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上线新功能:“安静模式”。在iOS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通过“微信”-“我”-“设置”-“关怀模式”-“安静模式”,就能开启。之后,微信在消息通知、音视频通话、视频号内容播放等所有场景下,都不会再发出声音。
你一定好奇,这个功能是为谁准备的?
为了那些听不见声音的人。
安静模式,服务听障群体
健听人可能认为声音是如此的平常易得,但却忽略了听障人士们并不具备这样一种身体能力,而他们也一样使用手机、使用微信。
“当我们深入各地调研了100多名聋人,他们最主要的感受是害怕声音外放,害怕别人听到他们用手机时发出的声音。而聋人多数时候会忘了手机声音已经打开;他们也无从得知,那个被误调节到最高的音量柱,发出的声音有多大。”微信开发团队说。
现在,“安静模式”可以为听障人士自如地使用手机创造更好的环境。“安静模式”下,一切无声,如果你需要临时开启声音,也可以点击手机“+”音量,微信将开始播放声音,直至你离开微信,或重新将音量调至最低。
微信新功能“安静模式”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们身边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当万物回归安静,我们才能听见他们的声音。
消除误解,聋人并非聋“哑”人
健听人无时无刻不在依赖着听觉生活,听觉除了保障口语交流顺利进行,还让我们可以辨别声音方位、获取关键信息。而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9亿人出现残疾性听力损失,相当于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听力残疾患者达2780万人。
听力残疾属于感官障碍中最为隐形的障碍,没有人能根据外形、动作等外在的表象来做出对方是“听力残疾”的判断。一个健听人站在听障人士对面,完全看不出来彼此有什么不同。“听”和“声音”一样,无法精准描述。
佩戴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
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曾指出,由于残障特征不明显,听障人群缺乏关注,信息无障碍基础设施缺失。他们难有高效交流、学习提升的机会和通道,工作、学习的“天花板”尤为明显。
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可能无法学习语言,进而造成语言障碍。年轻人的听力障碍导致工作遇到困难,失业率提升,有时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研究显示,出现老年性耳聋的老年人,更容易产生孤独感。
此外,我们常常会将听障人士称为“聋哑人”,这其实是不准确的表述。在医学概念中,“哑”代表“言语障碍”,意思是发音器官有残疾,而听障人士只是听力障碍,没有发音器官上的问题。
但是因为听不见或听不清,他们无法经由“听”来矫正自己的吐字发音,一开口说话,旁人听起来要么像婴幼儿学语,要么像老外说中国话,要么像嘴里含着东西……这种现象被专业的语言训练康复老师称之为病理腔调,是听障人士特有的腔调。
这种腔调如果社会大众不了解,就会对听障人士产生很多误会。比如误以为大舌头、故意搞怪,甚至智商有问题。
一位特校的老师曾说:“不要以为现在特校的听障孩子只能打手语,其实特校的听障孩子们都能说话。”但是他们害怕自己的声音被别人嘲笑,对外界更习惯使用手语交流。
并肩携手,听见他们的声音
王丽娟是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也是爱乐融聆听计划专项基金发起人,爱乐融聆听计划的帮扶重点是在助力听障儿童的全面康复和发展,包括有人工耳蜗、助听器的资助和维护,还有康复教育、融合教育的资助,这些都可以直接减轻听障儿童家庭经济负担,让孩子们有机会可以抓紧在语言发展黄金期接受有效的训练。
王丽娟表示,听障儿童开始接受干预的年龄越小,就会得到越好的康复效果,所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三早原则,是让他们回归有声世界的重要途径。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也汇集在一起帮助听障儿童找回声音,唤醒孩子们的小耳朵。
爱乐融聆听计划康复训练指导
听障人士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创造力、创新力乃至影响力并不亚于正常人。孔氏珐琅技师团队80%为听障人士,由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来的珐琅首饰和腕表,在国际上曾赢得多次荣誉,在国内也颇受珠宝人瞩目。
孔氏珐琅于2007年成立,成立初期,创始人孔令俊心中便有雇佣残障人士的想法。孔令俊了解到其他国家有很多残疾人在从事一些高端制造工作,而反观国内,残疾人投入到高附加值的制造领域是非常少见的。这种极大的落差,让孔令俊心里再次坚定了创业初衷——要雇佣残疾人,从事黄金首饰的高端制造。
据了解,孔氏珐琅听障员工大部分以创造性工作为主,大学生占比达95%左右。“我们这里面都是创作者,不是重复一些简单的劳动性工作,他们更多的是在创造一种艺术、一件高级首饰。”孔令俊说。
孔氏珐琅听障技师们的工作现场
听障人士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说明着,他们同样能为残疾人事业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中国首位听障语言学博士郑璇2岁便因病坠入无声世界,6岁就读普通小学,高中遇到“恩师”,本科和硕士就读武汉大学,博士入读复旦大学,师从中国第一个手语语言学家龚群虎教授。
毕业之后,郑璇义无反顾投身特殊群体教育,2009年,郑璇进入重庆师范大学执教,自此就长期奋斗在聋人高等教育一线,成为享誉特教圈、手语圈的听障学者和学生心目中的励志榜样“知心姐姐”。
郑璇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全身心投入于国家通用手语事业,持续深耕聋教育,帮助无数听障人士建立自信、融入社会,也帮助更多的健听人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
郑璇(左二)与学生们
图源: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
2020年12月,谭婷成为全国近2700万听障群体中,唯一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听障人士。正式迈入职业律师行业,谭婷始终将为听障群体和失语者发声作为自己身上的一份责任,她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线上和线下来律所寻求咨询的听障人士提供咨询,以及在空余时间进行普法讲座。
谭婷和她的团队曾帮助一位长期遭受丈夫家暴的听障姑娘成功办理离婚,开始新生活。“看到我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用手语普法,让更多的听障人士知法守法并懂得保护自己,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谭婷说。
工作中的谭婷
图源:腾讯网
听力障碍是每位听障人士生命中非本意留下的遗憾,不应再被歧视、误解,成为自我实现道路上的阻碍。相信在这个越来越好的时代,每一位听障者都可以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梦想。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