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绒花,绽放她们永不凋零的浪漫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冬奥绒花,绽放她们永不凋零的浪漫

小小的绒线技艺远渡重洋,自19世纪开始,便和这座瓷器古都有了深深的羁绊。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派绒线花被奥运健儿捧在手中,随着国歌一起向世界致敬。

花束的背后,是天南海北的“织女”们彼此成就。在她们当中,有一生数次骨折仍然自食其力的“瓷娃娃”群体,有坐在轮椅上度过无边岁月的残障人士,有古稀之年依旧奋战冬奥的老传承人。天使吻过的身体,依旧可以达成别样的圆满。

彼此成就

绒线是舶来品。在19世纪初的绒线漂洋过海,绒线编结的手艺和材料通过传教士传到了当时的瓷器之国,并在普通市民中流传开来。绒线技艺,经历了数百年积淀传承,被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2月6日,中国短道速滑的运动员们站在了鸟巢国家体育场的领奖台。他们的手中捧着绒线花,向世界微笑致敬。冬奥场地的满目冰雪和白蓝色的绒线花交相辉映,融为一体。而在这小小的一束绒线花的身后,是来自天南海北的“织女”们长达数月的彼此成就。

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

2021年6月,励美丽第一次听说了冬奥花束设计征集。在长达几个月的设计环节中,励美丽已经记不清改了多少遍设计稿。“到后来想想肯定是没希望了,而实际上冬奥组委会领导一直在审,最后做出的效果比我想象的更好看。”

为了蕴含节俭、可持续的办奥理念,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不再采取鲜切花束的形式。2021年10月,编结设计的冬奥花束正式定稿。

图片

(图源冬奥组委会)

在奥组委定稿编结花束的同月,王妙得到了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上5000朵绣球花和1300片月桂叶的订单。在此后的日子中,王妙和她的姐妹们开始了长达两个多月的钩花之旅。小小的绒线花,在她们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勾勒中,逐渐有了温度。

从出生20天就开始经历骨折的王妙,在20岁的时候才被确诊为“瓷娃娃”。成骨不全将是王妙一生都需要克服的难关。她的人生可以22岁为一个分界点,22岁前的王妙,由于病情严重,无法走路,她的生活只能被桎梏在床上。小小的一张床,却是王妙的全部世界。

但王妙没有被困难打败,她的人生也并没有局限在方寸天地之间。22岁后的她在网上自学编程,拥有了自己的编织团队,获得了多次国内大奖,还成功申遗了县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转眼之间,她的方寸天地已变得天高海阔。

图片

(图源大河报采访视频截图)

当在电视上看到中国的运动员获得奖牌,拿起花束的那一刻,王妙说:“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在对大河报的记者谈到自己与奥运的联结时,王妙说:“我们鹿邑县奥运冠军张灵小妹妹,她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女孩,为了梦想。我也觉得我也应该是为了我的梦想,每天坚持。我们也想追求一下可以独立的生活,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普通人,过上自己想要过上的生活。”

在冬奥花束的七只花中,月季象征着坚韧,波斯菊代表着坚强。在鹿邑残联的采访中,王妙说:“她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每当人生之路上感到困惑的时候,就会去读这本书,它就像一座灯塔,指引她继续向前。”

勾线编结看似非常的普通,但是花束背后,却是千百个天南海北的普通人在共同努力。她们的存在,让本不普通的冬奥花束变得更有意义。

“最可爱的人”

“做梦也没想到,因为一门手艺,我和奥运会连在了一起。”“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上海市级传承人励美丽说。

在新华社的采访视频中,励美丽坐在桌案前,长长的绒线从她的指尖倾泻而出,通过她手上的两根钩针,不断地变成一片片绣球的花瓣和完整的玫瑰。她编织的就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指定的颁奖花束,因为有别于传统的鲜花花束,冬奥颁奖花束还拥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永不凋零的“绒耀之花”。

图片

(图源中国服装论坛视频截图)

“历时大半年,我们编织完成的万朵“奥运花”出现在北京冬奥会大舞台上。我们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做了1251个花束,累计花材16731支,全部手工编结而成。”在这16731支花材的背后,是70岁的励美丽和数以万计的“织女”们夜以继日的钩边制作才得以完成。

