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栖霞高峰论坛暨第七届爱德老年服务研讨会在宁举行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栖霞高峰论坛暨第七届爱德老年服务研讨会在宁举行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总人口的13.50%。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步入“快车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迫切需要面对的现实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为深度解读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政策、分享养老领域的专业研究成果和实务经验、联合社会力量推动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12月11日,爱德基金会携手阿里巴巴公益、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在宁举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栖霞高峰论坛暨第七届爱德老年服务研讨会”。江苏省人大原副主任、爱德基金会顾问赵龙,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孙东方,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林莉,南京市栖霞区民政局局长陈芳琴、副局长于怀忠,江苏省发改委主任科员吕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友华,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黄晨乐,爱德基金会理事长丘仲辉、副理事长顾传勇等嘉宾现场参与本次研讨会;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阿里巴巴公益平台负责人双玺,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首席专家梁春晓、副院长李佳,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天津市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方嘉珂应邀在线上出席,同时超过10万人通过直播的方式在线参与本次研讨会。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凌春香主持研讨会开幕式。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栖霞高峰论坛暨第七届爱德老年服务研讨会在宁举行

江苏省人大原副主任、爱德基金会顾问赵龙在开幕式中说到,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国家和地方在养老方面的政策和举措不断出台,为各方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供指导。他提到,爱德基金会在养老服务领域不仅注重实践,也注重理论研究与经验分享,至今已举办七届爱德老年服务研讨会和多次相关培训。本次高峰论坛是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专业层面,再到聚焦普惠养老,分享政府、社会、学界、实务界等方面的深度思考和有益探索。他期待这样的高质量交流平台能为共同推动养老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发挥力量。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栖霞高峰论坛暨第七届爱德老年服务研讨会在宁举行

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林莉代表江苏省民政厅向本届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十四五”以来,江苏省各级民政部门立足人口老龄化来得早、程度深、发展快的省情实际,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构建出了“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苏适养老”服务体系,为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之路、提升全省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提供坚实了保障。她希望与会嘉宾能在本届高峰论坛上互通有无、深化合作、携手共进,为在新征程上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江苏图景贡献力量。

爱德基金会理事长丘仲辉对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与感谢,并在致辞中分享了爱德基金会十年来在为老服务领域的探索与成果,特别提到2012年爱德在各级政府主管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与南京市栖霞区民政局合作成立的国内首家养老公益综合体“爱德国际仁谷”的十年发展历程。丘理事长表示,作为一家慈善组织,爱德更关注普惠养老的政策方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问题及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和堵点。他期待本次论坛能为与会者提供交流探讨的平台,共同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新路径、贡献新力量、谋求新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栖霞高峰论坛暨第七届爱德老年服务研讨会在宁举行

阿里巴巴公益平台负责人双玺表示,养老问题一直是阿里公益关注的重点议题,阿里公益也一直在支持养老领域的公益项目。2014年开始,阿里公益跟爱德基金会联合发起爸妈食堂助餐项目,从“养老-助餐”模式逐渐成长,支持了老年人健康、适老化改造等多个细分领域的项目,不断回应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社会养老需求,支持养老项目的发展。未来,阿里巴巴公益也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互联网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与更多社会力量一起关注、共同参与养老服务,支持行业中更多优秀的养老项目,助力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精彩分享

01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新路径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郝福庆

《服务新格局,蓄势新动能,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银发经济是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发展银发经济,既是因为中央有部署,更是因为市场有需求、群众有期盼。发展银发经济,可从深化认识、着力规划、研究政策、推进改革、努力创新五个方面努力,尤其需要注重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在改革过程中以促进供需高水平匹配为导向,让银发经济保基本、促普惠、活市场、接地气,同时要做好投资、融资、载体、业态方面的创新。

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孙东方

《老有所养,乐养无忧》

近年来,南京市栖霞区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框架下,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总体思路,秉持“替天下儿女尽孝,为万千家庭分忧”的服务理念,把养老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科学规划、持续投入,着力构建层次分明、专业高效的“多维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打造“365乐养无忧”栖霞养老模式,努力打响“栖彩颐养”养老服务品牌。“乐养无忧”的实现,源于政策引领,成于创新发展,得于用心服务,归于传承发扬,基于灵山秀水。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首席专家

