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明方舟郝南:卓明11年使命不变 希望救灾组织都有信息处理能力
公益
公益 > 正文

卓明方舟郝南:卓明11年使命不变 希望救灾组织都有信息处理能力

12月1日晚,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公益承办、十一大基金会联合支持的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1公益盛典颁奖典礼在广州举行。来自公益界、学术界、创意界、媒体界、文艺界和企业界的大咖精英共襄盛举,一同见证十二大年度奖项揭晓。

德清县卓明方舟减灾事业发展中心获得“抗洪行动奖”, 中心负责人郝南说,更多的组织具备在灾难当中运用信息的能力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卓明现在暂时还有不可或缺性,是因为大家一有灾难的时候,仍然不太知道该怎样去处理信息,这是一种能力。我们希望卓明把11年以来积累具备的这个能力,能够让更多的组织所具备。

以下是访谈实录:

凤凰网公益:恭喜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获得了“抗洪特别奖”,我们大家都知道卓明在国内灾难救助领域已经是领军团队了。

郝南:不,也不是,也不应该是。从卓明的定位来讲,卓明不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定位,因为卓明是一个支持型的组织。第一我觉得我们现在受到大家的认可,是因为在这个功能性上,我们现在目前暂时具有一定的不可或缺性,但是我们的工作是支持其他的组织,才能实现大家一起协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桥梁和中介的功能,目前为止可能它还是有一定的特殊的价值的。

我觉得随着大家能力的提高,实际上在国际范围里去看先例的话,当我们的组织专业性越来越强,当我们的分工越来越明确。像卓明这样的组织的实际上它的职能应该是化生在各个组织之间的,各个组织自己具有这样的能力去做一些事情。那么在平时来讲,卓明就两个半人,这样的机构说是行业的组织,有点说不过去,我觉得我们定位也不在此,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通过大家各自机构能力的提升,最终卓明就不需要存在了。

凤凰网公益:您刚才说两个半人,其实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志愿者。那么志愿者大部分怎样的一种状态,大家是如何在第一时间就做到快速响应的呢?

郝南:我们的工作状态有一点点像那种超级英雄,比方说像蝙蝠侠或者像蜘蛛侠,平时就是普通人,一有灾难的时候突然间化身超人。超级英雄很多都是这样,超人也是这样的。那么我们也是这样的,大家都是普通人,但是我们这个超人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一起构成的,就是大家都有一颗心,都有想要去帮助别人,关心陌生的,关心远方的陌生人的这样的一种特质。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因为有互联网的存在,大家可以在网络上汇聚起来做一些普通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它有很多的因素,我觉得是一个时代发展带来的结果。

同时也是因为很多人心中都有很原始的一个愿望,可能是一种社会资本的体现。所以在灾难危机发生的时候,就会促生这个社会爆发出特别强大的一种社会资本,它可以在陌生人之间建立牢固的连接,可以完成一些需要大量和高度协作才能做到的事情,这些事情在我们平时看起来就像超级英雄做的事情一样。

凤凰网公益:实际上你们一开始是一个地震援助信息小组,现在升级到了灾害信息服务中心,您刚才说你们团队的目标是其他各个组织里面自有协调能力。但是还是想问一下,除此之外,团队更长远的计划和目标是什么?

郝南:我们很小很小,还叫志愿者小组的时候,我们给自己定的使命就是促进行业发展,提高救灾效率,促进行业发展,这一听就是一个很大的愿景。但是我觉得从卓明的11年的实践来讲,我们践行了这样的一种使命,也践行了这条使命观。而且尤其是今年河南(灾情)的时候,包括去年疫情,我觉得我们的存在确确实实实现了这样的目的。但是下一步我觉得行业发展或者说更多的组织具备这种在灾难当中去运用信息的能力,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也是我们希望再进一步提升的一个方向。

我觉得卓明现在暂时还有不可或缺性,是因为大家一有灾难的时候,仍然不太知道该怎样去处理信息,这是一种能力。我们希望卓明把11年以来积累具备的这个能力,能够让更多的组织所具备,但是这个前提是要有一些组织真正具备救灾的功能,这一点现在也很难,就是中国现在真正有救灾业务的内容,然后在救灾的时候他是有准备的,我们叫做有一定专业程度的准备的组织特别特别少,我们救灾的时候会去奖励、鼓励很多这种涌现出来的(专业性的组织)。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其实日常准备工作非常不够。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使得我们在组织这个层面上,以及在发动社会公众参与这方面(能够发挥作用)。这次的救命文档,包括卓明的线上志愿者的一些工作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大型灾害是需要有社会公众的更多元的、更深入的参与的,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在这些方向都能有所促进、有所改变,这样才能真正的使得卓明能够尽早的有一天完成它的使命。

凤凰网公益:如果11年的卓明打个分,10分是满分的话,你会给几分?或者一句话总结一下卓明这11年。

郝南:一句话比较难,我不太擅长这种一句话的总结。我个人的习惯是这样的,就是有个事要打分的话,先得建个模型,分几个维度,然后我们再综合看一下。但是老实讲,我们现在回顾的时候,回归我们当时建立卓明那几个关键时间节点,从2008年地震走来,发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再到2010年去建立一个这样的小组,专门去回应这个问题。然后在2013年我们决定建立一个公益组织,以公益行动的方式,常态化的去做这件事情,我自己也专职投入到这件事情里面来,这是几个重要的节点。

现在回想这几个节点,我觉得我们在去年和今年所做的事情,是我们在当时建立卓明的时候都不敢想象的,完全超出我们当时的预期。但是还有一点,我们也没有想到卓明会存在这么长的时间,实际上我觉得从一个行业发展的角度,我们进展的不如我们在2008年之后预期的那么顺利。我们平常的生活是一种正常的状态,灾害的时候是一种“非常”的状态。因为卓明也是一种“非常”的存在,甚至大家知道它的时候都是因为在“非常”的时刻,实际上本身这种非常是不正常的。所以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期待社会的发展能够尽早的补上这个短板,这样的话,我们的价值可以在其他的一些方向得到实现。

因为不管卓明做到什么样子,就像我们在灾难中发挥的作用,如果没有救援队、没有空运组织,我们做的工作约等于零,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工作是要通过支持别人来实现的。那么在长远来看也是一样的,如果只有卓明在这件事情做得好,那当卓明不存在的时候,这件事情就又回归于零,我们要从头开始。所以我觉得还是需要有更多的组织、更多的机构,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以后,才能说卓明的存在是真正有价值的,我们一次两次的灾难,并不能证明一个公益组织存在的价值。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