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解决灾害援助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于2021年10月11日22时15分发布了《10·5晋陕水灾 | 卓明简讯(一),10月11日》,主要内容包括——
(1)灾害形势概述:山洪、地质灾害、河道漫溢洪涝并发;山区受损状况有待明确。
(2)救援和赈济形势概述:排涝抢险陆续结束;当前物资多供集中安置;农业双减双抢。
(3)需求分析和行动建议:优先关注山区,搭建沟通渠道,为中长期恢复挑战做准备。
为了帮助参与救援和救灾的社会组织更全面掌握灾区及灾情相关信息以更有效地部署和开展行动,爱德传一基金特全文转载这份简讯,以供参考。
*题图素材来自网络。
晋陕水灾灾害形势概述
(一)致灾因子简述
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极端性突出。
根据中国气象局专家分析,从10月2日晚开始,山西省降水持续4天,截至7日8时,全省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有51个县(市、区)降水在100至200毫米之间,累计降水量最大为285.2毫米。按山西省10月平均降水量仅为31.1毫米。
一个多月以来,陕西省大荔县连续经历5次降雨过程,且每次间隔时间短、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累计降雨量681.0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424.4毫米偏多约60%。
(二)孕灾环境
山西省和陕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河谷走向复杂,黄土土质较为松散,更易于孕育山洪、滑坡和塌方等地质灾害。以下图为例,展示汾河中下游的地形和县市分布。
(三)成灾过程简述
由强降水引发的多股小型洪水从山上汇集而下,冲击山村。山洪造成村庄道路损毁、窑洞和房屋垮塌或严重损坏,生活资料损失。随后多地发生多次小型滑坡和塌方,仅在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即已统计到1255处山体滑坡*。*汾西县民政局,《汾西县受灾情况及所需物资》,10月10日
多股洪水汇聚进入河道,导致汾河、沁河、浊漳河等多条河流及其支流发生涨水、漫溢,淹没平原地区的村镇和农田,个别地点水深达两米。部分河段洪峰超过往数十年记录。10月7日7时,陕西洛河状头水文站流量达1560立方米/秒,为1999年以来最大流量,大荔段先后发生两次漫堤。
下表展示汾河干流流量变化,可见截至10月11日8时,中下游流量仍然大幅超出灾前,且近几日水位下降相对缓慢。
雨后气温下降较快,给房屋受损、丧失生活物资的居民保暖带来很大困难。下图为全国气温实况图局部,显示10月11日19时的气温分布,可见山区温度尤低。
(四)受灾地理分布
两省受灾地区可按流域分为四个区域,结合卓明村村排工作所得信息,可大致列出以下受灾严重的区域(未列出村名,仅基于目前可得的有限信息):
黄河东岸山区:临汾市大宁县、隰县、永和县、蒲县等。
汾河流域的山地和平原:太原市清徐县孟封镇;晋中市祁县来远镇,介休市义棠镇、义安镇,灵石县两渡镇;吕梁市孝义市大孝堡镇、演武镇;临汾市洪洞县山头乡、赵城镇,汾西县佃坪乡、对竹镇、勍香镇等,霍州市、侯马市个别村组;运城市新绛县城,稷山县稷峰镇、蔡村乡,河津市阳村街道等。
沁河、浊漳河流域:长治市沁源县、临汾市安泽县、晋城市沁水县等。
渭河流域:陕西省大荔县赵渡镇、雨林乡。
(五)灾害即时影响
根据山西省应急管理厅10日发布的消息,已统计到本次水灾造成省内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
在晋中市,根据10月10日晚的新闻发布会,初步统计到全市受灾人口66.1万,转移避让群众4.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6万亩;4.3万间房屋、4175处道路、桥梁和涵洞等不同程度损毁。
在临汾市汾西县,根据民政局10月10日的《汾西县受灾情况及所需物资》,7个乡镇和1个社区管委会全部受灾,不完全统计有撤离人员3247户9317人,房屋倒塌3817户6672人。
在运城市新绛县,8日的消息指出全县有转移撤离群众17631人,全县10个临时安置点安置1100余人。
陕西省大荔县统计截至10月9日22时,因为持续强降雨天气和汛情,导致大荔县受灾人数23.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统计到4.61亿元。截至10日7时,大荔县12个行政村共紧急转移了2万多名群众。
晋陕水灾救援和赈济形势概述
(一)响应等级
10月9日12时,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
