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民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对儿童福利与儿童保护领域2022年十大进展及2023年发展趋势进行发布。回顾总结2022年,我国儿童事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国家政策法规为框架,在福利、医疗、教育、保护等多个方面均取得突出进展。展望2023年,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和儿童福利体系协同发展进入关键阶段。随着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儿童福利与儿童保护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法制化、专业化将继续成为2023年两大发展主题。
人口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中央和地方积极完善生育政策支持体系
2022年,国务院建立起优化生育政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发布文件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大兴安岭地区、陕西汉中市、湖南长沙市等多地,纷纷出台三孩生育津贴。
孤儿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津贴稳步提升,35.1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
2022年,北京市、天津市、宁夏自治区等省份,纷纷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艾滋病感染儿童纳入了价格补贴保障范围。浙江、山东、广东等七个省份出台了省级指导标准进一步提升孤儿的养育标准。
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国家层面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指导
2022年,全国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率达到81.1%,听力障碍筛查率达到94%。国家卫健委公布功能性出生缺陷救助项目省级项目管理单位和实施单位名单,编写出生缺陷疾病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家庭教育首次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轨道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4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家庭教育五年规划,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学前教育资金投入与幼儿园数量达历史新高,多地推进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提高普惠水平
2022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9.5万所,较上年增长76.8%。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总数超过350万人,专科以上的园长及专任教师数量达308万。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份出台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特殊教育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为牵引促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2022年,我国30万以上人口的县区均设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共有在校生9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54.1万人 ;特殊教育专任教师达到6.9万人。上海、山东、江西等八个省份上调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
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进程加快,多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2022年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江西省、上海市、天津市等7个省市修订省级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多地搭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智慧平台,未保工作迈向智能化和信息化
重庆市、吉林省和浙江省先后启用省级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智慧平台。深圳市、扬州市、徐州市等多地均上线市级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数字平台,主要功能包括资讯共享、普法宣传、服务预约和强制报告提交。
儿童友好城市标准快速推进,中央导则和地方专项方案集中出台
2022年,深圳市出台《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是我国首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地方标准;重庆市出台今年我国首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省级专项方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成为首份全国性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
社会力量多维度参与儿童关爱保护模式在探索中丰富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强调社区与社会组织、志愿者资源联动,合力开展未成年人关爱、服务。腾讯集团、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等通过不同方式助力儿童事业。
展望2023年,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和儿童福利体系协同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法制化、专业化将继续成为2023年两大发展主题。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速健全完善
2023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将纵深推进,发挥儿童主任本土化优势,以儿童之家为阵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多样化的关爱服务。
儿童福利机构转型持续深入,提供儿童优质服务
近年来,全国儿童福利机构一体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2023年,各地儿童福利机构优化转型将持续推进,重点围绕开门办院的理念,依托福利机构成立特殊学校、康复医院等机构,并面向社会上有需求的儿童提供服务。
儿童社会工作专业化挑战机遇并存,搭建工作标准和职业体系将成突破口
我们看到,过去一年,河北大名县、山西闻喜县、陕西渭南市等地开展专家培训督导,海南琼海市成立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基地。2023年,政府和社会组织将围绕家庭监护监督、监测评估、家庭教育制定标准和指南,提升儿童工作者专业能力。此外,搭建儿童社会工作者的职业体系也将成为重点内容。
特殊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随班就读与教师队伍建设仍是重点方向
特殊教育方面,过去一年,山东、陕西、天津等省份提出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不低于97%,其中山东省提出2025年全面普及15年免费特殊教育。2023年,随班就读与教师队伍建设将是特殊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
社会力量将成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重要主体
我们看到了社会组极参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的优秀代表,例如龙湖公益基金会、深圳市青睐青少年发展中心、成都责仁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中心等。2023年,社会力量将继续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中发挥做出重要贡献,融合全社会资源建设儿童友好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