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明:坚持产业融合、创新驱动与人才培养,提升发展理念认知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宁远明:坚持产业融合、创新驱动与人才培养,提升发展理念认知

“乡村振兴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特别美好的前景,我们希望把航天精神、航天技术传播到祖国的每一处。我们对乡村振兴充满了信心、期待和为之奋斗的力量与激情。”

12月15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公益承办的行动者联盟2022公益盛典在线上举办。在下午的高峰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慈善蓝皮书主编杨团;长江商学院代理院长、管理学教授,长江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阎爱民;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刘文奎;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巴巴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和中国航天基金会公益部部长宁远明就“乡村振兴的公益机遇与挑战”展开圆桌对话。

宁远明认为,坚持驱动创新和人才培养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他从自身工作出发,介绍了中国航天基金会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和面临的挑战,比如转化航天产业和航天技术以服务社会,开展产业融合的相关工作,“这样有助于边远地区或者说一些还不完全发达的地区缩小与先进地区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在发展途径、发展趋势和创新应用等方面的认知差距。”

中国航天基金会是中国航天领域内唯一的公募公益组织,宁远明首先介绍了基金会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工作。随着航天技术、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基金会募集社会力量支持航天发展,拓展了产业融合业务,从公益的角度,转化航天产业和航天技术以服务社会。

“航天的‘通导遥’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促进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宁远明举例,我国的北斗系统已完成全球组网,能够向全球提供导航定位的精准授时服务和定位服务,也帮助我国边远地区的导航定位精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配合无人机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等交通物流的手段,能够比较好地改善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的难题。在能源方面,卫星的光伏太阳能技术和大推力火箭的液氢、液氧能源技术,都有行业优质企业开展相关成果转化工作。“航天基金会就从公益的角度和辅助乡村振兴的角度,来帮助这些企业,把这些高效率的绿色能源、储能技术应用到乡村振兴工作中。”

对于在公益领域的具体实践而言,宁远明介绍,我国的通信卫星有能力提供多通道的宽带服务,把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优质的课堂教学,实时转播到边远地区,“它不是简单的播放课程,而是双向互动。学生们虽然在异地,但是身处在同一个课堂,可以跟老师有很好的交流。这样的技术也正在被一些公司开发,未来应用于远程医疗初步的诊断、分诊,能够尽量及时、尽早地解决乡村中遇到的教育、医疗等问题。”

宁远明表示,在前述技术服务之外,还需要给当地教育培训的科技赋能,真正降低在农业、当地产业、工业和公共事业上的成本,才能提高效能促进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如果有一天,具有乡村特色、差异化的产业振兴了,效率提高了,再反哺到公共事业当中,就能够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正向循环。”

不过,在推动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的过程中,中国航天基金会也曾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农废物的再利用、发电、能源、航天育种等不能形成合力和产业规模,捐建的智慧化平台被闲置等。宁远明特别强调了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每个地区都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找到差异化发展,找到能发挥出来的后发优势。而地方上如果要长期留住人才,尤其是能够在乡村有效果地培养自己的人才,需要做到事业留人,需要和政府、企业协商出更有效的人才激励体制。

“我们还希望通过捐赠的课程、教学条件,让边远艰苦地区的孩子能够得到同等机会的优质教育,未来他们能够树立目标,触及希望,走向更大的更广的平台,学成后建设家乡,组建自己的美好家庭。这也有助于缩小边远地区或是一些还不完全发达的地区与先进地区之间的差距——在发展途径、发展趋势和创新应用等发展理念方面的认知差距。”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