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越光邓亚萍张越论道善学:“向善”是超越个体局限性,让内心欢愉,对社会有益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陈越光邓亚萍张越论道善学:“向善”是超越个体局限性,让内心欢愉,对社会有益

12月15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公益承办的行动者联盟2022公益盛典线上举办。在下午的高峰论坛上,著名主持人、它基金理事长张越,中国文化书院院长、西湖大学校董陈越光和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担任“善学对谈”环节嘉宾,从各自领域或角度谈了对善的理解,分享个人经验,并为年轻人如何可持续地参与公益给出建议。

陈越光表示,现代公益事业不同于传统慈善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前者具有社会性,在利他助人的道德愿景中,指向社会变革的远大目标。他建议当下参与公益的年轻人在无法立竿见影地衡量自己的付出是否有用时,可以更在意自己能否始终体验到内心的欢愉,并在这种体验中有所升华。“公益的‘用’不一定是即时对价的,但有一个东西是可以即刻体验的,那就是做公益时内心的愉悦感——康德所说的人性的尊严。当我们做公益,得到精神的升华、自己的成长,不也是我们社会向美好发展的小小的一步吗?”

张越以自己从事媒体和专项基金的经历,建议公益人扔掉求结果的心,学会享受过程,乐在其中,从而可持续且富有激情地继续公益行动。她还特别谈到电视节目表达“善意”的责任。“所谓善意,不是说在做节目时刻意想要如何行善,怎么更有善意,而是由信息输出者的价值观决定的。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心、同理心、同情心的人,不用特地做什么‘善事’,节目就会产生特别‘善意’的效果。”

邓亚萍从个人运动生涯和公益实践出发,分享了对体育力量的理解。她认为体育是做公益慈善的一个好途径,因为它不受语言或地域的限制,就能在运动中达成互动和交流,传递关注与关爱。

自动播放

“向善”的内核

当“科技向善”“商业向善”等理念不断被讨论,如何准确理解“向善”的含义?陈越光从“善”出发,分析了“商业向善”的内涵和标准。他认为,从哲学角度看,善是好的普遍化,仅对自己、家人或部分人好,不叫“善”,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自由、民主、人权是普世的。“善”是要对所有人有效,“向善”就是超越个体对“好”的局限性,使自己内心的向往升华到对社会、对所有人有益的方向。

而所谓“商业向善”是更偏向“向善的商业”,还是更偏向“商业的向善”?陈越光表示,商业的向善是表象,做向善的商业才是本质。“‘向善的商业’的主体是商业,指一个商业机构要做好自己,并且向着ESG的评价方向发展、升华;而‘商业的向善’强调的是商业机构参与或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但如果失去了本质前提,一个商业机构濒临倒闭、粗暴对待环境和员工,却还说要捐钱做慈善,那就是把慈善当做遮羞布。”

作为一名电视人,张越分享了自己对于“媒体向善”的理解,即责任心、同理心、同情心。她以做电视节目举例,首先强调电视人具备责任心的重要性。大部分节目内容和公益慈善不直接相关,但其中一定会传递对社会、对他人是否付出善意的信息,这比直接做一个慈善节目更重要,“因为我们就是向社会释放信息的人”。

其次,张越详细阐述了具备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必要性,特别提到有电视节目为了收视率,有意制造节目冲突的行为,认为那不是媒体人该干的事,缺乏“善意”。“所谓善意,不是说在做节目时刻意想要如何行善,怎么更有善意,而是由信息输出者的价值观决定的。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心、同理心、同情心的人,不用特地做什么‘善事’,节目就会产生特别‘善意’的效果。”

和张越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是,是邓亚萍提到的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站在舞台中央的罕见病残障男孩加尼姆·阿尔·穆夫塔感动了无数观众。邓亚萍借世界杯介绍了自己理解的体育向善的力量,认为体育无国界,一场球赛的交流就能让彼此感受到互助的力量。“那个男孩身残志坚地走上舞台,激励人,鼓舞人,也深入人心。这正是我理解的‘向善’,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出的力量,不论是一个微笑、一句话还是一个表情。体育就是南非总统曼德拉说过那句——体育有能力改变世界。”

