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公益承办的行动者联盟2022公益盛典线上举办。在下午的高峰论坛上,著名主持人、它基金理事长张越,中国文化书院院长、西湖大学校董陈越光和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对谈善学,和彼此对“商业向善”“如何坚持做公益”的理解和思考。
陈越光表示,现代公益事业不同于传统慈善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前者具有社会性,在利他助人的道德愿景中,指向社会变革的远大目标。他建议强化公益项目的专业性,要研究公益项目的内在逻辑、可持续性、可验证性,而对于参与公益者的人生观,可以把做公益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不计较投入产出比,从而实现公益的可持续。
谈到今年被年轻人普遍引用的热词“摆烂”“emo”时,陈越光分析了字词背后代表的情绪或心态。他建议,当无法立竿见影地衡量自己的付出是否有用时,可以更在意自己能否始终体验到内心的欢愉,并在这种体验中有所升华。“公益之用不是去即时对价的,公益是这个社会的盐,它要在社会中消融自己,它在消融自己中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但有一个东西是可以即刻体验的,那就是做公益时内心的愉悦感——康德所说的人性的尊严。当我们做公益,得到精神的升华、自己的成长,不也是我们社会向美好发展的小小的一步吗?”
当“科技向善”“商业向善”不断被讨论,如何理解“向善”的含义?陈越光从“善”出发分析了“商业向善”的内涵和标准。他认为,从哲学角度看,善是好的普遍化,仅对自己、家人或部分人好,不叫“善”,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自由、民主、人权是普世的。“善”是要对所有人有效,“向善”就是超越个体对“好”的局限性,使自己内心的向往升华到对社会、对所有人有益的方向。
而具体到“商业向善”,陈越光表示,商业的向善是表象,做向善的商业才是本质。“‘向善的商业’的主体是商业,指一个商业机构要做好自己,并且向着ESG的评价方向发展、升华;而‘商业的向善’强调的是商业机构参与或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但如果失去了本质的前提,一个商业机构濒临倒闭、粗暴对待环境和员工,却还说要捐钱做慈善,那就是把慈善当做遮羞布。”
陈越光认为,“向善的商业”的最终目标是把社会公共利益内化为企业自身的利益,在此之外,企业还有两个日常责任,一是盈利,这是企业对社会的首要责任,盈利不仅是对自己的股东、员工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责任,否则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二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行为要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包括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企业和客户的关系、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企业和社区的关系、企业和环境的关系,最终要体现为企业的行为和社会发展蓝图的关系。所谓“商业的向善”即企业做公益,属于这第二方面的日常责任中。
对于如何“坚持做公益”,陈越光分两个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对于做公益的人而言,他建议把做公益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不计较投入产出比,“做公益就像做人,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体现”。对于公益项目而言,陈越光表示,现代公益事业和传统慈善有一个最重要的差别,就是现代公益事业是在利他助人的道德愿景中,指向社会变革的远大目标,它具有社会性。所以公益项目一定要有专业性,要研究公益项目的内在逻辑、可持续性、可验证性。“从这一点说,现在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一种美好的愿望,只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并不能成就一个伟大的现代的公益事业。”
最后,针对今年在年轻人群流行的热词“摆烂”“emo”,陈越光说,社会对年轻一代是否公允、是否足够宽容和理解,是社会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年轻人,尤其是对每一个从事公益的年轻人,当无法立竿见影地衡量付出是否有用时,可以关注自己能否始终体验到内心的欢愉,并且在这种体验中有所升华。他用富兰克林发明电举例,说明做公益是否有用也不是可以简单对价的。“公益之用不是去即时对价的,公益是这个社会的盐,它要在社会中消融自己,它在消融自己中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但有一个东西是可以即刻体验的,那就是做公益时内心的愉悦感——康德所说的人性的尊严。当我们做公益,得到精神的升华、自己的成长,不也是我们社会向美好发展的小小的一步吗?”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