10月25日,以自荐和专家推荐的报名方式,累计接收数十份报名资料。经组委会筛选、审议,最终确定14个入围者。评委会将从创新性、专业性、影响力、公信力、持续性五个维度出发,评选出2024航天公益盛典的三大奖项——航天公益引领人物、航天公益榜样项目、航天公益杰出企业,并在11月13日举办的线下颁奖礼上揭晓,致敬在航天公益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个人与群体,助力航天精神传承与航天强国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因多种原因,尚有部分长期致力于航天公益事业的个人与团队未能参与本次盛典评选,但这不妨碍组委会对他们的卓越贡献表示最高的敬意和认可。
以下公示内容,引自入围方提报的材料:
一、候选者简介
“光谱行动计划”是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的,面向中西部地区儿童策划实施的系列科普公益项目。该项目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赠支持,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联合中国航天基金会共同实施,并以航天为主题助力乡村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项目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和四川省绵竹市两地开展,通过提供线上航天课程和举办“水火箭”设计、制作和赛事活动,期待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航天知识,培养学生设计、制作、改进的工程思维,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并引发社会、学校、家长对儿童科学素养培养的进一步关注,共同创设区域内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截止到2023年12月,该项目累计投入公益资金247万,46所项目学校约2.2万名学生因项目实施而直接受益。
创新性:
1.把握国家政策导向,找准社会力量助推科学教育发展的切入点。
“光谱行动计划”涉及议题与当下政府政策关联性大,是在准确把握《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政策文本意涵的前提下设计和实施的;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
2.关注受益群体实际需求,发挥捐赠人自主性,打造有效的公益项目。
项目设计之初便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走访,与绵竹和湟中两地科学教研员、部分学校校长和一线科学教师代表进行沟通,充分、全面了解地方科学教育的发展情况、现实困境和对航天科普类活动的实际需求内容。同时,腾讯基金会和腾讯公益平台采用一种全民共创的公益交互机制推出“一花一梦想”活动,让每一名爱心网友都可通过用小红花助力公益梦想,该模式下,小红花捐赠者更多关注社会议题,参与项目的策划,自主性得以发挥。
3.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合作网络,充分发挥公益机构专业优势。
项目凝聚了腾讯基金会、桂馨基金会、航天基金会和兴华科学教育研究院这样的专业社会组织,调动了一线科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了地方教育部门的重视程度。这种由多元主体合作,共同致力于问题的根本解决的公益模式实现了群策群力、优势互补和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从而大大提升了项目的社会效果。
专业性:
“光谱行动计划”项目执行期间,腾讯基金会、桂馨基金会、航天基金会联合各方专业力量进行内容策划与设计,将“光谱行动计划”分为三大板块:一是“仰望星辰”航天科普课程,由航天基金会研发,以航天科普知识、航天发展历史和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为主要内容,是“光谱行动计划”的开篇;二是航天创想作品征集与评选活动,借助锚图这一可视化的表达方式,帮助师生加深对航天科普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并通过航天主题锚图作品创作呈现学习成效;三是“飞向太空·水火箭”设计与制作活动,以桂林兴华科学教育研究院研发的项目式实验活动为依托,指导学生以“水火箭”为主题进行设计、制作和发射比拼,并开展校园赛和县域赛活动。
影响力及公信力:
2009年以来,桂馨基金会持续专注儿童科学教育发展,凝聚了一批科学教育和科技创新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基于专业团队研发和设计了针对中国中西部地区乡村小学儿童科学教育的“桂馨科学课”,并孵化出科学教师系列培训、小科学家实验室、科学夏令营等一系列优质公益项目。截至2023年底,桂馨科学课项目已覆盖区域8省42县,惠及师生346.4万人次。这一系列培训、活动的开展,有力促进了包括四川和青海在内的多个地区科学骨干教师群体的成长。
同时,“光谱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强了社会各界对中西部地区小学科学教育和儿童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视,开辟了一条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发展科学教育的路径。
持续性:
“光谱行动计划”通过广泛动员并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科研院所工作者、一线科学教育专家名师、中西部教育行政部门和乡村学校的积极性,通过系统、持续性地探索,逐步形成一套适合中西部地区乡村儿童科学素养发展的活动模式,助推中西部地区科学教育发展,进而引发全社会对于航天事业及儿童科学素养培养的关注。项目执行过程中,桂馨基金会制定了统一的项目方案,课程内容、活动安排和资助模式均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便于在不同地区同时推广开来。同时,项目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体项目规划的大框架下,灵活制定校内具体方案,包括课程开展频次、形式、场所、参与年级等。
项目效果:
“光谱行动计划”公益项目选择航天作为活动主题,通过极具趣味性、研究性和观赏性的多元航天科普课程和科学工程实践活动,让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18所学校和四川省绵竹市28所学校,约22,000名小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航天知识,培养设计、制作、改进的工程思维,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传播航天文化、弘扬航天精神,并引发家长、学校、县域、社会对儿童科学素养培养和航天科普工作的进一步关注,共同创设区域内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
二、主要事迹
2022年8月至10月,项目相关方联合项目地关键人员共同设计项目活动方案;
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项目学校陆续组织3-6年级师生观看学习航天科普线上课程;
2023年3月至4月,师生共同参与了锚图主题培训和航天锚图作品创作与评比活动;
2023年4月至6月,培训项目学校教师学习“水火箭”的设计与制作,接着“水火箭”课程和校园赛在项目学校同期开展;
2023年6月8日和6月13日,水火箭区域赛先后分别在绵竹市和湟中区举办,标志着为期近一年的“光谱行动计划”在46所项目学校顺利实施完毕;
2023年8月,《光谱行动计划》纪录片发布,项目实施情况及成效面向公众进行展示;
2023年8月,项目执行期间,桂馨基金会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北京民乐社会组织能力促进中心评估人员,对项目进行了持续跟进和评估,并发布项目评估报告;
2023年8月,“光谱行动计划”项目(第二期)实施学校名单公示,经过前期申请及审核,基金会选出39个学校及2个区域计划实施该项目;
2023年99公益日期间,“光谱行动计划”项目(第二期)参与网络筹款;
2023年11月-12月,“光谱行动计划”项目(第二期)启动实施,8152册科普图书和144箱船舶模型,陆续发往了青海、四川、湖南、云南、贵州、甘肃等中西部地区72所乡村学校。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