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柔术第一人苗婕:除了冠军奖牌,还想让儿子看看我被打的视频|她势界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中国女子柔术第一人苗婕:除了冠军奖牌,还想让儿子看看我被打的视频|她势界

自动播放

中国女子柔术第一人、世界格斗冠军、杭州亚运会银牌获得者……今年37岁的苗婕有很多身份,也打破过一些记录。

生活中,她经历了升学、结婚、生子,而后离异独自抚养儿子花生,如今重组家庭。因为父母过度管教和疏于沟通,苗婕的童年过得并不快乐,她和花生的亲子关系如何?

六一儿童节前,凤凰网公益在上海对话苗婕和花生母子俩。苗婕说,有了花生后,她一直想跟自己的父母证明“到底什么才是好的教育”,更懂得表达的重要性,坚持给予花生陪伴与支撑。她也想通过自己在赛场的表现,用行动教育孩子:“我不可能一直是常胜将军,我也不只有光辉的一面。”

10岁的花生好像早早明白了这个道理,在他的心里,苗婕一直是他的“超人妈妈”,“即使有一天妈妈打不动了,她也可以是一名优秀的柔术教练。”

杭州亚运会柔术-女子-52公斤级亚军苗婕和儿子花生

杭州亚运会柔术-女子-52公斤级亚军苗婕和儿子花生

三次转折

30岁之前,苗婕对自己的评价是顺从,直到2009年,自幼学习柔道的她经过启蒙教练推荐接触了巴西柔术。当时在国内还没有真正的女子柔术选手,苗婕进步很快,并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

从小在体校专业的培养模式下长大,根据父母的要求按部就班地生活,进入柔术俱乐部后,她感受到了一种不受圈养的自由,为了专心练习柔术,苗婕辞去了中科院一份在实验室有编制的工作。但在当时柔术项目太过小众,三年后她还是决定听从家人意见,回到正确的“人生时区”,与相识四个月的对象步入婚姻,换了一份更加稳定的工作,并生下儿子花生。

苗婕和儿子生活照

苗婕和儿子生活照

但她并不习惯这样的生活,走出狭窄的格子间挥汗如雨的赛场才是她内心真正的向往;儿子出生后,夫妻关系也因为各种观念上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冷淡……终于在2016年,苗婕下定决心离婚,重返战场恢复训练,一边带学生教课。只是这一次,她不再是孤军奋战,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竞技赛场,都会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为他的妈妈欢呼呐喊。

母子二人相依为命,首要的问题就是“没有收入”,最困难的时候,苗婕的微信钱包里只剩60块钱。微薄的教学课时费并不能支持二人的开销,于是30岁的苗婕选择走上综合格斗的赛场。

柔术强调通过地面技术,如关节技和绞技,来降服对手,而综合格斗则讲究技巧的多样性和综合性,选手需要精通各种打击和地面技术,以适应比赛中的各种情况。首次应战,苗婕被打得鼻青脸肿,“上午打比赛,下午就坐火车回家照顾孩子了,吃了一口河南烩面,嘴巴都是辣的。”她笑着对镜头道出这些过往。

苗婕参赛画面

苗婕参赛画面

有人说,孩子是母亲的铠甲也是软肋,这句话在苗婕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进入而立之年,她学会的第一课就是“叛逆”,用她自己的话说“就好像身上有铁臂铜骨,不管挨了多少刀,我都能站起来,我就是要证明给你看,我能走出不一样的人生。”

从柔道转向柔术,再从柔术踏入综合格斗,两次转项让苗婕懂得了热爱的力量,看到了奋斗的终点。而第三次则是顺时而动,为荣誉出发。2022年,中国柔术国家队组队备战杭州亚运会,苗婕以35岁的高龄被招入队。这是花生出生以来,苗婕与他分离最久的一次。

