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弓:冰川消融已不可避免 但仍需大家积极应对来为地球争取未来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张强弓:冰川消融已不可避免 但仍需大家积极应对来为地球争取未来

“冰川减少和冰川灾害的发生已经不可避免,我们要用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需要政府的政策推动,学术界的积极研究,工业界的技术产品和公众的支持等多方行动,共同为地球家园争取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11月26日,由凤凰网主办的行动者联盟2023公益盛典在京举办。在下午的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张强弓以“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冰川”为主题发表演讲,呼吁各方进一步关注并参与冰川保护行动,守护地球家园。

张强弓:冰川消融已不可避免 但仍需大家积极应对来为地球争取未来

冰川,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大家都知道冰川是什么,但是大部分人对冰川的认识只停留在自然景观层面,并不了解它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存的影响巨大。实际上,冰川是全球最大的淡水资源库,70%的淡水都储存在冰川中。同时,冰川在反映地球气候环境变化,调节地球表面接收太阳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人类近百年快速工业化进程,冰川正在快速消融,并出现很多新的变化。张强弓将冰川的这种变化总结为奥林匹克运动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张强弓依据研究数据预测,到本世纪末,除了天山,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等一些极高山区外,亚洲其它地区的冰川都将慢慢走向消亡。全世界冰川也都在呈现这种争先恐后缩减的趋势。

面对冰川快速消融缩退,张强弓也介绍了当下保护冰川“减少支出、增加收入”的方法,要减少融化,就需要给冰川隔热保冷,想要增加补给,就需要给冰川增雪。这两种方法在国内外都有实验,人们在通过给冰川盖上被子和人工增雪的方式留住冰川。不过这些方法要影响喜马拉雅这种1.45万平方公里的大冰川是不现实的。要向留住冰川,必须依赖于全球气温的稳定,甚至是下降。

同时,张强弓坦言,目前气温变化和由此导致的冰川退缩就好像启动的巨型机器,一旦启动会有很强的“惯性”,假设气温不再上升,未来几十年冰川退缩也不会停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保护冰川似乎是一场注定失败行动,一些小型的冰川在可见的未来注定会消亡。

“尽管如此,保护冰川的工作仍要继续,它显示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雄心。” 张强弓认为,更积极的应对、更多科技的加持、更多人贡献力量,才能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人类共同受益。

以下为张强弓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想与大家探讨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冰川?”,我是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张强弓,在青藏高原地区从事冰川和气候环境变化方面研究。

这张照片拍摄于2005年,这是我在读研究生时第一次到达青藏高原格拉丹东冰川区,这是长江的源头!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寒冷,遥远!

一、冰川是地球家园的“多功能家电”

冰川大多在南北极和高山区,距离我们生活的区域非常遥远。我们常常把地球比作家园,在这个家中,冰川其实与我们的关系很密切也很重要:冰川是全球最大的淡水资源库,70%的淡水都储存在冰川中,所以冰川是我们家里的“饮水机”;冰川的面积变化可以直观的让我们感受温度的变化,像一个气候指示面板,所以冰川还是一个“温度计”;冰川还能记录地球气候环境变化的,比如南极的冰芯让我们了解到过去百万年来地球的温度和温室气体的变化,所以冰川还是一个家园环境“记录仪”;冰川可以调节地球表面接收太阳能量的多少,所以冰川又像是“空调”。而且更重要的是,冰川非常壮美,我们形容冰川是一件“颜值高、用途多、功能强”的家电,一点不过分。

二、冰川是气候变化的哨兵,全球变暖冰先知,冰川的新变化

刚刚过去的夏天是我们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夏天。近几天北京已经很冷了,但我们依然要注意北京今年入冬比常年偏晚近一周。现在我们常常把冰川变化和极端事件联系起来,认为是冰川退缩导致了致命高温、极度干旱、暴雨洪涝等等。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冰川退缩和极端气候事件都是气候变暖的结果。冰川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哨兵,全球变暖冰先知。冰川会率先对变暖做出响应,所以冰川变化其实是极端气候事件的先兆。如今,冰川正在以全新的变化预警未来气候更大的变化。冰川就好像是参加竞技的运动员,变得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最近几年对全世界的冰川研究,全球近5年平均每年损失的冰雪比之前多31%,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中也明确提出“1985年以来冰川加速消融”。一个例子是,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物质平衡和末端退缩距离在去年连创记录!冰川还在更高海拔处消融,我们研究冰川有一个“平衡线”的概念,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虚拟线,在平衡线以上,冰川接收的降雪更多,而融化很少,因此是净累积,平衡线以下正好相反,会出现冰川量的减少。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我们发现冰川的“平衡线”也在向更高海拔攀升。来自《中国科学》杂志的研究显示,1979到2014年间, 亚洲高山区年平均温度升高了1.26℃, 对应的冰川平衡线平均升高210米。更惊人的是在中排放情景下,预计到本世纪末,冰川平衡性平均高度将会升高至5821米,以这个高度来计算,除了天山,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等一些极高山区外,亚洲高山区冰川的发育条件都将消失。也就是说除了为数不多的极高山区,其他地区的冰川都将慢慢走向消亡。冰川的消融还变的更强更剧烈,这是2016年西藏阿里地区阿汝冰川的卫星监测图片,大家可以看到大量的冰体发生了快速涌动,这就是冰崩,冰川在快速向前奔跑了8km后涌入了阿汝错湖,掀起了10m高的湖啸。更让人震惊的是,仅仅2个月后,这个区域又发生一次冰崩,真是“旧伤未愈添新伤”。除了这些,冰川的消融还变的“更团结”,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冰川在退缩这个趋势上达成了高度的统一,似乎在争先恐后的缩减。今年最新的一项研究对除南北极冰盖外全球21500条冰川变化做了预测,到本世纪末,49%-83%的冰川将会消失,也就是说,最保守的估计至少一半的冰川会消失。