“情绪”的力量

过往一年来,大众热词“摆烂”“emo”也是很多公益人的情绪写照,他们会被社会生活、社会环境影响,陷入困境或消极情绪里。

陈越光说,“摆烂、躺平”的情绪属于人之常情,但从社会学角度看,我这样年龄烂了就烂了,没有资格来“摆”。“摆烂”是年轻人的特权,因为他们是这个世界的未来和希望,如果摆烂成为一代年轻人的状态,社会就应该反思,它为年轻人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想想我们有没有在什么方面阻碍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有没有在什么方面对他们的创造性破坏力不够容忍,从而影响了他们内心的勇敢和发展。”

至于具体到一个个体,比如一个从事公益的年轻人,如果无法立竿见影地衡量为公益付出实现的自我价值,怎么办?陈越光建议年轻人关注自己能否始终体验到内心的欢愉,并且在这种体验中有所升华。“做公益有用没用”不是可以简单对价的。“公益是这个社会的盐,它要在社会中消融自己,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但有一个东西是可以即刻体验的,那就是做公益时内心的愉悦感——康德所说的人性的尊严。当我们做公益,得到精神的升华、自己的成长,不也是我们社会向美好发展的小小的一步吗?”

邓亚萍也正是这样,始终关注于内心的成长与积累,收获多个世界冠军,也保持了心理的韧劲。她建议普通人以体育运动的形式,体悟苦中作乐的真谛,感受体育的魅力,从而保持积极心态。

“就像我们打球,会遇到各种挑战,得更快地反应,才能应对对手不断的‘刁难’。健身肯定不如躺着舒服,但想要拥有好身材、自信阳光的形象,就要通过锻炼的苦才能达到想要的美,这就是体育给人的体验过程。再换个角度想,成功绝不是轻而易举的,我们把它看成是一个奋斗过程,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毕竟只是一分打丢了,不等于一辈子没戏了。你只要保持积极,不趴下、不放弃,就没有人能够打倒你。”

让行动可持续

对于如何“坚持做公益”,在公益路上可持续地前进,陈越光分两个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就做公益者的人生观而言,他建议把做公益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不计较投入产出比,“做公益就像做人,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体现”。对于公益项目而言,陈越光表示,现代公益事业和传统慈善有一个最重要的差别,就是现代公益事业是在利他助人的道德愿景中,指向社会变革的远大目标,它具有社会性。所以公益项目要有专业性,要研究公益项目的内在逻辑、可持续性、可验证性。“从这一点说,现在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一种美好的愿望,只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并不能成就一个伟大的现代的公益事业。”

邓亚萍谈到了保持感恩之心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身体力行地感染他人,感受快乐,就可以持久地参与下去。“我这一路走得很不容易,感恩有很多人的帮助,让我学习、内化为自己的感悟,我也保持这样的向善之心,去各地分享拼搏的故事、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就很开心了。”

张越以自己从事媒体和专项基金的经历,首先建议公益人扔掉求结果的心,学会享受过程,乐在其中,才可以可持续且富有激情地继续公益行动。“公益、慈善为社会拾遗补漏,那社会的发展、社会的治理是一个多么广大而漫长的过程,所以你做的那一切很可能10年都没看见结果。但如果你对过程有享受,那个结果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来,但你求的时候是求不来的。”

其次,她分析公益的专业性将推动项目的可持续。比如她和团队做动物保护,只有热情是不够的,需要“多想一步多做一步”。“我们给流浪猫狗送饭吃,是出于对生命的善意和怜悯之心,但如果动物没来吃,食物腐烂了,再遇上下雨就一片狼藉,怎么办?我们可以等两个小时再去一次,收走饭盒和剩饭。等和流浪动物亲近后,带它们做绝育和免疫,还可以帮助控制繁殖,对它、对环境都更好。再多做一步,我们是不是可以进入社会治理层面的思考,呼吁减少繁殖、控制商业繁殖、禁止买卖并推动相关立法?”

最后她引用陈越光《以公益为志业》一书中的一段话,表达专业性、责任感的重要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乐此不疲,无得无失。不是做多而是做长;不怕慢,就怕乱;做长人才能做长事。最好的长(chang)是长(zhang),不是在过程中消耗,而是在过程中生长。所以做公益也好,做别的也好,人生一世,这就是一个过程,这就是我们的修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