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奎:乡村振兴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成为最大受益人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刘文奎:乡村振兴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成为最大受益人

12月15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公益承办的行动者联盟2022公益盛典在线上举办。在下午“乡村振兴的公益机遇与挑战”的圆桌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慈善蓝皮书主编杨团、长江商学院代理院长、管理学教授、长江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阎爱民、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刘文奎、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巴巴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和中国航天基金会公益部部长宁远明等嘉宾就乡村振兴的公益机遇与挑战展开对话,几位专家就乡村振兴的机遇、挑战和解决方案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刘文奎强调,只有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才能提升农村发展水平,使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大受益人。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是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全国性扶贫公益组织,是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今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更名完成,名称的变化也预示着工作中心和方向的转变。据执行副理事长刘文奎介绍,随着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三农工作也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入了乡村振兴,基金会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重点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是服务对象的变化。随着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基金会的服务对象将会瞄准标准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众。另一方面是发展阶段的重要转变。脱贫攻坚阶段是从无到有,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到乡村振兴阶段是从有到好。脱贫攻坚虽然完成了,温饱问题解决了,但农村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在乡村振兴阶段,促进乡村发展,提升发展水平。

对于如何提升乡村发展水平,解决从有到好的问题,刘文奎表示,乡村振兴阶段是一个渐进过程,也是无止境过程,基于此,基金会在规划自身的工作时,提出了要突出三个“注重”。首先,注重项目可持续性,建立项目长效机制。例如基金会的活水计划,就与原来只做一次的做法不同,现在是要建立项目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次,注重内生能力建设,由原来帮助设计、帮助执行逐渐转变为发挥当地村民主体作用,促使其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第三是注重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基金会以前在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事业等方面项目较多。虽然也做了一些产业方面的尝试,但投入的力度远远不够。未来基金会将在产业方面花更多的工夫、做更大的努力。

同时,刘文奎介绍,未来基金会将围绕五大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产业发展方面;二是在人才培养、人才振兴方面;三是在乡村建设,包括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四是乡村社会事业方面;第五是社会动员方面,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产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刘文奎强调,“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有二十多年在乡村发展方面的积累和探索,尤其落后乡村的产业发展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模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养了一支队伍。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经验优势,以合作社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成为最大受益主体的最终目标。”

对于如何真正地发挥农民的作用,真正地让农民受益,刘文奎谈了自己的看法,“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通过多年探索建立了一套办法,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改变农民一家一户小农的生产方式,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带动农民发展产业,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充分参与市场竞争,使农民市场中获得合理回报,形成良性、可持续的循环。”

刘文奎最后表示,乡村振兴只靠政府和公益组织远远不够,需要企业家、学者等更多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乡村振兴是一个大课题,无论是对于市场主体还是公益机构都有广大的发挥空间,我们期待跟所有有志之士一起,让乡村变得更加美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