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2公益盛典12月15日线上举办,来自公益界、学术界、创意界、媒体界、文艺界和企业界的大咖精英共襄盛举,见证多个年度奖项揭晓。字节跳动“识典古籍”获颁年度十大公益创意奖。
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好古籍,对促进文化传承、联结民族情感有重要作用。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产品总经理唐垲鑫表示,要让古籍融入现代生活,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是数字化,只有更多古籍实现了数字化,才能便于检索、研究、阅读,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在此基础上通过丰富多元的创作内容,实现古籍的真正活化。
由此,字节跳动携手北京大学推出“识典古籍”数字化平台,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古籍数字化整理,并通过发起“寻找古籍守护人”活动、推出《穿越时空的古籍》微纪录片、打造名校古籍课堂等,让“冷门”的古籍变得“流行”,让更多普通人参与到古籍和文化传承事业中来。
本次活动由凤凰网主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爱德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提供联合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长江商学院、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凤凰新闻客户端提供指定资讯平台支持。
以下为采访实录。
凤凰网公益:字节跳动最初是为何在各种文物中选择古籍这个并不是很大众的品类作为保护对象?
唐垲鑫:字节跳动开展古籍保护工作最初的缘起是,我们看到公司旗下平台上有很多创作者在自己的账号展示古籍修复、用绘画等多种形式讲述古籍知识,这让我们感受到古籍保护的使命感和重要性。
在进行资料收集和与行业专家讨论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古籍保护与传承仍然面临不少难题。包括数字化技术难度大、修复人才紧缺、活化传承困难等,而字节跳动的产品和技术在这些方面可以提供一些帮助。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上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应用在古籍的智能化整理,和搭建用户体验更好的古籍数字平台上;同时,我们有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这样的内容平台,可以联动优秀的创作者、专业机构创作更多年轻人喜欢的古籍内容,让古籍真正鲜活起来,传承下去。
凤凰网公益: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好古籍,对促进文化传承、联结民族情感、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古籍焕发出新的动力,“识典古籍”为古籍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有哪些具体措施?
唐垲鑫:要让古籍融入现代生活,不再束之高阁,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是数字化,只有更多古籍实现了数字化,才能便于检索、研究、阅读,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在此基础上才会有更多基于古籍的优质内容被创作出来;其次是活化,我们要通过创作丰富、多元的古籍内容,满足不同用户的偏好。
因此,我们与北大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古籍数字化整理,并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目前,我们的识典古籍数字化平台已经上线,已免费开放469部古籍。
同时,我们也联动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等机构开展系列古籍活化项目,让古籍与当下人关注的话题、生活方式产生关联,拉近古籍与大众的距离。比如,发起“寻找古籍守护人”活动,联动专家、平台创作者以知识讲解、绘画、复原美食等形式普及古籍知识;推出《穿越时空的古籍》微纪录片,从美食、艺术、衣冠、字体等与当下人们生活相关的议题切入,讲述了古籍高冷面具下那些鲜活、有趣、动人的故事。我们还与清华大学共同推出名师课,让名校的古籍课堂惠及更多人。
凤凰网公益:通过技术和互联网,“识典古籍”不仅实现了古籍的数字化新生,更将古籍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与每个人进行了结合,真正实现了每个人参与到古籍保护中。在你看来,未来互联网和新技术为文物保护赋能有什么样的趋势?
唐垲鑫:古籍以及更广义的文物保护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包括从文物本身物理物质层面的保护,文物所承载内容和信息层面的保护,以及文物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层面的保护,对于古籍来说则对应到古籍的修复、数字化整理、和活化应用,互联网与新技术可以应用在每个场景,实现古籍保护的全面数字化、大众化,甚至让“冷门”也可变为“流行”。
前面我已经谈到,互联网技术应在古籍数字化整理与阅读上的应用。其实,我们在与专家交流时了解到,修复环节可能也可以有更多数字化技术辅助。比如可以探索用虚拟成像技术对易损的古籍进行3D扫描建模,帮助古籍医师在模拟环境下,近距离放大和剖析古籍破损情况,避免反复翻阅古籍带来的损害,也让专家可以基于3D影像进行跨越地域的交流,如同医学领域的在线问诊。其实 ,目前3D打印技术已应用于文物修复。
在古籍活化传承上,互联网也可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比如,通过VR技术,让公众不仅可以看古籍,还能在任何场景与古籍里的人物在虚拟世界进行互动,或者进行修复体验、参与答题等。另外,在互联网业内被普遍运用的个性化推荐技术,也可以用于文物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层面的传播和传承,可以更加精准地触达对不同类型文物感兴趣的受众,更高效地让文物的文化价值被记住和传承。
最后,借助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用户还可以通过更便捷地进行文物保护捐赠、多媒体互动、众包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到古籍和文化传承事业。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