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爱民:乡村振兴是场马拉松,企业家要有耐力、韧性、爱心和使命感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阎爱民:乡村振兴是场马拉松,企业家要有耐力、韧性、爱心和使命感

12月15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公益承办的行动者联盟2022公益盛典在线上举办。在下午 “乡村振兴的公益机遇与挑战” 的圆桌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慈善蓝皮书主编杨团、长江商学院代理院长、管理学教授、长江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阎爱民、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刘文奎、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巴巴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和中国航天基金会公益部部长宁远明等嘉宾就乡村振兴的公益机遇与挑战展开对话,就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经验、问题和解决方案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阎爱民教授指出,中国大部分人口在乡村,没有乡村的振兴,就不会有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没有乡村的富裕,就没有共同富裕。任何一个企业想进入乡村或者乡村振兴的市场,想赚快钱,想赚大钱,在现阶段还是不可能的。“我们不是百米冲刺,而是在跑马拉松,所以要有耐力,有韧性,更重要的还要有爱心和使命感。这几条恐怕是企业家要进入乡村必须要做到的,只要企业家们肩负使命、长远谋划,在乡村振兴的平台上一定可以大有可为。”

企业一直是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内最知名的商学院之一,长江商学院在推动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走在国内前列。阎爱民教授在谈及如何调动更多的企业家参与乡村振兴事业时表示,宏观层面上,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在近些年已经取得很多成果,但仍然属于星星之火,尚未形成燎原之势。未来需要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共同合作,纵深发展。阎爱民分析说,“现在参加公益的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实际上很多,但都关心着自己的一块天地,很多社会组织都是处于在自己募资,自己选题,自己提供方案,自己执行的阶段,可以说还是个体户状态。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让大家合作起来共同推动这项事业。”

在实际操作层面,阎爱民教授表示,考虑到我国实际,想要推动慈善和乡村振兴的深度发展,不能仅仅靠企业、社会组织或者某个人,而是需要建立立体式的架构,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政府积极参与,把具体的乡村振兴项目与当地战略发展方向、产业方向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之上,调动企业和其他各方力量。

他举例说,“长江商学院2017年到2021年期间,长江商学院配合江西吉安政府,启动‘领航井冈’企业家高级研修班项目。长江借助自身优势和关键资源,对当地企业领军人物进行系统培训,长江校友也参与为他们提供辅导支持并配置多项优质资源,通过帮扶老区企业成长助力当地经济振兴。‘领航井冈’项目迄今已连续开展5年,累计150余位吉安本土企业家受益,其中部分企业已完成上市。同时,长江和当地政府合作发起了‘善茶·狗牯脑茶’公益项目,将养在深闺的狗牯脑茶开辟通路,实现可观的销售额,所有利润全部用于遂川茶产业人才培训项目,反哺振兴当地茶园。阎爱民强调,想要通过公益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有两点尤为重要,一是必须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和当地人的积极性;二是匹配当地需求,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将当地资源融入到市场价值链和供应链中去,才能做出实际贡献。

在谈到企业在乡村振兴的机遇和挑战时,阎爱民教授表示,机遇和挑战同样巨大。在机遇层面,乡村振兴市场空间广阔,还未出现非常成熟、成功的战略模式或者业务模式,具有无限机会和长远前途。在挑战层面,乡村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商业支撑体系不充分,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欠缺。但他认为,乡村振兴不仅仅关乎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共同富裕。“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有五个重要特征,实际上四个特征都是跟乡村有直接关系的。中国大部分人口在乡村,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是一场马拉松,不能急功近利,要用精神的力量来持续推动,考虑长期盈利性。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具有光明的前途,历程是艰苦的,道路是曲折的,需要企业家们勠力同心、不懈努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