三、保护冰川的方法和意义

面对冰川这种快速退缩的情况,我们能保护冰川么?保护冰川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减少支出,增加收入。想要减少融化,那就需要给冰川隔热保冷,想要增加补给,那就需要给冰川增雪。这两种方法在国内外都有先锋的实验开展。比如在瑞士的罗纳冰川,人们尝试给冰川盖上白布,来减少太阳辐射,我国科学家也在四川达古冰川尝试用土工布和更先进的材料给冰川盖被子以减缓消融。给冰川盖被子这种方法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达古冰川的实验证明盖被子的区域可以在夏季让冰川多存留多达1m厚的冰量,但盖被子的范围还是很有限的。在甘肃、新疆和西藏等地区,我们还通过人工增雪让冰川区得到更多补充,这种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比盖被子的范围要更大一些。但如果我们放眼整个冰川区域,中国是冰川大国,拥有全世界中低纬度数量和面积最多的山地冰川,冰川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大概相当于3个北京市的面积。用盖被子和增雪的方式去保护我们的高山冰川显然是不现实的。要想留住冰川,我们还必须依赖于全球气温的稳定甚至是下降。这里还有一个更让人悲观的事实,目前的气温变化和由此导致的冰川退缩就好像启动的巨型机器,一旦启动会有很强的“惯性”,假设气温不再上升,未来几十年冰川退缩也不会停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保护冰川似乎是一场注定失败行动。全球80%的冰川都是小于一平方公里的冰川,未来我国的很多小冰川,也会走向这种趋势。如此而言保护冰川是不是徒劳的行动呢?这里,我想借用一下生物保护的概念,大家都很熟悉和喜爱熊猫,熊猫外形醒目,非常讨人喜爱,又有象征意义,而且濒临危险性非常高,所以熊猫被公认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我们熟知的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就采用了熊猫作为标志。类比熊猫的这些特征,冰川在气候变暖世界中同样具备这些特征,是一个气候变暖世界中的“旗舰种”,虽然目前一些保护冰川的举措范围效果有限,但保护冰川恰恰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标志性行动,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旗帜。

四、不止于保护冰川,还要积极应对气候风险

我们今天谈论保护冰川,保护地球,这些更多还是从守护的角度来讲的。正像我刚刚提到的,冰川和气候正在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变化,我们已经越来越多的听到见到甚至亲身感受到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我们看到天气预报说近期要降温,就知道要提前添加衣服。未来,冰川减少导致的灾害会越来越多的发生,目前已经有研究和尝试在山区制造“冰塔”和修建“冰水库”,储存冬水用来减缓春天干旱时农业对水的大量需求,我们也建立了冰湖的监测预警系统,让下游提前预知灾害和降低灾损。这样的应对实践比被动的等待和维持保护更积极有效。面对冰川退缩和气候变化,过去我们谈认识,达成了共识,今天我们更要谈应对,付诸行动。我们需要更多科技的加持,发展保护和应对技术,我们需要更多的力量,政府的决策推动,学术界的研究发现,企业的技术产品革新和公众的行为选择等多方力量,同时我们还要更加的乐观,我们清晰的知道未来雪冰的减少和气温的持续上升,更多更惊人“坏事情”会不可避免的发生,用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认识和应对未来出现的风险。今年刚刚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提到“每一度增温都会对冰川造成影响”,也就是说温度升高多少,冰川就会成比例的消融多少。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减缓升温也可以减少冰川的消融。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正式通过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气候行动正是这17个目标中重要的一个,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很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始参与到气候行动和实践之中,大家微小的行为改变都会成为决定气候未来走势的力量。气候行动人人都可以贡献力量,而气候行动目标的实现也将为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争取到一个更好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最后,我想向大家说,保护冰川和这件事本身所代表的气候行动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冰川虽然遥不可及,但保护冰川却触手可及。我们需要们团结行动、积极应对、共同受益!谢谢大家!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