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是青年人的“电子榨菜”吗?|凤凰网公益五四观察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音乐节是青年人的“电子榨菜”吗?|凤凰网公益五四观察

近年来,音乐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兴起,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人的文化新宠。它不仅是音乐的展示,更是年轻人追求个性、表达自我、享受生活的舞台。五四青年节之际,凤凰网公益频道发布了一项调查,针对青年人参与音乐节动机、观看习惯,探讨音乐节在当代青年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青年人为什么喜欢扎堆音乐节?

在凤凰网公益此次调研中,受访者男女比例为3:7,主要集中在21至30岁这一年龄段,占比达到61.54%。其中47.86%的受访者表示去过音乐节。

在问及一年会观看几次音乐节时,82.14%的受访者选择1-2次,17.86%的受访者选择3-5次,而没有受访者选择5次以上。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3月20日发布的《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发展简报 》(以下称《简报》)显示,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739.94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9.30%,达历史新高。

按照不含农村演出和娱乐场所演出标准统计,2023年全国演出场次达44.06万场,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23.55%;票房收入502.32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50.65%;观演人数17113.64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83.01%。

此外,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表示,“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去年文旅消费新潮流。旅游景点、商业空间、城市街区探索“演出+”,并实现“破圈”效应,更多以演艺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形成高效闭环,以新模式、新场景带动新消费。

民谣最受青睐 超半成受访者看音乐节为解压

在1970年上映的纪录片电影《伍德斯托克》(Woodstock: 3 Days of Peace & Music)中,记录了1969年8月15日至18日在美国纽约州贝瑟尔举办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这场音乐节是20世纪最著名、最具有标志性的音乐活动之一,它不仅代表了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也成为了和平、爱与音乐的象征。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和纪录片共同传达了一种理想主义精神,强调了音乐在促进社会变革和团结人们方面的力量。它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影响了无数音乐人和音乐节的举办,该片也获得了1971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而另一部记录1967年蒙特雷国际流行音乐节的纪录片《蒙特雷流行音乐节》(Monterey Pop),通过音乐家的采访和现场表演,展示了音乐节对60年代青年文化的影响,以及它如何成为反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它是摇滚乐历史上最重要的音乐节之一,标志着摇滚乐从地下文化走向主流社会的重要转折点。

50多年过去,青年人奔赴音乐节的原因是否有所改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喜欢的音乐节类型方面,民谣音乐以64.1%的比例位居榜首,其次是流行(61.54%)和摇滚(56.41%)。嘻哈和国风音乐也有一定的受众,分别占比20.51%和22.22%。

关于参与音乐节的动机,68.38%的受访者表示,有喜欢的嘉宾是他们参与音乐节的重要原因。这表明,音乐节不仅是音乐的展示,更是粉丝与偶像互动的平台。其次,58.12%的受访者认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音乐节为青年人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空间。

学者吴少峰曾通过个案研究、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法对乐迷在迷笛音乐节体验中所获得的感受进行意义解读。她发现对乐迷参与者来说,音乐节的体验让乐迷参与者感受到这是个沉醉和分享的“乌托邦”,承载了参与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虽然这个结构之外的“乌托邦”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的乌托邦,而是一种对世俗的抗争。它也许并未实现,可是却由年轻人在世俗之外的节日片刻,通过自我实践中去创造。

从反抗主流文化到施展个性,音乐节的意义在青年人的心中也发生了嬗变。随着国内音乐节近二十年的探索与壮大,音乐节也为我们对“节日性”活动文化创新与持续的思考也带来充分观察视角。

因此,如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坚守文化传统又符合时代精神,使音乐节不陷入“快餐化”的困境,并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纳入考量标准中,将成为新的思考课题。

参考:

吴少峰.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

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规模达739.94亿元.新京报,2024.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