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星:当下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能够主动的选择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赵晓星:当下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能够主动的选择

“我们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能有一个自我选择的权力。”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赵晓星16年前进入敦煌研究院,一直从事敦煌石窟与敦煌文献研究,并已出版多本敦煌文化相关专著。

4月8日,她势界·凤凰网2023女性影响力大赏在上海举行。赵晓星在参加《她关注·女性生活的多元表达》圆桌论坛时表示,一说到“坚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艰苦”,但她觉得她所从事的工作,不仅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也为她带来了很多乐趣。赵晓星在做莫高窟第361窟研究时,整个研究过程虽然长达七年,但每一天、每一步的研究都像“破案”一样,既有挑战性又有成就感。

坚守在大漠的赵晓星不仅自己将热情投入进工作,还将自己的热爱传递给了孩子,将孩子们慢慢变成了敦煌文化的爱好者。在她看来,家庭和工作,不可能实现“平衡”,但是她用顺其自然地用“爱”衔接了工作和家庭。“我特别爱我的工作,我也特别爱我的孩子们,不管做哪件事,我都特别投入,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们也被我感染了。”

敦煌是世界四大文明交汇地,境内史前文化、边塞文化、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堪称华夏文明的地理坐标。

赵晓星介绍,敦煌壁画中的女性形象非常丰富,上自王后贵妇,下至平民百姓,有印度故事人物,也有敦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女性。这些人物中,有正面的形象,也有负面的形象。在敦煌壁画中,还有大量反映女性生活的画面,比如结婚、求子、养育儿女。在婚礼图中还出现大量“男拜女不拜”的现象,即新郎匍匐在地,下跪叩头;新娘站立一旁,双手敛于胸前。这是中古时期敦煌盛行的入夫婚,婚礼多在女家举行,新娘在自己家中,所以无行礼的规定。而新郎身在女家,面对岳父岳母,所以新郎是行礼的重点,须行重礼。但是入夫婚不是入赘婚,只是在女方家成礼并生活一段时间的一种形式,最后夫妻还是回到夫家。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敦煌壁画上的女性不管是秀骨清相、还是丰满圆润,每个时代的敦煌女性都展现出自信与美的一面。比如莫高窟第285窟北壁最西端的西魏女子头梳惊鹄髻,身着袿衣,有襳髾假饰,其形状上宽下窄,如燕尾形,层层饰于衣裙两侧,行走起来,华袿飞扬,飘飘若仙。莫高窟第130窟初唐的都督夫人,头梳峨髻,头饰角梳、鲜花、宝钿,身穿碧衫红裙,展现了大唐气象。

此外,敦煌壁画中的女性供养人,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在一个洞窟当中,她们往往与家族的男性分立两侧。此外,敦煌也有被认为是女性作为窟主开凿的洞窟。敦煌在五代时期(后周显德六年959)还曾出现过女人社,这是一种女性互助组织,赵晓星称其为“世界上最早的妇联”。

通过研究敦煌壁画,赵晓星发现当今人们对一千多年前女性地位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发现一个家族开窟的时候,女性和男性的地位是相平等的。”

她势界·凤凰网2023女性影响力大赏活动由凤凰网主办,指定移动资讯平台凤凰新闻客户端,长江商学院、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提供联合支持,首席合作伙伴欧拉汽车,特别支持欧莱雅中国,媒体支持中国妇女报,微博、哔哩哔哩联合推广。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