梁春晓

《激活社会力量,以老龄社会创新支撑老龄社会转型》

人口老龄化本身不是问题,它带来的社会失衡和不适应才是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努力解决这种失衡和不适应,向再次平衡和适应努力。这就需要激活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创新。社会力量包括社会组织、企业、社区、社群、社工等主体,而激活社会力量则要从“局部优化创新”到实现跨界、协同、平台化的“社会融合创新”,在主体、关系、产品和服务及模式方面进行改革,最终实现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服务和产业体系、财富保障、生育政策等方面的创新。

02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新力量

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组织部长

谢志强

《解决农村养老,从吃饭入手最好》

作为参政党履行职能,一直以来民建广西区委都非常关注人口老龄化等各方面的社会问题。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上,结合调研和实践,我认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宜从看病吃饭入手。民建广西区委与爱德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携手在广西隆安县东兴村实施“爸妈食堂”项目,执行成本不算很高,但服务效率非常得高,解决了当地老年人子女的后顾之忧,让青壮年劳动力能安心务工,促进了家庭增收致富,给东兴村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大力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

陈友华

《中国困境老人服务发展报告——基于爸妈食堂助餐服务的观察与思考》

爸妈食堂项目自2014年底开展以来,爱德基金会以江苏为养老助餐政策为导向,通过网络筹款、衔接政府助餐服务补贴,动员和支持了众多社会组织参与困境老人助餐项目,并成功将爸妈食堂的实践经验由南京推广到全国,由城市推广到乡村,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为老服务要以需求为本,以供给为基,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服务,明确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河南食族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王洁

《感恩有你》

关于人口老龄化,我们企业时常在思考,企业能够为老年群体做些什么?我们发现如今许多老年人吃饭的便捷程度还有待提升,为此“食族人”充分利用了多场景、多渠道的销售网络,包括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优势,积极投身于“爸妈食堂”公益项目的建设发展,为空巢老人吃得好、吃得饱尽一份力,让更多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企业在国家和社会关怀中茁壮成长,应对人口老龄化也需要广大的企业勇担责任,回馈社会。

阿里巴巴公益平台负责人

双玺

《XIN益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老龄关爱,从人人参与开始”。阿里巴巴公益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台,从员工、企业、生态三个维度出发,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内容,共同促进社会需求的发掘,公益项目的共建和社会问题的回应。阿里巴巴公益平台上线以后,依靠着天猫、淘宝网以及集团内众多有爱的业务部门的支持,截至2021年服务了超过百余家的社会组织,带动八百万爱心商家参与到公益宝贝的捐赠当中,每年有接近五亿的消费者参与到公益宝贝的购买中。

0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新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杜鹏

《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与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人口老龄化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而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养老方式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为了实现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我有几个想法和建议:一是用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全生命周期身心健康的干预和引导体系,形成完善的个人健康档案;二是要提升各年龄段人群的健康理念;三是做好常见病等健康问题的预防、治疗和退休与养老准备;四是完善以健康为主导的老龄科技产业的发展,让更多的老龄群体享受科技的红利;五是系统地构建健康服务体系,重视老年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

彭希哲

《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服务供给和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认知障碍标准化患病率为788.3/10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中国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的进程的加深,我认为未来中国养老服务中最大的难题和痛点、堵点,就是对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说,有三个方面值得努力:第一,调动社会资源,提升认知障碍检出率;第二,发展和优化认知障碍老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包括专业评估水平的提升和人才队伍的建设等;第三,积极运用现代智能技术,维持和提高家庭对认知障碍老人的照护能力。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政府政策统筹,家庭、照护者、社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

陈友华

《医养结合:概念、实现路径与相关问题思考》

进行医养结合,既是对老年人需求的回应,同时也是为了尝试降低医疗支出负担。医养结合是一个理想,现实中遇到非常多的问题,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非常多的张力,需要“需求为本,供给为基”,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把医疗、康复、照料融为一体,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个人层面的医养结合,都要考虑相应的资源配置和实现路径的问题。

在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新探索——普惠养老”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分享。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友华在总结发言中说到,不同于一般学界内部的交流,本次研讨会的参会者来源、职业界别非常广泛,实现了跨界视角、经验的分享与交流,成果满满,充分体现养老服务是“全社会的大事”。

研讨会的最后,爱德基金会副秘书长褚朝禹对为本次研讨会的筹备和召开提供指导与帮助的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机构表示衷心感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