苗婕日常训练

苗婕日常训练

决赛那天,花生也来到了现场。回想那场比赛的细节,虽有遗憾,可花生一声声清楚的“妈妈加油”,足以让她继续鼓起勇气,打到打不动的那天为止。

苗婕获得杭州亚运会银牌后和花生合影

苗婕获得杭州亚运会银牌后和花生合影

两种童年

“我觉得我的童年是不快乐的。”出生于普通的工薪家庭,苗婕成长环境是典型的三口之家。

在她看来,30岁前的顺从,来自于父母过于保守的教育,“我父母说一我不敢做二,如果和男孩子有交流。我回家就是一顿毒打”。一年级时,有位男同学打电话到苗婕家问功课,父亲理解不了更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直接揍了女儿。这顿打苗婕记忆犹新,以至于后来更不愿意表达内心的想法,作为体育生她并不喜欢穿裙子,但父母认为这才是女孩儿的样子,可穿出去的裙子若是有钩破弄脏,等待她的又一通打骂。

有了花生后,她一直想跟自己的父母证明“到底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如果自己有做错的地方,她会立马跟孩子道歉。工作日下午三点,苗婕通常会从拳馆出发开40分钟的车接花生放学,再把他接回拳馆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除了柔术,苗婕并没有让课外补习占满花生的课外时间表,虽然在单亲家庭中长大,花生得到的爱并没有丝毫欠缺。常常等不到周末,花生的时间就被“约满”,有时是作为队友的陪练,有时是被拳馆其他孩子的家长带出去玩。

苗婕和儿子生活照

苗婕和儿子生活照

花生两三岁的时候,苗婕就带着他流转于一场又一场比赛,组委会和主办方也会给这对母子尽可能多的优待。她说“想成为儿子心中闪闪发光的妈妈”,但她又不希望儿子只看得到她赢的一面。第一次综合格斗赛失败后,她笑呵呵地下台,说要把这个视频留着以后给儿子看。她想告诉孩子,人生难免遇到绝境,但是如果真的有一线的生机,我们还是可以走出“笼子”继续生活。

苗婕比赛画面 图片来源:新华社

苗婕比赛画面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今年5月20日,苗婕收到了花生亲自画的一张卡片,正面写着“5月20日情人节快乐”,背面是一件柔术道服和红色爱心,配文“送给我的好妈妈”。另外,她也在格斗、拼杀的过程中再次遇到了可以相伴一生的人,并于今年再婚。

私下里,她评价自己“刚”多于“柔”,这份柔不仅给了自己的孩子,也给了很多她教过的学生,他们会在没课的时候特地跑来看她,也会守在电视机前等着她的回归赛开场,并在她获胜时大声炫耀“还是我苗妈妈厉害。”

苗婕520和儿子合影

苗婕520和儿子合影

一个可能

今年5月10日,在YFU优德终极格斗中哈对抗赛中,她以1分38秒的成绩TKO哈萨克斯坦选手安东尼娜,这也是她两年来第一次回归综合格斗赛场。

实际上,时隔两年的胜利,并非看起来那么容易。“那场比赛其实我很紧张,下来的时候一直是抖的。”但她必须要赢,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她的孩子们。

苗婕和孩子们

苗婕和孩子们

对于赢得渴望,也同样发生在杭州亚运会现场,苗婕以36岁的年纪,与一位位年轻后辈贴身肉搏。主教练吴承达曾评价“苗婕这一路走来是我们运动队中最难的,她能坚持到今天,肯定有自己的梦想,还有自己的信仰。”

苗婕参与杭州第19届亚运会

苗婕参与杭州第19届亚运会

37岁,苗婕必须直面的现实是:这已经不是运动员的最佳年纪,还会对胜利有那么深的执念吗?

对于这个疑问,苗婕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没有人付出后不想得到收获,但她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失败后气馁。坚持到现在,她更想创造一种可能——往自己的方向去冲,无论这个方向是否会撞得头破血流。

亚运会结束后,很多曾经离开柔术的职业选手再次回归。她也想通过自己走过的路让更多新时代的女性不停尝试发扬特色、展现魅力,开拓自己不一样的路。“如果我38岁还在继续打,40岁还在继续打,那是不是创造了运动员的一个历史,对吧?”她笑着说道。

花生在杭州亚运会现场为苗婕加油

花生在杭州亚运会现场为苗婕加油

在冷冰冰的八角笼中,这位女战士表现得果断、凶猛。对手和生活的重击曾让她满身伤痕,可一路走来,她还是觉得生活中的美好多于困窘。很多问题,无非就是“先吃馒头还是先吃汉堡。”

在她的心中,继续往前走,一切都会有解。

撰文/王诗佳 编辑/佘韵卿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