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水”虎孝君:“基金会+枢纽+伙伴互助”是较为成熟的救灾模式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一山一水”虎孝君:“基金会+枢纽+伙伴互助”是较为成熟的救灾模式

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国本土灾难慈善领域的整体发展问题与挑战,促进行业交流寻求合理策略激发本土灾难慈善领域生态发展,1月27日,筹款培育平台方德瑞信联合基金会救灾协调会、爱德传一基金、凤凰网公益举办灾难慈善领域筹款模式国际观察与本土策略研讨会,邀请国内灾难慈善领域经验丰富的研究与实务专家,共同探讨我国现阶段灾难慈善领域组织在筹款方面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与具有可行性的解决路径。

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总干事虎孝君以《地区灾难慈善枢纽型组织筹款现状与问题》为题,从机构自身经验出发对过去几年作为区域枢纽机构在救灾实践和筹款路径方面进行梳理,“从一开始由壹基金等基金会资助,然后尝试撬动当地资源动员,再到探索伙伴内部灾后互助性支持,我们期待未来大家能够实现共生共荣这种较为理想的状态。”同时,他还总结了区域枢纽机构目前面临的筹款问题,包括灾害类资助型基金会太少、本地资源匮乏、省内救灾联合筹款效应缓慢等。

“一山一水”虎孝君:“基金会+枢纽+伙伴互助”是较为成熟的救灾模式

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总干事虎孝君

以下为虎孝君主题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总干事虎孝君,结合我们机构的筹款情况,我将做一个关于地区灾难慈善枢纽型组织筹款现状与问题的分享。

过去十几年发展过程中,一山一水所处的位置很尴尬。很多时候大家都并不确认我们是一家什么样的机构,环保机构认为我们是家做救灾,做救灾的认为我们是一家扶贫机构,做扶贫又认为我们是一家做环保的。我觉得没关系,作为一个区域枢纽机构,它的发展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综合。一山一水这几年主要聚焦在以下三个领域:社会智库、社区发展和能力建设。

过去三年里,我们对筹款现状进行分析。2018年,整个机构筹集1900多万,2019年1700多万,2020年2566万。

从前面分析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灾害领域板块的主要业务在能力建设上。作为一个区域枢纽机构,很多时候,我们会将这种救灾或者与灾害相关的资助,划分到能力建设板块,在区域枢纽中扮演支持、培养伙伴的的角色。

2020年,我们又从另一个视角对机构整个筹款进行了重新划分,即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捐赠两个方面。我们政府购买服务占机构总收入将近30%的份额,整体还是以公益捐赠为主。

前面大家都讲到一些筹款现状与难点,但作为一个区域枢纽机构,我还是希望将甘肃在灾害领域过去九年的时间里与救灾和筹款路径相关的内容,给大家做一个梳理和历史回顾。

我们最早从事相关工作是从2012年开始,当时发起甘肃公益网络,也是那时候在壹基金支持下,我们联合本省内一些关注灾害议题的公益机构来回应本省的中小型灾害。

前面也说过,一山一水究竟是做环保还是灾害都不重要,关键是在过去九年中,我们回应了甘肃省几乎所有的中小型灾害,这个非常关键。这也得益于2012年开始搭建的这样一个回应本省灾害的网络协调平台。当时,我们所有资金都是来源于基金会,包括壹基金和救助儿童会。

当本省的网络平台搭建起来后,到2013年的时候,恰好遇到一场比较大的灾害,当时筹款环境,前面大家也都有所分享,灾害越大,媒体曝光越多的时候,筹款也越来越多。

作为一个省级枢纽机构,我们带动下面更多伙伴参与到这场救灾过程,所有资源几乎是单方面投入,都来自于壹基金。但那个时候,也有一个关于媒体报道的故事,当时岷县被报道成四川岷县,而不是甘肃岷县,虽然是一个口误,但也可以看出甘肃位置非常偏僻。

2014年以后,在壹基金的推动下,我们逐步撬动当地资源,找到两家企业进行配捐,一家机构捐赠1万块钱作为地方筹款。当时壹基金提供了温暖包,我们的伙伴给温暖包配了铅笔盒,就是以这样一种最为简单的方式,来鼓励伙伴撬动地方资源。

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开始对项目进行考核指标打分,将筹款作为项目执行的考核指标之一。从2012年单方的资助和投入,到2015年实现将资源动员作为考核指标。

2016年可以说是筹款分水岭, 99公益日的配比使得常态化筹款突飞猛进。从2016年开始,一直到2019年,我们联合甘肃伙伴在腾讯和阿里的平台上总计筹集2千多万,但这种常态化的筹款与我们现在紧急状态下的筹款完全不成比例,即常态化筹款远高于紧急状态下筹款,这也是因为类似腾讯99公益日这种大环境改变导致的吧。

