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东曙:与生活方式相关的企业会在ESG中获得更多机会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沈东曙:与生活方式相关的企业会在ESG中获得更多机会

12月15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公益承办的行动者联盟2022公益盛典在线上举办。在“企业ESG转型的难易关”的圆桌论坛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ESG研究院执行院长柳学信,《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出版人兼主编、共益企业中国董事会主席沈东曙,碳阻迹创始人兼CEO 晏路辉,一棵ecobuyer创始人赵路等嘉宾就商业实践和ESG发展如何融合、ESG如何成为企业的战略自觉等内容展开对话。《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出版人兼主编、共益企业中国董事会主席沈东曙就企业ESG转型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发展的建议,给出了自己看法。

2016年,沈东曙带领乐平基金会将“共益企业”引入中国,展开行动性研究,倡导并推广影响力投资和共益经济。这其中包含两部分的内容,一是践行ESG的市场主体企业是全球性的企业家社群;二是这背后要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利益相关方驱动的新型经济。他认为,在现在的情况下,对于中国企业,首先实现保卫市场经济,然后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发展共益企业家精神。

践行ESG意味着企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型,从影响力投资和社会创新的角度来看,沈东曙认为,全球的共益企业运动背后是比ESG更大的理念:如何去发展共益经济,发展共益世界。利益相关方驱动的新型经济是基本的方法论,而ESG本身就是伟大的市场创新和政策创新,这背后是对世界形势的基本判断。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自由市场主导经济,主要解决的是财富增长和保卫市场经济的问题。自由市场主导经济下,面临价值观多元化的追求这一挑战,推动共益经济的初衷就是满足这样的追求,应对新的挑战。

沈东曙认为,在各个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首先是关注E(环境)部分的市场主体会发展得比较快。因为资本市场在中国目前特别欢迎这方面的内容,在共益企业里面,像HowBottle好瓶这样的企业,由于更环保,更将会有更多的机会。

沈东曙分析,在中国共益企业当中,譬如用咖啡渣做咖啡杯的新型咖啡店、多抓鱼这样与生活方式相关的企业,因为直接对接消费者,能够带动价值观经济,将来会特别有机会。

就如何共同推动中国特色ESG生态系统建设,沈东曙提出了四条建议。第一是企业通过自检可以找到自己的突破点。ESG不是报告,更多的是实践。引进B CORP(共益企业)制度,特别是共益影响力测评(B Impact Assessment, BIA),通过5个维度的300多个问题,帮企业做体检,找到标尺,找到自己在什么样的阶段,可以怎样改进。二是供应链企业之间建立链条,可以快速成长。在供应企业中,强调B2B(Business-to-Business),让企业之间共同做市场活动,共同做上下游,观念、价值观相近的人共同做事会更容易,可以快速成长。第三是让企业的产品被看见:现在有像“B-BOX”这样装载着多种共益企业产品的大礼包)。针对资本市场和消费者,通过在B-BOX里面的产品和服务,让大家都能看得见。第四是在实践中重视数字化和社会设计,企业在改进具体商业模式和产品以及服务的时候,通过更多的社会力量,产生“共益”。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