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让美好发生。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4公益盛典四大奖项入围名单于10月30日正式揭晓,送长江鲟回家项目入围年度公益项目。“最具人气奖”网络投票自即日起至11月10日18:00,在“凤凰网公益频道”官方微信开启。
本届公益盛典以“跨界、互信、可持续”为主题,寻找和表彰那些在公益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行动者,评选自8月20日正式启动,通过组织机构、个人自荐和专家推荐团推荐的报名方式,组委会共计收到726份报名资料,围绕创新性、专业性、持续性、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等几大维度评出入围者。他们将接受网友监督,票选产生年度最具人气类奖项,并由行动者联盟公益盛典评委会评分产生年度十大公益人物/项目/创意/企业,于11月26日北京举办的颁奖典礼上正式揭晓。
本次颁奖典礼还将颁发“乡村振兴行动奖”“公益友好城市推动者”与“组委会联合推荐大奖”。
行动者联盟2024公益盛典评选由凤凰网主办,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爱德基金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提供联合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长江商学院、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红十字国际学院提供学术支持。
以下公示内容,引自入围方提报的材料:
一、关注的公益领域:
动物保护
二、项目简介:
项目愿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零碳长江发起缘由:长江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我国特有物种,仅在长江流域有发现,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典型代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2010年升级其为极危级(CR)。从2019年5月起,阿拉善SEE重庆项目中心发起“送长江鲟回家项目”项目。
项目目标:以长江鲟为长江上游旗舰物种,通过政府、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公众的广泛参与,探索重建/修复长江鲟野生种群,促进长江中上游水生态保护为目标,在科学研究、栖息地保护、公众传播、政策倡导等四方面,推动长江大保护工作。资金规模:2019年至今,累计投入超过394万元。
项目亮点:
科学研究:从2019年至2024年,共计开展3次长江鲟增殖放流活动,放流长江鲟456尾长江鲟,10尾长江鲟持续跟踪监测,以及开展长江重庆段长江鲟适宜生境区域识别及其特征研究的科研调查;
2、栖息地保护:支持1支守护长江鲟家园协助巡护志愿者队伍,巡护队已开展水域巡护10万公里,救护20余尾长江鲟及其他若干长江珍稀特有鱼类;
3、公众传播:走进19所学校,为1500名师生、嘉陵江渡轮200多名游客等带来“送长江鲟回家公众环境教育”课程,并向来自全国的100余所学校及自然教育机构发放“送长江鲟回家”工具包、研发绘制中国首部长江鲟绘本-《鲟宝历险记》、15场长江骑行活动、15场长江鲟轮渡课程活动,对有志于保护长江鲟等上游特有鱼类的社会力量予以支持;
4、政策倡导:与政府协力,依托志愿者队伍开展《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社区宣传,扩大影响力,共同促进长江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2024年,联合重庆休闲垂钓协会建立长江上游第一个公益放流站——重庆公益放流站,积极影响长江上游公众,倡导科学放流!
三、主要事迹:
1、长江鲟放流
(1)2024年3月27日,公益放流站迎来了建成后的第一个增殖放流活动,九龙坡区增殖放流15万尾长江珍稀鱼类,各级领导和近百名学生参观学习公益放流站。
(2)2024年6月6日,位于九龙坡区渔秋浩码头的重庆市公益放流站正式开业。当天,共放流了国家一级保护鱼类长江鲟、二级保护鱼类胭脂鱼以及长江重庆流域特有的珍稀鱼类共计30余万尾。
2、长江鲟公众传播
(1)本项目于2023年7月在一奥天地商场内开展送长江鲟回家公益展1次,4次线下活动吸引近千人参加,持续两个月的展览,吸引上万人观展。7月31日执行“看得见的影响力|少年公益领袖营”长江鲟定向越野活动,来自诺亚财富和哈罗礼德近30位家庭参与其中,为送长江鲟回家项目筹款1万元。12月,在照母山森林公园完成3场长江鲟环保定向活动,在汽博商圈一奥天地商场完成4场,共计82组家庭参与其中。
(2)2023年7-12月印刷《守护长江鲟》绘本10000册。用于日常活动发放(4000册)、学校捐赠(3000册)、亲子家庭志愿者所在班级开展主题班会(1700册)等。期间至少助力10000名青少年获得长江鲟科普支持。
(3)2023年12月,开展长江沙龙活动,邀请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张春霖开展《为长江鱼儿搭‘产房’》主题分享,现场50组亲子家庭参与了本次活动!
(4)2024年4-5月,“我的食物不是垃圾”长江鲟栖息地生态保护公益课堂走进4所学校6个班级,共计开展3个主题课程18堂课堂互动,总计参与学生人数729人。
自2019年至今,本项目已直接投入资金394万余元,项目的资金来源表现出一定的多元化程度。这些资金被用于长江鲟的科学研究、监测巡护、公众科普和社区参与等多个方面。此外,项目还得到了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爱心企业等在内的多个组织和个人的支持和资助。其中约60%的资金来源于新华公益以及每年的腾讯99公益日公众筹款,其资金类型为定向捐赠,重庆中心根据腾讯公益平台的要求,定期更新新项目执行进展及财务支出情况,以便公众及捐赠人及时了解项目执行情况。
30%的资金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企业家会员会费捐赠,其资金类型为非定向捐赠。10%的资金来源为企业直捐,其资金类型为定向捐赠。资金来源的可持续直接决定了本项目的可持续运转。
项目效果:
1. 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提升:通过“长江沙龙”“送长江鲟回家公众环教课程”“轮渡课堂”等科普讲堂和专家研讨会,项目向社会传递了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5年的时间里有近10万名公众通过公众活动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本项目中,未来还将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加入保护长江鲟及其他生态系统的队伍。通过对以长江鲟为旗舰物种的物种保护工作,辐射到长江上游其他珍稀特有鱼类、湿地鸟类以及沿岸动植物和整个流域栖息地的保护。通过多参与方的共同协力,扩大公众参与度,提升城市生态形象,打造生态文明城市。
2. 助力退捕渔民转产专业:项目通过资助民间巡护队伍,助力10余名退补渔民转产专业,由捕鱼人变护鱼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深入贯彻长江大保护方针,并成为示范点,取得良好的社会口碑。
3. 公益放流站科学放流可持续运营:在建立起长江上游首个公益放流站后,吸纳更多公众成为志愿者,为公众进行科学放流科普,并开发公益放流包,让公众通过捐赠就可以参与长江鲟放流,同时也为长江鲟保护募集更多的社会善款,让该项目良好地可持续发展。通过公众参与保护行动,培养公众科学素养和志愿服务意识,提升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行动能力。通过持续多年的长江鲟生境调查、增殖放流、巡护和公众科普倡导等举措,长江鲟种群已经在长江上游重庆段部分片区初具规模!
2024年6月16日重庆发布新闻报道:西南大学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检测团队在重庆云阳汤溪河连续4天监测到曾一度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5尾,从幼年、亚成年到成年的规格都有。这说明长江鲟在汤溪河云阳段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有形成种群的趋势。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