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王增娟: 推动乡村医疗能力建设,需要人才、设备、观念的多重提升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王增娟: 推动乡村医疗能力建设,需要人才、设备、观念的多重提升

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2公益盛典12月15日线上举办,来自公益界、学术界、创意界、媒体界、文艺界和企业界的大咖精英共襄盛举,见证多个年度奖项揭晓。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的“韩红爱心·乡镇急救室”项目获颁年度十大公益项目奖。

在我国县域医疗资源尚不均衡的现状下,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王增娟在受访时表示,基金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确保老百姓不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还能看得好病。但面对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急救服务需求,人才、设备、基层群众医疗健康观念的缺位仍是当前基金会工作的难点和挑战。未来,“韩红爱心·乡镇急救室”将持续以“硬件+软件”的支持回应基层医疗诉求,助力乡村医疗发展,促进健康公平的模式探索。

本次活动由凤凰网主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爱德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提供联合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长江商学院、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凤凰新闻客户端提供指定资讯平台支持。

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王增娟: 推动乡村医疗能力建设,需要人才、设备、观念的多重提升

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王增娟: 推动乡村医疗能力建设,需要人才、设备、观念的多重提升

以下是采访实录。

凤凰网公益:走过10省,7万多公里,200余个县市,过去十一年,韩红基金会一直专注于乡村医疗。医疗,尤其是乡村医疗,是一项很“硬核”,但见效也相对缓慢的工作,您觉得是什么信念让大家一直坚持了下来?

王增娟:2008年“5·12”地震,韩红女士组织成立了“韩红爱心行动” 募集善款和救援物资,五进五出赴汶川地震灾区一线开展救助,也开启了韩红女士的公益之路。

2012年韩红女士作为发起人,正式成立“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致力于提升边远地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水平,并为重大自然灾害提供人道主义援助。2021年韩红基金会和员工共同进行了使命反思,重新定义为“专注乡村医疗援助,守护生命健康”。

基金会自成立至今,一直聚焦在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支持性的系统解决方案、积极响应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持续进行公益文化传递,打造有温度的公益参与平台,让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因此受益。

从我们基金会的使命来说,作为一家慈善组织,我们重点关注西部地区,特别是像三区三州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与福祉。在目前东、西部医疗资源,县域医疗资源尚不均衡的现状下,作为政府力量的补充,重点关注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设,确保老百姓不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还能看得好病。同时,在关注项目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特别注意将医疗行业常说的以投入/产出比效率为核心的微观效率进行区别,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其在文化、伦理、社会公平、民族团结上发挥出的社会效益。

从战略发展层面来说,韩红基金会特别注重调动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而最终锁定乡村医疗领域也恰恰是韩红基金会众多利益相关方(例如医疗专家志愿者、政府、明星,三甲医院资源,企业家、慈善家以及社会公众)这么多年合力共创的结果。作为一家由名人发起的基金会,韩红基金会始终强调的是“众行”的慈善理念。扎根乡村医疗的十余年,通过我们的专注、专业和高效的工作模式,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基层医疗卫生建设这一议题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并在行动中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也体会到了改变带来的希望。

正是基于这种“众行致远”的发展理念和共同价值观,基金会理事会成员、全体工作人员、爱心企业/个人、志愿者团队始终团结一致,共同践行机构使命。这是我们始终坚持和倡导的,也是我们未来能够继续走下去的力量源泉。

凤凰网公益:基金会在这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和成长?

王增娟:变化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机构专业能力的提升。

在多年公益实践过程中,韩红基金会经历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发展蜕变,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以人为本,能力驱动”的乡村医疗服务能力发展变革理论以及“能力提升+硬件支持+社会服务”的项目干预模式。

其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能力建设为抓手,辅助专科硬件设施建设及服务能力提升支持,帮助当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医疗服务体系和专业人才梯队,从而带动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第二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更加成熟。

通过实践与思考,我们看到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医改的痛点与难点,一部分机构始终在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之间徘徊。这里面有政策影响的因素,随着这些年基本药物管理制度,新农合政策的不断落实,已经惠及了大部分农村居民。但是面对着各地财政资源不均衡、部分地区农村老龄化、城镇化带来的新问题,还需要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和助力,那么我们作为一家比较务实的基金会,愿意更加专注一些,持续致力于通过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支持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并探索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模式,形成对政府和群众需求的有效补充。

第三就是团队的成长。

自基金会成立以来,每一位成员都自觉地将个人情感同整个公益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实实在在做项目,希望为社会和有需要的群体作出贡献。同时机构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汇聚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组建专家智库团队,充分发挥外脑作用,并广纳公益领域贤才,鼓励大家开展行业间交流学习,向更专业的人才队伍迈进。

凤凰网公益:这次获得2022行动者联盟十大公益项目的“乡镇急救室”2015年就成立了,到现在也有七个年头了。这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王增娟:“韩红爱心·乡镇急救室”始终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中国人的主要死因,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05年至2020年数据统计,15年间,我国城、乡居民前5种致死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意外)的死亡率差异也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自2015年至2020年,除了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差异在逐渐缩小,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损伤及中毒等外部伤害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城乡居民死亡率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我国目前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急诊首诊率高,救治有效率低,急救能力尚不能满足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急救服务需求;人才、设备、基层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观念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韩红爱心·乡镇急救室”项目通过硬件+软件的支持回应基层医疗机构需求,希望通过乡村基层医护人员从“救命”到“看病”能力的全面提升,但仍存在因材施教的适配性不足、基层政策落实不到位、卫生管理制度与体系不完善、技术设备为合理化使用、覆盖不足等现状。

凤凰网公益:保障全过程公开、透明,一直是韩红基金会所坚持的宗旨。您认为为什么基金会的“透明”这么重要?

王增娟:公开透明是韩红基金会给外界的标志性特征,我们也一直以此为行为准绳。

首先,机构的公信力是公益组织生命的底线。我们全会的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总说,自己还是个年轻的机构,宁愿慢一点,也要稳一点,一定把每一步走扎实。但坚守底线思维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及压力的时候就会畏手畏脚,裹足不前。我们通常会实实在在地(而不是仅凭想象)考虑在某种环境下可能产生的最差后果,克服恐惧心理,摆脱内心的焦虑,看到事物的远景,对下一步的行动心中有数,同时也更加清楚明白什么对于我们才是真正重要的,从而对各种替换方案和解决办法保持更加开放的思维。这也是我们基金会这些年形成的一种工作风格吧。

其次,公开透明是公益组织提升公信力的基石,也是维系信任的基础。成立这些年,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20年,基金会获评“5A”级社会组织,除此之外,中基透明指数(FTI)也连续5年以上保持满分。

最后,通过公开透明,我们希望可以提升的是人人都愿意参与、人人都主动监督、人人都互帮互助、人人都互相信任的结果。

凤凰网公益:进入下一个十年,韩红基金会有什么具体的目标?

王增娟:截至2022年,韩红基金会第一个十年计划已圆满完成,为后续工作的开启奠定了良好基础。下一个十年我们希望将过往十余年成功模式与地方实际需求相结合,优化已落地的项目,在巩固取得的成果同时推进项目规模化的跨越式发展,继续开展乡村医疗援助与发展公益项目的实践工作,以期完成健康公益助力乡村医疗发展,促进健康公平的模式探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