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之名,让珍稀被珍惜”: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 开启自然写作与社会倡导新模式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以诗之名,让珍稀被珍惜”: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 开启自然写作与社会倡导新模式

行动,让美好发生。11月26日,走进第八年的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3公益盛典在京举办。在当晚的颁奖典礼上,“以诗之名,让珍稀被珍惜”获评年度十大公益创意。

“以诗之名,让珍稀被珍惜”: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 开启自然写作与社会倡导新模式

CM公益传播创意合伙人刘明杰作为领奖人代表出席颁奖典礼现场,并接受凤凰网公益专访。他表示,“以诗之名,让珍稀被珍惜”的发起就是想解决公众对珍稀物种的认知与关注不足的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需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将“自然是人类征服与利用的对象”切换到“与人自然共生”的关系认知上。

行动者联盟2023公益盛典评选由凤凰网主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爱德基金会、中国航天基金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提供联合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长江商学院、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红十字国际学院提供学术支持,凤凰新闻客户端提供指定资讯平台支持。

以下为专访实录:

凤凰网:让珍稀物种在诗人笔下成为诗歌,让人们在读诗中认识珍稀物种。是如何想到讲诗歌与公益相结合的?产生了哪些影响力?

刘明杰:在发起“以诗之名,让珍稀被珍惜”项目之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上「CM公益传播」在2022年做了两项行动,一是选择“虎”这一堪称“生态系统健康和完整”晴雨表的旗舰物种,在全球老虎日发起“帮老虎·占山头”为主题的公益传播行动,通过H5互动科普小游戏、微博话题倡议、线下户外大屏和机场屏幕公益广告投放等多种传播创意和手段,让公众了解“虎”的致危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保护措施,让老虎有吃有住有对象,从关心老虎到关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二是在10月底携手快手公益等多方发起了“与自然共未来:珍稀物种联名挑战”的行动,动员快手站内用户挑战10秒种说出不少于8种的珍稀物种,并线上线下多渠道投放公益广告,引发更多人认识更多珍稀物种。

发起这些行动都源于一个发现:我国2021年更新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有980种和8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有455种和40类,很多人对这些珍稀物种陌生而无感,了解与认识、增强关注,才能更好的提升保护意识和行动。“以诗之名,让珍稀被珍惜”的发起就是想解决公众对珍稀物种的认知与关注不足的问题。

之所以和诗歌结合有三个考虑:第一,自然有诗意是很普遍的共识,很多人都会觉得自然有大美,有诗情画意,自然额这份诗意离不开每个鲜活的具体物种,以此来看,每个物种就是一首诗,这也就有了“以珍稀物种名称作为诗歌名进行诗歌创作” 的核心创意;第二,从圈层来考虑,这不仅是公益与文学圈的单次跨界联合,也有可能影响一批创作者将此作为创作方向的选项,从而源源不断产生作品,持续影响更多读者;第三,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从传播角度来看,它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载体,不仅可以独立流传,也具有应用延展性,例如成为艺术展、诗歌音乐会、诗歌音乐剧、科普诗集、文创品,乃至与商品进行结合等等,这些都是让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走进公众生活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本项目动员了几十个相关机构和个人参与共创和支持,涉及国家官方机构与协会、社交媒体平台、知名国有控股企业、知名民营企业、国际环保机构、全国性海洋保护协会、公益传播智库平台、财经媒体、公益媒体等共计30余家组织、明星艺人6位、著名诗人22位;共征集到近3000首诗歌,300余位诗人及诗歌爱好者参与创作,近2000块室商场内外大屏和屏幕投放公益广告,全国多个城市的商城举办诗歌展;红山动物园除了诗歌展外,也举办诗歌沙龙、诗歌朗诵音乐会并向通过外语直播向海外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方式;微博话题4800多万的阅读量。为预算一向缺乏的公益传播(营销)行动探索了一种可行的实践经验。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与文学创作跨界结合,开启自然写作与社会倡导的新模式。

凤凰网: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念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物种,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但对于公众而言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从你的角度,针对社会以及公众分别有哪些呼吁和建议?

刘明杰:在我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物种,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需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怎么把“自然是人类征服与利用的对象”切换到“与人自然共生”的关系认知上。珍稀物种的处境越艰难,证明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越糟糕,人类不可能在一个糟糕的生态系统独善其身的。但是每个人的注意力和关注视野是有限的,怎么让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走进公众的生活视野是很重要,一旦意识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以及开始关注怎么保护,开始对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任何不良行为说不的时候,那么问题就会有转机,从历史来看,任何问题之所以得到解决大体都是因为人们开始关注,并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后开始行动。就公众端来看,越多人关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就会有越多资源的倾斜与投入,也会在公共领域得到更多的讨论,这是问题解决的关键。至于社会层面,我觉得各方都可以找到参与这一议题的方式,可以选择单个或多个物种发起相关的创意行动,联合更多相关方一起参与,“以诗之名,让珍稀被珍惜”就是一个践行“跨界联动,多方共创”的行动,每一个参与方都对项目的落地有所贡献,一方的力量很有限,但是更多方参与,每一方做一点,社会影响力就有可能做起来。

凤凰网:接下来项目还有哪些新计划?

刘明杰:接下来项目有两块主要工作,一是推动今年征集到的部分优秀诗歌集结出版,做成一本科普诗歌集,在书籍的装帧设计上也尽可能做一些创新;二是筹备2024年的项目迭代升级和执行落地工作,希望有更多诗人、诗歌爱好者和文学爱好者参与创作。「CM公益传播」践行“跨界联动·多方共创」的理念,所以也希望动员到更多合作方的参与,例如有更多的企业、创意、艺术相关机构和个人能参与到诗歌应用场景的创作与执行中,让公众更方便接触到这些自然诗意,也能更有触动,让他们既能得到诗意的治愈,也能关注、支持甚至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中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