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2公益盛典12月15日线上举办,来自公益界、学术界、创意界、媒体界、文艺界和企业界的大咖精英共襄盛举,见证多个年度奖项揭晓。
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获得乡村振兴行动奖(机构类)。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吕宾在接受凤凰网公益采访时表示,对乡村的原住民来说,乡村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对城市里的人,乡村的一种乌托邦想象是来自乡村多元和丰富的文化。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战略乡村振兴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振兴,想要文化振兴起来,必须得有人传承下去。
本次活动由凤凰网主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爱德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提供联合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长江商学院、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凤凰新闻客户端提供指定资讯平台支持。
以下为采访实录。
凤凰网公益:“乡村之眼”成立的背景和初衷是怎么样的?
吕宾:2000年,数码影像刚开始进入市场,影视人类学家、云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净老师(现为“乡村之眼”理事会成员)发起了“把摄像机交给村民”的活动,开启了国内乡村影像的实践行动。在这个理念的支持下,“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出现了,随后国内多家公益组织开始以“社区影像”的理念开展艺术实验、社区营造及影视人类学等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2007年,在这样的思想启蒙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了“乡村之眼-自然与文化影像纪录培训班”,开启了“乡村之眼”的征程。通过与乡村社区组织的联合行动,“乡村之眼”从单纯的自然保护关注到乡村变迁的乡村文化建设领域,也从重点关注影像作品的传播到赋能给拍摄者及基层组织,进而探寻影像促进社区变革的路径,在此使命的召唤和山水的支持下,“乡村之眼”从一个培训班发展成为独立品牌的公益行动,2015年3月,“乡村之眼”在云南省民政厅正式注册为独立的公益机构。十五年来,乡村之眼从早期的重点关注牧区影像已经拓展为中国西部五省区多个民族共300多名学员提供影像培训,让村民自己拿起摄像机记录自己的民族文化,完成300部少数民族文化影像作品,覆盖藏、苗、纳西、哈尼、瑶、彝、傈僳、侗、摩梭、壮等多个民族及支系。
凤凰网公益:在你看来,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吕宾: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很多人在考虑乡村振兴的时候更多会首先想到产业和生计,但人之所以能在乡村待下来,其实是因为乡村的传统习俗、互帮互助的精神这样一些东西。所谓的乡村应该是有文化的乡村,而不是为人类提供生产的乡村。它是生产生活之地,但更多是精神家园。中国整个发展历程就是大的乡村发展史,中华民族很多优秀文化都是基于我们的乡村我们的农耕文明创造出来的。对乡村的原住民来说,乡村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对城市里的人,乡村的一种乌托邦想象是来自乡村多元和丰富的文化。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战略乡村振兴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振兴,想要文化振兴起来,必须得有人传承下去。
凤凰网公益:在项目推进构建和谐的在地社区生态与文化系统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或者说有没有有趣的故事可以分享?
吕宾:中国西部的乡村其实跟东部的乡村面临着一样的问题,青年人才流失,文化传承无人为继。乡村的文化缺乏一些有效的在地的传播、传承的媒介与渠道。许多少数民族无法用文字去记录去传播,比如说哈尼族就是没有文字的。2018年,切龙中寨的车志雄参加“乡村之眼”在地影像培训班,他就用镜头代替了文字的叙述,他在对村寨大大小小的各种仪式和节庆的影像记录中,成为了一个哈尼族的地方文化专家。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他之前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是不感兴趣的 ,他看着那么多外来摄影爱好者拍他的父亲“咪谷”(哈尼族传统祭祀官职)很疑惑,才意识到原来哈尼族的文化是这么有魅力的。他拿起了相机拍摄,也教村里的留守儿童学习哈尼多声部以及一些传统文化,在乡村之眼的支持下,他把自己的家改建成了“乡土影像传习馆”,现在已经是村里最热闹的文化公共空间,对内实现自我教育,对外成为了文化交流展示的空间。乡村之眼与他合作打算用影像研学这种社会创新的模式来推动村寨的深度文化体验游,一方面激励是他们传承哈尼族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希望探索村寨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可能。
凤凰网公益:未来,项目将如何更好地推进影像研学产品的品牌化市场推广和迭代升级?
吕宾:运用影像持续赋能乡村,开展影像培训、影像记录、影像传播与影像互动,对内针对村民、非遗传承人开展文化传承与传播,培养在地文化导师,创造社会影响力。对外面向影像爱好者、文化研学者针对性进行创作能力培养与提升,并提供文化深度体验,展示影像研学的文化性、专业性及可持续性。持续与云南大学等高校研发基于影视人类学的创作方法的影像研学课程,与关注自然及深度游机构开展深度可持续合作,提高影像研学的知名度。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