(二)救灾资金
截至10日紧急转移安置的12.01万人,是即时需求集中的群体。
10日,山西省已紧急下达省级雨涝灾害救灾资金5000万元,其中2000万元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等工作。
11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山西、陕西两省紧急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8000万元,支持和帮助地方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社会捐赠方面:在红十字会渠道,截至10月9日24时,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共接收捐赠资金5878.78万元,物资价值226.94万元。多家企业在10日宣布捐款,不完全统计大额捐赠达4亿元。截至11日14时,腾讯公益平台上的专项募款达到1000万元。
(三)救灾物资
截至10日,山西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已紧急调拨帐篷3975顶、折叠床3212张、棉衣裤3000套、棉大衣16306件、棉被10932床、棉褥8600床等救灾物资。晋中市10日晚新闻发布会称,山西省、晋中市紧急调拨棉大衣6400件、棉衣裤5900件、棉被褥1.1万套等。
社会赈济物资陆续进入灾区。如爱德基金会在吕梁市交城县、孝义市,中国扶贫基金会在临汾市蒲县、洪洞县,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和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在临汾市霍州市、隰县等。货拉拉、临汾兴荣物流等提供救灾物资的免费转运。
(四)农业
山西省农业农村部门正在受灾地区组织开展“双减双抢”即减灾减损抢收抢种工作。
(五)协调
“社会力量支持山西抗洪协调网络平台”于10月9日搭建,主要用作:山西省内外协作和资源对接的平台;山西省受灾地区需求收集和信息提供的平台;山西省抗洪项目落地机构推荐和山西省内资源协调平台。
晋陕水灾需求分析和行动建议
(一)本次水灾后需求特点
综合列出本次水灾后需求特点::
本次强降水范围大,发灾地域广,叠加破碎复杂的地形和脆弱的地质条件,受灾地点较为零散,排水条件也有较大的地域间差异,给赈济定向带来困难。
对比过往水灾后赈济需求,本次的保暖需求尤为突出,涉及保暖衣物和取暖设备,并需结合当地人口特征(年龄、社会经济水平等)及早考虑过冬需求和春季生计恢复。
当前各个地方发出的物资需求,多为防汛抢险物资(抽水泵、麻袋、雨具等)和安置点生活物资(米面、棉衣棉被等)。中上游排涝工作预期将很快结束,下游抢险仍需短期持续;集中安置的居民暂时可获得较好的照料。新的物资需求将在村镇水位降下、村民返回房屋后发生。
此外,受多股山洪和地质灾害影响的山区受灾状况究竟如何,因道路损毁严重、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原因,未完全清晰。而山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气温更低,需求紧迫且非常容易被忽视,需专门组织力量定向援助。
另外,因各界灾情需求信息沟通不畅、未有成熟的跨部门协同机制等原因,社会捐助物资发放的协调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已有热点受灾村组物资堆积,邻村因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个例发生。
(二)本次水灾社会组织初步行动建议
综上所述,对社会组织救灾伙伴初步作出以下行动建议:
以山区为先。清淤、食物、饮水、生活保障、保暖等类别的赈济物资,尽可能优先运入受灾山区,尤其是没有集中安置的群众。山区里有可能发生零星几户受灾的情况。
沟通协同准备。优先与基层政府和地方合作伙伴搭建良好沟通渠道,为居民返家后的恢复需求做规划和准备。
综合考虑保暖。针对居民返家后的状况,提醒各位伙伴结合基础设施条件和补贴政策,考虑房屋修葺、个人和环境取暖、热食制作等方面的物资和设备。
注重灾情调研。可在物资发放的同时开展沿途灾情调研,进一步明晰需求分布和变化。
不急于全部投入紧急赈济。将资金作好短、中、长期规划,以预备支持受灾民众返乡、过冬和生产生计恢复。
不建议个人志愿者前往灾区。由于地质灾害风险仍将在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沿途交通风险对没有组织和经验的志愿者安全威胁较大。
山西最新急需救援物资
(转载自“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