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要工作将近40年,你会选择什么类型的工作?目前又置身于哪个阶段?是择业起跑线的20+?还是扎根立业落脚点的30+?或是奔跑在创业路上的40+?亦或是积跬步以至乐业千里的60+?
12月13日,职场纪实类节目《乐业中国2022》上映,由BOSS直聘、SMG纪录片中心、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出品,以工作为锚点,用年龄为轴线,创作周期长达一年,凝练“起跑线”“落脚点”“在路上”“志千里”为主题的四集故事,记录了不同年龄段的中国劳动者——职校学生、陶瓷创业者、野生动物保护者、陪诊员、卡车司机与卡嫂、试飞员、语言康复师和指挥家的职业态度和选择,不仅扩宽了大众对各类职业的认知和理解,更展现了中国崛起背后的平凡力量。
热爱与梦想:奋力起跑的20+闪光青年
“在深圳这个人才济济的城市,我的起跑线没有优势,只能在别人‘摸鱼’的时候一点点向前追”,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19岁学生王星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卷王”——目标明确,走路疾驰,风风火火;成绩优异,奖学金拿到手软……不久前还作为队长带领团队获得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为求职简历上增添了强有力的一笔。在大众固有印象里,“职校毕业生”并非是能拥有光明前途的一个群体。而王星星的成长轨迹不止是当代青年的一个缩影,更是654万职校青年的奋斗日常。
另一位“爱玩泥巴的青年”廖崇阳与“快节奏青年”王星星恰好相反,他选择成为一名“景漂”青年,揣着仅剩的六千块钱开启做瓷之路,从最开始摆摊的不景气,到边卖冰粉边推介售卖自己的作品,灵活就业锤炼他的生活,却也守护着最纯真质朴的梦想,在看似避世的慢生活里,努力追逐远方。
20+的他们从小镇出发,却不遗余力为实现梦想拼命奔跑,在各行各业留下了青春独有的记忆和光芒。
笃定与善心:不破不立的30+从业人
古人常说三十而立。在第二集《落脚点》里,记录了30+的陪诊员牛森森的一天——帮病人挂号、问诊、取药、缴费、取结果、接送患者就医等,天没亮出门,天黑才到家,日复一日皆是如此。他“立”在了上海,从一名操作工,到考取本科学历成为了主管,再到放弃“体面”工作加入到陪诊员行列,一共用了19年。从起跑线出发,牛森森在三十出头找到了自己的落脚点——以时间换生命,做一名生命摆渡人。
而正在奔赴30岁的博士初雯雯则离开北京,“立”在了家乡新疆,成立动物保护协会,奔走于大自然,与可爱的动物们“混”在一起,提交了专属于她的三十岁答案。 他们在三十岁的落脚点,不仅是上海和新疆两座城市,更是心中的那份不可磨灭的“善”念,是对病人的细微照料和共情,以及对动物的善待和坚守。
责任与远方:“升级打怪”的40+工作者
对于40+来说,他们的“乐业”背后,更多的则是沉甸甸的国与家。
曾有航空专家说:“试飞员,都是用特殊材料打造的人。”孙康宁就是这样一个在空中挑战极限的工作者,危险系数不言而喻。他的职责就是用一次次的化险为夷为新式机型趟出蓝天坦途,大国重器的背后,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身影前赴后继。
而在陆地上不断前行的“英雄”,还有我国3500万的卡车司机群体,唐继军曹海燕夫妇就是其中的一份子。一年340天奔波在路上,用车轮丈量祖国960万平方公里河山,无法经常归家陪伴孩子却成了最难解的命题。即便如此,他们依然选择在路上,互相陪伴,用积极乐观的态度为小家和社会构筑更美好的生活,也让每一次与孩子的团聚都有了别样珍贵的含义。
“虽然片名是‘乐业’,但同样也把普通人的生活压力和困难表达了出来。就像片中主人公所说的,每个人每份工作其实都不容易,‘乐业’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乐业中国2022》导演秦博说。
勇气与传承:积跬步以至千里的60+乐业人
“人类最伟大的赞歌源自勇气,是在时间快到的那一刻前,拼命奔跑的勇气。”乐业故事讲述人奚美娟说道。
第四集《至千里》,踏入60+,聚焦择一事从一生的乐业人。17年间,600多名听障儿童在语言康复师赵小平的帮助下开口说话,进入普通学校学习。他用行动和心血向社会证明:聋童不哑。“我想让更多的孩子走出无声世界,能多活一天,就多帮助一个孩子。”赵小平说。
作为新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93岁的郑小瑛依然在为音乐事业的传承忙碌着,如今她过上了不一样的“90后”生活:91岁,在抖音开设“郑小瑛工作室”;92岁,指挥演出第77场《土楼回响》;93岁,厦门市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正式注册。“音乐来自人民,大众需要音乐。既然社会还需要,那就是命令,我还能动弹,还能做,我没有理由拒绝工作。“人生已到尾声,还能这样工作,我很幸福。”郑小瑛说。
他们害怕时间过得太快,于是拼命与时间赛跑,从未萌生退意,决赛冲刺,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这是属于60+独有的勇气与魅力。
用记录聚焦就业 以乐业致敬平凡
快节奏的时代裹挟着大众的注意力,思考本真的时间被压缩。《乐业中国2022》秉承记录的真谛,从细微入手,用最真实的镜头探讨就业这一民生大事,涵盖职业教育、灵活就业、人才流动、新兴职业等多方面,了解中国劳动者在大时代下的人生选择,探讨不同人生阶段对于工作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共情不易、开解焦虑、重拾勇气。
四期节目分别邀请了4位故事讲述人——20+的翟子路、30+的柳岩、40+的邹市明、60+的奚美娟,他们分别代表四个年龄阶段的“乐业人”,输出对不同职业的理解与体悟,以期鼓励更多人。而故事里的8位主人公也正是千千万万个大众的真实写照,立足于各行各业,为美好生活而努力,为国家发展而拼搏。
出品人BOSS直聘CEO赵鹏表示:“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者,我发现,招聘时,很多人觉得代表一个人工作价值的就是履历表。我希望纪录片让大家看到‘工作履历表’背后,关于人的秉性比如正直、勤奋、上进、自我驱动等。这些品质是把一件事做透、做出成就感的本源。”
此外,《乐业中国2022》还选定了由唐恬作词、歌手毛不易演唱的《无名的人》作为片尾曲,希望在当下社会,为公众传达一份豁达且宽和的职业价值导向:每一个职业都值得尊重,每一份工作都有其值得的瞬间,每一位努力生活的工作者都值得歌颂。
我们正迈入一个新纪元,每一种存在都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注解,也正是无数个坚定、温暖且怀揣希望的乐业者们,才汇集成当下一个更值得生活的社会。向每一个美好的存在致敬,也祝愿每一种平凡的力量都能收获自己的乐业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