这是我们当时的伙伴之一庆阳阳光志愿者协会的发展经历。在2013、2014、2015年,机构与灾害相关的资源动员和筹款过程的数据表现。在资源动员方面,从一开始的1千到2万8,筹款也是在2016年发生非常大的突破。

2017年的时候,我们从联合劝募中发现在省内除了中小型灾害,还有一些连中小型灾害都算不上的灾害。当时有一个相关案例,我们在甘南展开的一个合作,当地一所技术学校发生火灾,使得学校200多名学生陷入困境,我们在金昌的一家社会组织给予了一些援助,这对我们的启发是,伙伴内部也可以做一些资源的对接,所以2017年开始,伙伴内部的资源互助由此开始。

2020年的洪灾背景下,全国筹款情况都不理想,甘肃文县8.17暴洪灾害更是非常严重,但筹款一样不理想。我们基于2017年经验,在伙伴内部尝试能否做互助性筹款,所以当时就发起了一个报名链接。后来,联合了大概18家机构共同为文县筹款,进行互助性支持。以上大概是我们从2012到2020年整体与筹款相关的发展脉络。

这几年,我们特别感谢壹基金的支持,尤其在灾害救援方面。一山一水作为一个区域枢纽机构,能在灾害领域坚持这么多年,背后离不开这些强有力的支持,这不单单是有一种情怀就能够做到的。

截止2018年年底,我们跟壹基金在灾害领域合作,资金量已经突破1个亿。总结过去八年,从一开始的起航由壹基金资助,然后尝试撬动当地资源动员,做一些配捐性筹款,再到后来,探索伙伴内部在灾害发生后的互助性支持,我们最终期待大家能够实现共生共存这样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过去九年,我们从一种紧急救灾状态走向常态。在2012年、2013年,乃至最早的2008年,一般发灾以后筹款量很大。但去年的洪灾筹款确实表现非常不理想,这也是必然。因为整体趋势就是在紧急救灾阶段筹款量确实在逐年下降,灾后重建更不用说。

另外一个表现比较好的方向可以看出,2016年以后,在联合劝募中,我们跟省内伙伴都在做一些灾前筹款,即常态化项目的筹款。在基金会的资助和推动下,从伙伴自身的利益来讲,很多伙伴现在对这种短平快的项目并不看好,包括救灾在内,他们还是希望有一些常态化发展类项目,多做一些对自身机构发展有所帮助的项目。2016年以后壹基金提供了很多跟灾害相关的产品,包括安全家园、儿童平安等,这些产品出来以后,给了很多伙伴更好更多的参与机会。

从这个数据上可以看到,这只是甘肃省的大概情况,上百万的筹款都是在灾前,有可能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对于县域伙伴的资源动员和筹款,他们更希望常态化进行。如果跟灾害有关,他们更希望趋向于常态化的原则,筹款的同时与机构自身发展利益息息相关。

对于未来的挑战,其实很多人跟我们讲,要撬动当地政府资源,但这一块我个人觉得,在去年很多地方发生大灾以后,无论是各地总会还是慈善协会的筹款撬动当地政府筹款其实非常难。

总结一下,关于我们筹款目前面临的问题,第一是灾害类资助型基金会太少。过去很多时候别人都在误传说我们有排他性,其实并没有。在与基金会的合作上,壹基金给予了我们很多陪伴,在资金投入方面也是实实在在。我们特别欢迎并希望有更多基金会在救灾领域带来更多资助,一起把事情做好。

另一个问题就是本地资源的匮乏。其实从2013年的报道就能看出来,甘肃地理位置很偏,虽然文化底蕴非常丰富,但经济上确实很困难。由当地政府方面来号召呼吁筹款的话,相比我们进展更容易一些。但资源引流到基金会,或者引流到其他社会组织这方面很难做到。

再一个就是官办的地方慈善协会吸金力非常强。从腾讯公益日开始,大家就可以看到这个苗头,再到后来2020年发灾以后蔓延至灾害领域,政府出面发起筹款的吸金力得到彰显。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省内救灾的联合筹款效应缓慢,这一块我们非常期待省内互助会成为未来可以值得探讨的一个模式。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甘肃虽然贫穷,但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希望大家能够有机会来看一看。我们过去八年的一种运营模式是:基金会+枢纽+伙伴,其实时刻都在想着做一些创新,但翻来覆去,看来看去,这种模式都是目前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模式,也是未来五年,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的模式。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