因为其中有一群“最可爱的人”参与,这成就了冬奥花束特有的浪漫。

编织一朵玫瑰大概要手工钩织5个小时,一束7支的花束就要整整35个小时。据北京市残联公布,在这份工作中,北京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的150多名残障人士朋友,他们或坐在轮椅上,或趴在床上,用一针一线,勾出了500束花束。用一腔热血,勾下了6380000针。

“波斯菊的花语是勇敢坚强,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这个,特别希望能够展现残障人士朋友的勇敢坚强。”今年58岁的刘晓云年轻时因为一场意外而导致残障,但是她凭借对于编织的热爱,在08年北京奥运和22年冬奥会上,都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是名副其实的“双奥手艺人”。在刚刚过去的紧张的冬奥花束制作过程中,刘晓云和全北京10个区县的残障人士朋友,共同完成了奥组委布置的花束任务。

在中新视频的采访中,脊椎损伤的花束制作者吴红健表示:“原来想象的就是残障人士,只有坐在家里不能出门。现在既可以走出门,又可以参加这种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图片

(图源央视网采访)

“虽然咱们的身体有些残障,但是毅力是超出常人的。她们没有想到自己,真的只是想着,为奥运做贡献。” 吴晓云对记者说。

一束绒线花是北京冬奥会不可或缺的标志,而对事业的坚持和热爱也同样是这些花束制作者一生的执着。这份执着可抵得过数十年在轮椅上的漫长岁月,幽暗时光。这份表达匠心,蕴含荣光的花束,也同样是对她们自己的嘉奖。

残障人士一个也不能少

在冬奥的竞技赛场上, 残障人士运动员用顽强毅力拼搏逐梦;在竞技场外残障人士也同样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精彩人生。他们的身体问题是因为有天使吻过,残缺也不妨碍成就完美。

图片

(图源中国税务报)

在冬奥绒线花的制作团队中,有很多和王妙、吴晓云一样的人。他们有的是因残障无法正常的上学、无法融入社会;有的来自边远的贫困山区;有的是留守女性;有的因为孩子身患重疾而无法外出工作。我们把这些因为健康等原因不能参加全日制劳动的人口称为‘隐形劳动人口,而这样的女性在中国已经超过8000万。

这些人群在社会正常的运转中,我们并不常见。但根据数据显示,全国有3200万人处在就业年龄。他们的存在是真实的,但不多见的原因是因为:很多的边缘人群选择了在社会中隐藏自己。

根据《2019年残障人士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残障人士就业率仅有26.7%。剩下的人在哪里呢?在田间地头,或被桎梏在几十平米的家中,甚至有很多的残障女性被刻板印象影响,失去了工作能力,只能沦为生育的工具。

她们的世界应该填满,她们的人生不应该被忽略。习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残障人士一个也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我国8500万残障人士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在2021年12月3日,第30个国际残障人士日,国际残联公布的主题为:发挥残障人士领导和参与作用,建设包容、无障碍和可持续的后疫情世界。

在关注这些边缘群体的政策保障上,中国一直走在路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老年人、 残障人士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障人士、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少数群体”,他们值得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促进和维护应有的权利和福祉,并且人们应该提高对于残障人士处境的认知,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随着助残工作的不断发展,现在不断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刘晓云的行为同样也在激励着她的女儿,2019年,张婧也成为了北京脊髓损伤者之家的志愿者。她对央视网的记者说:“她们都是做轮椅的,她们不方便的时候,我走几步就可以帮助到她们。”在谈及未来的时候,张婧说:“想要发挥自己的所学,在残障人士权益保护的这一方面,为大家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

随着社会对于边缘人群的关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边缘人士对于未来有了人生新的选择。一个小小的改变,却可以在他们固步自封的灰暗世界中撬开一道缝隙。风雨过后,终会有阳光穿透阴霾。他们可以打破那些人生障碍,重新迎接崭新的生活。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大河报、央视网、中国税务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观察者网、鹿邑残联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